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00:54谢静郭变
科技视界 2011年22期
关键词:电类毕业设计选题

谢静 郭变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静 郭变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本文从高职院校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出发,从选题、论文内容、答辩环节等方面分析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提出了学校和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培养,针对高职学制短、选题难度大、选题范围窄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改变现状,使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体现自身的特色。

高职;电类;毕业设计(论文);问题;对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紧密联合实际,以满足经济建设第一线的需要为最高目标,强调与产业界的有机结合。电类专业是工科高职院校的主要学科之一,同其它专业相比,电类专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培养技能的操作性强,培养目标的复合性高,专业应用范围广。

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如何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学生的这种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有效途径。由于高职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短,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所以对于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应不同于本科生。具体表现在毕业设计(论文)理论深度要求降低,并注重其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察,而这必然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调整培养和教学方法。笔者根据多年担任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经验就高职电类毕业设计(论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想法。

1 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选题

首先,合适的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成功的基础。而高职学制短,一般在第六个学期才开始毕业设计选题,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心里准备,选题稍显仓促。同时,毕业设计要求不适合高职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毕业设计选题缺少具体的、多样性的参考范本,往往一个题目做几届,多年一贯制。其次,师生配对不合理。部分指导教师对学生不了解,无法完成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指导;一个教师带多个学生,无法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指导。

1.2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在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会经常见到大段的复制原始参考资料的情况,对资料不进行分析、消化和整理。 同时由于缺乏综合设计能力,加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全面的指导和锻炼,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综合性很强的毕业设计(论文)作品。这是高职院校和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调整。

1.3 答辩环节尚待改进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论文自述条理性不够,知识面窄,对毕业答辩做的准备工作不明确、不充分。

1.4 细节问题不够规范

摘要、关键字不规范,尤其是英文摘要出现错误过多;参考文献格式不清楚,文字处理等不够规范。

2 对策

2.1 论文选题

加强课题的审核力度,对于内容偏离太远,不符合专业要求,或工作量太少、难度太大,难以完成的课题进行剔除或修改。调整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以体现高职特色,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独立完成为宜。应尽可能选择实用性较强的课题,避免理论性较强的课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到实际现场进行现场调试,或作出与题目相应的模型,进行模拟调试,以保证有足够的实际工作训练。

选题原则上坚持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要有毕业设计(论文)的独立子课题;不允许学生任取一个课程设计的题目或课程大作业来代替毕业设计(论文)。每年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有三分之一的更新内容,即选题应该有一定的新意,能够体现当前的最新技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选取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毕业以后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

2.2 主题设计内容方面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紧紧围绕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思想,主题应该有助于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对科研的浓厚兴趣。

毕业设计(论文)应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电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可供选择的内容主要有:(一)变流技术及应用设计;(二)电子技术应用设计;(三)检测技术应用设计;(四)供配电系统设计;(五)电气柜的设计;(六)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设计;(七)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设计;(八)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九)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等。这些课题均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

2.3 论文答辩环节

当论文撰写完成后,先让学生写出答辩讲稿,并制作出多媒体课件,由指导教师组织本组学生进行预答辩。预答辩时,要求学生在脱稿情况下,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并实施演示所制作的实物。预答辩后指导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点评,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改进建议,为正式答辩做好准备。同时在毕业答辩的过程中安排低年级的同学旁听,这样他们今后就知道如何准备毕业答辩以及怎样进行答辩了。

3 结束语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环节外,还要注意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要把握客观公正的原则。

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清晰有序的工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学生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毕业后在相关技术岗位竞争的优势也会大大的增强。

另外,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除了要达到设计要求外,还必须注意工艺设计,满足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美观性、经济型、合理性。不断培养学生的生产观点、技术观点和市场观点,以利于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他们的职业。

[1]郑永裕.高职高专毕业论文选题余治疗探讨[J].漳州: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刁芬.信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4).

[3]石怀荣.基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蚌埠: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4]吴丽,何瑞.对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

谢静(1968—),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理论及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郭变(1978—),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控制工程理论及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专项教研基金资助项目“高职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Y11-04)。

常鹏飞]

猜你喜欢
电类毕业设计选题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