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学校园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的差异研究——基于A市H区的实地调查

2011-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城区城乡乡镇

严 娅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河北 保定 071003)

城乡中学校园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的差异研究
——基于A市H区的实地调查

严 娅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河北 保定 071003)

实地调查发现,城乡中学校园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校领导、教师对安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安全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的配置等方面。

城乡中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差异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1]。与此同时,一些暴力犯罪事件,如2010年3月到5月发生的六起恶性校园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师生的安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2010年5月3日召开的全国综治维稳会议上强调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2]。

会议之后,全国各地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A市结合实际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成效明显,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为了总结A市的经验,课题组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选择了5所城区中学和5所乡镇中学的班主任教师共计586人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41份。同时课题组成员与15名学校领导,26名保安及部分在校学生进行了访谈。希望通过调查,在了解当前城乡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综治维稳会议之后,城乡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都得到了加强,截止到2011年3月,各中学没有发生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但是,城乡中学校园安全教育及校园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校领导、教师的对安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安全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

一、对安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在被问及“您认为当前学校继续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有必要吗?”这一问题时,有85%的班主任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但是在这85%的教师中,近70%的教师来自城区中学。而在访谈中发现,城区中学的校领导基本都认为“校园安全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而乡镇中学的领导只是认为“校园安全教育很重要,应该经常性的开展”。由此可见,城区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对安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要比乡镇中学的领导和教师更到位。

进一步访谈得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媒体通常只是报道城区中学发生了校园安全事故,使部分乡镇中学的教师认为城区中学的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要远远高于乡镇中学,乡镇中学要比城区中学更安全。而事实上,乡镇中学的校园安全事故也时常发生,只是发生的类型不同,受关注的程度不高。二是,目前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或者影响一个学校领导和教师升迁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升学率。长期以来,乡镇中学的生源质量明显低于城区中学。因此,为了提高升学率,乡镇中学的领导和班主任教师,几乎集中了所有的精力来抓升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1)

调查发现,城乡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都涉及到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放传染病、心理健康等内容。但是城区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还比较重视消防安全、法制教育、防止网络成瘾、禁毒教育、家居安全、人际交往安全等方面;而乡镇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比较重视防溺水、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中学与乡镇中学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一样。除了城乡中学安全教育都关注的内容之外,城区中学的安全教育更多针对来自人为因素的威胁,而乡镇中学的安全教育更多针对来自自然因素的威胁。

三、安全教育的方式

调查发现,城乡中学都通过组织学生大会、班级会议,阅读安全规章制度、分析安全事故案例等方式来进行校园安全教育。但据教师和学生反映,这些方式较为陈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兴趣不高,很多时候都是形式主义。在这种情况之下,城区中学凭借学校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通过在校园内粘贴宣传图画、播放安全教育的影视或录像等方式来进行安全教育,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中学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也有少数的乡镇中学采用较为先进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但是,由于教师对一些教学设备使用方法了解较少,先进的教学设备使用的频率也较低。同时,绝大部分乡镇中学的教学设备配置落后,无法采用先进的安全教育方式,严重的影响着安全教育的效果。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长期以来,各地区对城区中学的建设力度远大于乡镇中学,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上。这一差异不仅影响着校园安全教育,也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

四、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调查发现,在2010年全国综治维稳会议之前,城区中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由保卫部门牵头,各班级配合开展。而会议之后,为了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城区中学设置了由校长为主任的校园安全委员会,负责协调学校保卫部门、德育部门等不同部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而在人员配置上,城区高中在原有校园保安的基础上,增加了保安数量,聘请了当地派出所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城区公安部门也为城区中学派驻了适量的校园警察。同时,增派了警力加大对城区中学周边地区的巡逻力度。

而乡镇中学,即使在全国综治维稳会议之后,也基本没有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增加了1~2名校园保安。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是由学校主管副校长牵头,各班班主任,校园保安配合。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教育、公安等部门,包括学校都认为城区中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频率,危害程度都要明显高于乡镇中学的同类校园安全事故,乡镇中学相对比较安全,加强对城区中学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符合客观形势的要求。同时,乡镇中学的师生人数、占地面积都不如城区中学,周边的社会环境没有城区中学所处的复杂,再加上警力有限,没有必要配置较多的校园保安人员,也无法派驻校园警察。因此,在一些人眼中,放松对乡镇中学的校园安全管理是“理所当然”。而调查发现,乡镇中学也存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事故,个别安全事故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H区某乡镇中学在2009年12月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造成40多名学生住院治疗,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乡镇中学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势在必行。

五、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的安全管理,应该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工作制度,包括校园内门卫值班制度、校园日常安全保卫巡逻制度、外来人员出入校园登记制度、校内交通管理制度、重大事故档案登记与追踪制度等[3]。但是,调查发现,城区中学在全国综治维稳会议之前,虽然各项工作制度都建立了,但基本都不完善。会议之后,城区中学在较短时间内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但是,乡镇中学无论是会前还是会后,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尤其是,重大事故档案登记与追踪制度,几乎所有的乡镇中学都没有建立。乡镇中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现状让人担忧。

六、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的配置

学校的安全管理设施设备是校园安全管理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的安全管理设施设备不断更新。但是这种更新,在城区中学体现得更加明显。调查显示,城区中学都设立了装备齐全的保安室,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覆盖全校范围。在中央综治维稳会议之后,城区中学还增设了部分自动报警设备、更新了部分视频监控设备,增设报警电话等,使得全校的安全管理设施设备中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是在乡镇中学中,保安室陈旧简陋,视频监控设备较少,学校的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科技含量低,校园覆盖面低,安全死角较多。

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的配置再一次证明了城乡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

综上可以发现,城乡中学校园安全教育及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既有客观的自然、社会等原因,也有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性,人的认识和观念的差异性等原因。但总体上讲,城区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及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明显优于乡镇中学,而乡镇中学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正处于各种类型公共危机的易发期[4],乡镇中学的校园安全形势也较为严峻。因此,相关部门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立足于乡镇中学的特点,采取不用于城区中学的措施,不断加强乡镇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师生的安全。

注释:

(1)安全教育内容的分类参考了陈碧英.教师对校园安全和谐认知态度的调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3。

[1]勾丽芬.迁西县农村中小学校园危机管理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新华网.周永康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EB/OL].http://www.mps.gov.cn/n16/n1237/n1342/n803715/2408304.html.

[3]郭世春.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及保卫工作的建议[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7.

[4]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公共危机与危机管理[N].南方日报,2007年5月10日第A13版.

严娅(1989—),女,汉族,湖北鄂州人,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2008级学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城区城乡乡镇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乡镇扶贫印象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