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P框架与旅游地环境容量的规划管理

2011-08-15 00:53宋文姝
绿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环境容量框架要素

宋文姝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昆明210094)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将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己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旅游需求的扩大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增长为我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即VERP(Visitor Experience Resource Protection)框架作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管理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2 VERP框架理论

2.1 VERP框架理论的概念

1978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法案条列(U.S.Public Law 95-625)要求所有国家公园都要进行总体管理规划(General M anagement Plan,GMP),并且要求在这样的规划中必须包含几项要素,其中一项就是对所有国家公园进行游憩容量的确定。在这个背景下,1992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和学者组成的一个跨学科小组提出了VERP框架,其旨在解决环境容量与适当的游憩利用问题,以及由游憩导致的生物物理学的影响,而主要目的是保护公园资源和游客体验的质量[1]。VERP框架通过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针对环境变量和体验变量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向的阐述,并通过对质量指标和标准的提出明确了具体的管理方向。同时要求对公园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在环境达到或超过可接受变量的最小极限值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问题采取行动[2]。此外,VERP框架还适用于解决公园里某个或多个地区性的游客利用问题或对现有的游客管理计划进行修正。

2.2 VERP框架理论的要素

VERP框架共包含了4个步骤、9个要素,而要素的使用范围,进行的顺序,用来完成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所差别[2,3]。

2.2.1 建立框架

由要素1~3组成,组成多学科研究小组、提出公众参与策略、针对旅游区的目的、意义、最重要的表现主题、规划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等做出阐述。

(1)要素1。组织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团队,核心团队3~7人,包括可以开发规划和执行规划的成员,以及一个以不同背景和专业人员组成的可以提供广泛咨询的辅助性顾问团。

(2)要素2。制定公众参与战略,该策略应贯穿整个规划和管理,管理者定期与公众沟通交流,包括解释如何做出决定,有哪些公众的建议被采纳,如何体现在决策中。

(3)要素3。确定公园的目标、重要性、首要的主题;确定规划的限制条件,这一要素是VERP规划的相关策略方针制定的基础,后面6个要素必须与它保持高度一致。目标是这个地区成为国家公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重要性是指这个地区对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的归纳和概括;主题是指公园中让每位游客耳熟能详的资源概括,它帮助人们了解公园的重要性,一般为3~5个;限制条件指那些已经存在而没有在规划中被重新考虑的决定。

2.2.2 分析

这一步骤的工作目标是理解公园资源和现存游客使用和经历的情况。要素4为分析公园的资源和现有游客活动的状况,工作人员尽可能了解公园的资料和现有的游客游憩活动和体验,通常通过地图、母岩岩性和文件资料来实证分析。

2.2.3 操作方案

该步骤由要素5、6、7组成。主要是针对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和提出的目标,选择、编制各种战略措施和行动方案。

(1)要素5。描述游客体验和资源状况潜在的发展空间(潜在的发展区域),潜在的发展区域必须与公园的目标和重要性相吻合,这些区域的利用常被公园所能提供的不同游客体验需求和资源条件所影响,并规定合适的活动、发展,以及管理种类和水平;潜在的发展区域只在要素5中用文本描绘,将在要素6中特定的地理区域中具体实施。

(2)要素6。为潜在发展区域选定其在公园内的特定区位(管理分区),潜在发展区域主题决定了它未来的利用水平规划团队可以根据《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s,NEPA)相关规定,提出可供选择的潜在的发展区域的主题,并估计主题的受益和宣传影响状况。

(3)要素7。为每一个分区选择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制定监测规划。指标指有代表性的、可度量的反映分区整体状况的物理、化学和社会变量。其中,资源指标用于测量游客游憩对公园资源的影响,社会指标用于测量游客活动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标准指每个指标变量最低可接受的水平具有5个特征,即可度量性、时空性、概述性、影响性和现实性。监测计划使管理者了解公园内自然和社会的状况,了解实施管理行动的成效,为管理者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决策依据,有3个特点,即可行性、客观性和周期性。

