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咳嗽30例护理体会

2011-08-15 00:51宋亚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气道社区症状

宋亚微

杭州市灵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杭州 310013

韩树利 缪琴 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感染后咳嗽(PIC)是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通常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后继发的咳嗽,在感染得到控制后咳嗽症状仍不缓解,可持续3~8周[1]。PIC临床上非常多见,症状顽固,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单独使用抗菌药物及Hl受体拮抗剂或镇咳药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我社区门诊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并结合社区护理干预治疗感染后咳嗽,取得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来自我中心门诊,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6.32±11.01)岁;病程7~30天,平均(14.63±6.51)天。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感染后咳嗽的诊断标准[1]。入选病例标准:①咳嗽出现前有呼吸道感染病史;②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排除病例标准:①排除呼吸道感染后易诱发的类似感染后咳嗽的病变,如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②合并有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精神病史、癫痫、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方 法

2.1 治疗及护理干预 所有患者均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1次2片,1天3次;结合社区护理的任务要求,给予必需的护理干预,包括一般护理、认知及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管理及心理护理等,疗程7~14天。治疗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但不能同时使用其他止咳化痰药、抗组胺药和支气管扩张剂。

2.2 观察指标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2],咳嗽记作0、2、4、6分。0分:无咳嗽或咳嗽消失;1分:轻度咳嗽、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分:中度咳嗽,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3分:重度咳嗽、昼夜频繁咳嗽或阵咳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观察患者治疗干预前后咳嗽积分变化,计算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

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采用SPSSl3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2]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消失,或积分改善率≥95%者。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70%≤积分改善率<95%者。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30%≤积分改善率<70%者。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或积分改善率<30%者。

3.2 临床疗效 治疗后临床控制1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3.3 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 治疗前咳嗽平均积分(4.67±1.23)分,治疗后为(1.35±1.15)分,治疗前后平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感染后咳嗽常常久治不愈,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作为变应原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及其促进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增加缓激肽释放,影响免疫机制,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复方甲氧那明含有四种成分,其中肾上腺素类药物-盐酸甲氧那明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咳嗽与呼吸困难得以缓解,更易将痰咳出;盐酸甲氧那明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对于局部刺激也有疗效;那可丁对各种过敏性咳嗽、痉挛性咳嗽及严重和发作性咳嗽有特殊的治疗价值,同时也可抑制因呼吸道分泌物而引起的炎症;氨茶碱的强利尿作用可解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并有解痉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组胺和组胺样物质具有拮抗作用。四种成分协同作用,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对感染后咳嗽具有较好疗效。

5 护理体会

5.1 一般护理 针对社区门诊患者的特点强调营养,合理膳食,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生活规律,避免劳累。

5.2 认知及行为干预 忌糖、甜食、冷饮等,对虾、蟹、冰冻海产品等含大分子蛋白容易致敏,不宜多吃;尽量避免接触某些致敏原,如烟雾、尘埃、宠物、花粉、冷空气、油漆、香水、过敏性的药物、食物等;建议患者及家属戒烟,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参加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5.3 健康宣教和健康指导 通过一对一的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的解读,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得以提升,依从性提高。对药物出现的毒副作用有了正确清晰的认识。例如由于复方甲氧那敏明胶囊含有扑尔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乏力 思睡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从事驾驶和高空作业等危险工作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休息。

5.4 社区健康管理,家访及电话回访 依托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要求,由责任医师团队上门家访或电话回访,对确有因生活环境因素、个人不良行为及神经、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致病情拖延的情况,进行指导、干预。另外对合并有其他慢性病服药配伍方面给予合理性调配,杜绝药物毒副反应的叠加。通过上述方式突显社区护理在疾病治疗及干预的优势。

5.5 心理护理 慢性咳嗽由于病程较长,症状顽固,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悲观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亦会影响疾病本身,导致疾病复发或久治不愈。我们针对不同的个体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等办法,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来对待疾病,消除上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 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8.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57-58.

猜你喜欢
气道社区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社区大作战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