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1年25期
关键词:艾滋病教学法高职

徐 明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江苏 南京 210007)

0 引言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也高职英语的主要培养目标。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应试和考级为目标,忽视了对于学生进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通常以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如果不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如何进行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1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与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等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来自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根据语言习得懂得规律,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即语言的真实使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2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步骤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提出的任务学习法的理论框架。概括地讲,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前任务(Pre2task),(2)任务环(Task2cy2cle),(3)后任务(Post2task)。

2.1 前任务阶段(pre-task phase)。前任务阶段主要起着热身的作用,主要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包括任务的导入,文章的Teaching Aim和真实语料的提供。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顺利地完成第二阶段的交际任务做准备。

2.2 任务阶段(task cycle phase)。任务实施阶段由三个部分组成:任务(task)、设计(planning)和汇报(report)。 在任务的实施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促进任务的完成,并做好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的准备。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而教师是激发者、引导者、协作者。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总结,并适时在语言上给予帮助。

2.3 后任务阶段(post-task phase)。后任务阶段,又可称为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阶段,包括语言分析和语言练习,本阶段中,学生就执行任务情况进行汇报,这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机会重复执行正式任务,教师要鼓励对正式任务成果进行反思,鼓励聚焦语言用法,从而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知识。活动的重点将从语言意义转向语言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基本语言点,可以使学生内化语言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 高职学生的英语的现状及教学原则

3.1 高职学生英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语言基本功相对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差,迷恋上网,沉醉于言情、武侠小说。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均对高职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障碍。而学生把考试作为唯一的目标去学习英语,造成英语实际的应用和交际能力较差,即使笔试能勉强通过,实际需要应用英语的时候就听不懂,说不出了。

3.2 高职学生英语的教学原则

“3S中心”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针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提出的新的教学理论,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以社会需求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学习主题为中心(Subject-centered)”。

3.2.1 “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是指以社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

3.2.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提高其英语的各种技能和熟练地驾御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中心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咨询者。

3.2.3 “以主题为中心”就是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即从不同侧面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并能引起思考的共同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以单元主题为中心,语言作为信息载体,学习和掌握语言是为了获取信息,领会主题内容的意义,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

4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是适合高职人才目标的培养的新型教学法。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是实用性,其实质是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应用能力较强的实用性人才。任务型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这一核心非常适合高职英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特征。任务型教学法不但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学习动机,使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去习得语言。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1册中的一篇课文The Battle against Aids(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⒈ Unit 5,Section A)为例子,说明任务教学法在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活动中的应用。

4.1 前任务阶段

上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收集了解全球艾滋病问题的现状,艾滋病的形成原因及传播途径及相关的词汇和语言

Task 1:Warm-up Activity: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does this design stand for?1.What is AIDS?What is HIV?

What do you know about World AIDS Day?How many ways can HIV spread?

Who is most likely to become infected?

在前任务阶段,教师通过红丝带标志象征的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艾滋病。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和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现状,艾滋病的形成原理及传播途径。同时让学生回忆与艾滋病有关的词汇和语言,并把这些词汇收集起来。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艾滋病这个主题的关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4.2 任务阶段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为学生设计了三个任务,老师先把任务中可能涉及到的重要词汇,短语,句型用PPT展示:4.2.1 扮演艾滋病宣传者,在社区以各种形式用英语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使人们了解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4.2.2 一位扮演艾滋病患者,其余的扮演群众。当大家得知艾滋病患者的身份时,人们的不同反应。

4.2.3 准备小组间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两个小组为正方,两个小组为反方。

在任务阶段,老师应不断来回巡视,监控并向帮助学生把要表达的思想组织成语言。设计的三个任务有效地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巩固所学的艾滋病相关的知识的同时,也充分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思维能力,以模仿艾滋病患者的游戏,让小组成员体会艾滋病人身体的痛苦和遭受到的误会、歧视,使人们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给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爱与帮助。意识到艾滋病除了是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预防艾滋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4.3 后任务阶段

4.3.1 各小组展示刚才的分组表演,并互相进行评价,如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介绍是否正确,语言表达是否合适,对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言点进行归纳总结。

4.3.2 小组间辩论赛: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两个小组为正方,两个小组为反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3.3 Acquire more knowledge of AIDS and write a report on the topic:How to protect yourself from being trapped into HIV.通过本任务,既巩固了本文所学的有关艾滋病的英语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5.1 针对高职学生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特点设计多种多样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5.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4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需要良好的团体合作精神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5.5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 任务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6.1 设计的任务要贴近学生的语言水平,难度要合适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对学生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思想、兴趣和爱好等情况,以便合理地设置任务。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各种任务。同时,教师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使得任务教学法能够贴近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既要有适当的难度又要有可操作性。

6.2 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法时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是说老师变成了旁观者,及时地调整角色变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在布置任务时,教师为学生的计划方向进行指导和把关。在学生活动中,教师承担监督角色。在分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到各组听取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充当主席的角色,评价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后期任务阶段,教师总结学生的报告,指出带有普遍性的语言错误。

6.3 测试和考核方式的影响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口语,阅读,写作等实践教学中,并已见成效。然而,任务型教学法考核评估系统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统一的标准,现有的考试方法难以体现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因为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估方式,教学效果难以衡量,学生的积极性也受挫,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需要进一步探讨。本人在教学中采取的是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1]David Nunan.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陈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3]丁硕瑞.任务型教学法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College English,2009(1).

[4]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5]廖乃帜.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艾滋病教学法高职
《 世界艾滋病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