“文建明工作法”学习体会

2011-08-15 00:51省委组织部文建明工作法调研组
当代贵州 2011年27期
关键词:乡镇党委城南办事

■ 文/省委组织部“文建明工作法”调研组

“文建明工作法”学习体会

■ 文/省委组织部“文建明工作法”调研组

文建明与党委班子成员一起,在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实施“文建明工作法”,受到群众的称赞,促进了城南镇社会和谐、经济发展。

文建明,一位身患癌症,扎根基层30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担任乡镇长、党委书记16年,在长期乡镇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乡镇党委工作方法,被中组部命名为“文建明工作法”。文建明与党委班子成员一起,在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实施“文建明工作法”,受到群众的称赞,促进了城南镇社会和谐、经济发展。

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是实质

乡镇党委如何为百姓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是开启乡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之门的一把钥匙。文建明工作法,也称“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中的“两下”、“两集中”正是乡镇党委以民为本,执政为民,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两下,即: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主动下访寻问题,就是要求每月镇村干部定期下访寻找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登记在册,“包案”落实到人,限时督办解决,由镇督办机构定期回访督查。下村解难题,就是根据寻访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后,分解给镇政府相关分管领导,包片联村干部解决,他们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还可以通过城南镇政府的“110”服务热线,接受群众的来电,有专门的包片干部上门服务。“文建明工作法”的“两下”,让干部向群众主动迈出一步,把百姓的问题解决提前了一步,使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更进了一步。

“两集中”,即:集中服务、集中理财。集中服务,就是设立集中办事大厅,公开服务内容、办事流程、办结时限、服务电话、投诉电话,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开民事代办内容、流程、收费标准,村“三职”干部轮流在村上为群众代办民事,或者上门为群众服务。集中理财,就是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实行收支分线、村财镇管、零户统管,直接核算到村组、到项目、到农户,并定期公布账目。“两集中”增强了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通过公开、透明、高效的服务,理顺了为群众办事的体制,畅通了群众办事的渠道,提升了乡镇党委政府、农村基层组织为群众办事的能力。

制度管理,绩效管理是保证

文建明同志在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中悟出的道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说:“服务群众靠的是干部,讲的是机制,机制健全才会激励干部,干部真心就能惠及群众。”他的办法是三定,即:因事定岗、竞岗定员、分类定酬。因事定岗,打破行政、事业界限,整合人力资源,设立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竞岗定员,全镇干部,经过双向择岗、公开竞职承诺、民主表决等程序进行全员竞岗,对上岗人员实行集中管理,分线运行,绩效考核;落选人员实行放活管理,保持身份、编制不变,鼓励到村(社区)任职或创办经济实体。分类定酬,对业务工作依据干部出勤情况实行定补制;对中心工作依据工作完成情况实行积分制;对应急工作依据任务轻重实行奖励制。“三定”就是用制度管人,用绩效激励人,让干部一心为群众办事,真心为群众做事,用心为群众干事。

促进和谐,推发展是着力点

“文建明工作法” 推行“百姓经济”,尊重群众发展经济的自主性,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党委政府把着力点放在改进政府服务,改善软硬环境,在“百姓经济”的思想指导下,实施“富民工程”,推进了全镇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全镇开展“三教育”活动,即:对党员实施先进性教育,保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党员标准,积极发展致富带头人为党员;对干部实施爱民教育,搞开门纳谏,民主评误,述职述廉,评先选优;对公民实施“十好”教育,评选“十好”、“九好”、“八好”家庭,营造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团结友善、卫生美化、文明新风、热心公益、安全稳定、双带致富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城南镇社会和谐稳定。

(调研组成员:邱忠慧 宋喜林 唐祯熹 邱凤林邓跃星 执笔:邱凤林 责任编辑/彭美玉)

猜你喜欢
乡镇党委城南办事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新时期乡镇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对策建议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各自为政
城南旧事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明天有事
江山市城南小学
乡镇党委换届后思想政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