2.2.4 监测与管理行动

本步骤由要素8、9组成,为具体的环境监测和管理行动。

(1)要素8。监测资源和社会的各项指标,对较为敏感的分区进行有规律的监测资源和社会条件,若由于人员和资金的限制可在分区中最敏感的地方优先考虑设置监测。

(2)要素9。采取管理行动,监测指标显示资源和社会条件超出标准许可或者正在逐步恶化时,公园必须采取管理行动,使资源和社会条件恢复到标准水平许可的范围。

3 VERP框架理论的先进性

VERP框架是作为可接受改变的极限(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理论的一种改进框架而出现的,其最大的先进性在于打破了“数量指标极限”这一环境承载力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现在环境容量的“数量指标”并不被看作是唯一的可供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管理者所利用的标准。当然容量的控制指标当然还是必需的,然而它不再是由一些由固化的普适性的公式就能够推导出来的简单数字,而是在融合了自然环境、游客、社区、管理者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之后的一套指标体系。在不同区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游憩利用的方式、强度、时空特征都有差别,因而容量管理的精髓已经转移为设计出一些具体的行动、措施,在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取得妥协的情况下,通过监测并将某些特别关键的指标控制在各方面许可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有效而无害的永续利用[4]。

4 VERP框架理论作为管理工具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4.1 难以对VERP框架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和指标做明确的定义

VERP框架作为环境容量管理工具,试图提供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因而对VERP框架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做明确的定义,以及制定质量指标的使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生态、文化和社会等各个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很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完成这些调查研究。

4.2 VERP框架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和指标缺少统一的理解

VERP框架为旅游地制定的质量标准和指标往往被管理者错误地看做是管理目标,管理活动都是针对达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质量标准是指可接受的极端条件,指标是指可接受性变化的最低限度。即当某个指标没有被违背,那么该境况就被认为是在可接受的最低限度内的,而当某个指标被违背了,该境况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这时管理部门应该开始采取行动,使该境况恢复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标准和指标不应该看做管理目的或目标,而是用来衡量未来境况的手段。

4.3 监测活动具有的滞后性

监测是VERP框架所必须的部分而不是额外部分,经常错误地认为质量监测选择指标是整个程序活动之外的活动,而实际上监测活动需要在制定各类标准和指标时就应该被考虑在内的部分。也就是说检测活动的依据是标准和指标的定义,它是一个包含着监测、评估和实际调整的循环反复操作的过程。而监测活动要在整个程序准备实施时就要开始的,而不是在程序实施结束以后监测才开始的。

4.4 公众参与程度不高

利用VERP框架进行规划管理要求有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小组,利用一定量的时间对旅游地进行有关现有资源(包括生态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条件,以及保护目标等的调查研究。同时该小组还应该和旅游地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社区居民进行互动座谈,然后提出对该地区而言是最恰当的标准和指标的制定建议、监测计划,以及针对已发现达到或超过可接受标准而带来的影响的管理策略和行动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旅游地在进行质量标准和指标的制定时,往往只是由一个规划专家小组在该地区考察,并提出他们的想法。这就缺少了旅游地工作人员和当地社区居民对规划活动的帮助。

4.5 缺乏足够的资金储备

VERP框架在实施中有很多活动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和人力来保证程序的顺利进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或者没有现存的机制来保证VERP框架的实施,这是我国旅游地利用VERP框架进行规划管理受限最现实的问题。

5 结语

VERP框架理论和其他框架理论一样,不是处理旅游地环境容量问题,如不断增长的游憩问题,游憩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问题,以及游客体验质量问题的万能药。笔者认为应用VERP框架作为环境容量的一种管理工具,最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来有效地实现和维护所有重要要素的需求。没有保证VERP框架要素都得以解决的机制,旅游地的总体管理规划程序就很难得到实现,而游客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就不可能完成。把VERP框架嵌入旅游地总体管理规划中,并组建一个综合性的机构,用来满足实现VERP框架各要素需求,这是实施VERP框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H of M,Lime D W.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fram ew ork in the National park sy stem:rationale,cu rren t status,and future direction[J].Progress and Fu tu re Directions,1997(6):371~ 374.

[2]National Park Service.The 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 rce p rotection(VERP)framew ork,a handbook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R].W ashington,D.C:National Park Service,1997.

[3]林明水,谢红彬.VERP对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启示[J].人文地理,2007(4):64~ 67.

[4]张骁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资源科学,2004,26(4):80~ 81.

猜你喜欢
环境容量框架要素
不同时空计算尺度对水环境容量评估差异的影响分析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松花江支流梧桐河COD和氨氮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核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也谈做人的要素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