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黄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2011-08-15 00:47宋恩亮窦文洁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鲁西保种黄牛

高 翔,宋恩亮,窦文洁

(1.山东省鲁西黄牛原种场,山东鄄城 274600;2.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 3.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

鲁西黄牛,群众俗称为“鲁西南大黄牛”,是我国中原黄牛四大品种之一。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济宁两地区境内,即北至黄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其中以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巨野、和济宁地区的梁山县为中心产区,分布于聊城地区南部和泰安地区西南部。这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培育出闻名的黄牛良种,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经济和地理条件。流经此地的黄河、大运河和位于侧畔的南西湖,日夜滋润着沿岸平展的土地,出产各类谷物、豆类和经济作物,丰富的饲料资源是育成良种黄牛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一地区土质粘滞,耕作费力,且地域辽阔,农活多,只有体大力强的役畜才能胜任。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选择、繁殖和培育优秀黄牛品种上耗费了时间,倾注了心血,这是育成良种黄牛的先决条件。鲁西黄牛的育成,是当地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目前菏泽市拥有二处鲁西黄牛原种场,分别存栏鲁西黄牛种质母牛200头和130头,分别出鲁西黄牛种公牛12头和9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养牛比较效益下降以及人力成本的增加,鲁西黄牛的饲养量逐渐下降,因此有比较对鲁西黄牛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加强领导,依托相关法律开展鲁西黄牛资源保护

《畜牧法》的出台对推动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之前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相关部门出台了实施细则,不少省(区、市)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为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1996年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协助行政部门总体负责全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2000年我国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并为这些品种确认了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区)。一些地方也相应成立了畜禽品种资源管理机构,并按照分级保护的原则,明确了重点保护畜禽品种名录。

鲁西黄牛是我国第一批被保护的重要遗传资源之一。应当借鉴南阳牛发展的模式,加大投入建立保种区,在保种区进行鲁西黄牛的选育提高,对所有牛只进行建档立卡,开展后裔测定和选种选配,确保鲁西黄牛优良种质资源。

要成立鲁西黄牛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鲁西黄牛资源保护技术小组,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鲁西黄牛资源保护区内,所有的研究成果均实现无偿共享,统一对外进行相关试验结果发布。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鲁西黄牛母牛基础群和核心群

我国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五十年代就建立了一批种畜禽场;八十年代,国家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场和种公牛站。“八五”期间,国家又确认了83个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对一些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各省、地、县根据当地的品种优势和特点,也建立了一批地方种畜禽场,划定保护区,制定保种方案和进行良种登记,有计划地开展了保种选育工作。“九五”期间,国家启动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根据“重点、濒危、特定性状”的保护原则和急需保护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采取原产地保种和异地基因保存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进行增加活畜数量及完善相应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分别在北京和江苏建立了国家家畜和家禽品种基因库,保存了一批原始品种和种质素材。“十五”期间,在"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中把畜禽资源保护列为投资重点之一,增加资源场建设的投入,其中突出抓了国家水禽基因库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畜禽资源保护体系,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但就鲁西黄牛而言,目前单纯依靠鄄城和牡丹区两个鲁西黄牛原种场进行鲁西黄牛保种和种公牛选育远远不够,应当加强菏泽市内区域联动,组建鲁西黄牛母牛基础群和核心群,保证鲁西黄牛的血统多样性,优中选优。扩大基层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完善配种记录和跟踪后裔测定,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主要是交通工具、液氮罐、输精设备、人员培训、房屋、保定设施等。

3 加强基础性研究,为鲁西黄牛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摸清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情况,国家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着手畜禽品种资源调查,1976年,农业部组织全国农、科、教各部门,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历时九载,基本摸清了全国交通比较发达地区的品种资源状况,并出版了5部《中国畜禽品种志》。1995年又对西南、西北的偏远地区进行了一次为期4年的畜禽资源补充调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的精神,2004年,在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启动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项目,在2007年前基本查清了我国家畜家禽种质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状况,逐步建立、完善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网,并在此基础上出版新的畜禽资源志书。

近20年,国家加强了畜禽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开展了部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和遗传距离测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并在畜禽系统保种理论和保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我国开展畜禽品种资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鲁西黄牛也应当建立动态与静态保护的联合互动机制,既保证优质种群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繁育技术,开展冷冻胚胎保存和基因BAC文库建设。在此基础之上,加大鲁西黄牛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鲁西黄牛的经济效益,建立综合利用和保种的良性互动机制。

4 进一步推进鲁西黄牛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为使我国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重点抓了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近20年来,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手段,选育了一批专门化品系和新品种,1996-2004年,有35个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通过了全国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涌现出了一批集育种、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畜禽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使许多地方品种的主要优良性状得以保持,生产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鲁西黄牛体大肥壮,出肉率高,且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猪肉,胆固醇含量低,是其优于其它肉类产品而被注重营养保健的现代家庭生活所重视,其肉质鲜美细嫩不肥腻,易消化,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当前,要通过开展新品系选育,提高鲁西黄牛的种质资源的利用度,逐步实现鲁西黄牛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5 加强对鲁西黄牛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管理

拥有畜禽地方品种资源主权的国家,应严格管理,防止品种资源流失;加强收集和保护,提高保护的覆盖度,防止畜禽品种资源的灭绝;建立原生环境与非原生环境保护互为补充的保护机制。同时应建立系统、高效的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信息系统;开展地方品种遗传监测技术及濒危畜禽地方品种状态和濒危程度测评技术研究。

鲁西黄牛原有三种类型:高辕型、中间型和抓地虎,其中抓地虎型的肉用特征就相当明显,但现在已基本上找不到了。因此,应当高度重视鲁西黄牛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管理工作,防止鲁西黄牛资源的流失,乃至濒危。

总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必须运用政策、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资源保护与利用,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引导资金的投入,把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需要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区域广、保护难度大,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一定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高效的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畜牧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使畜禽遗传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此外,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管理事务,开展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国际合作,切实履行好国际义务,逐步实现畜禽品种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猜你喜欢
鲁西保种黄牛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和利时成功签约鲁西化工120万吨/年双酚A装置项目
制作泥巴黄牛
鲁西化工并入中化集团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为鲁西高塔硝基肥铺就“财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