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11-08-15 00:42上官辉吉林省前郭县奶业协会
中国乳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生乳体细胞乳腺炎

文 / 上官辉 吉林省前郭县奶业协会

1 生乳中体细胞的概念

体细胞是动物及生物体中最小的功能单位,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生物体,所拥有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生乳中的体细胞主要来源有2 个,一是来自乳腺分泌组织中的上皮细胞,也称腺细胞;二是来自与炎症、病毒进行抵抗过程中而死亡的白细胞。目前国际上对生乳中体细胞的含量尚没有统一规定,一般认为产次少的青年牛生乳中,理想的体细胞含量应该控制在4×105CFU/mL以内,产次多、年龄较大的牛的生乳中,体细胞含量应该控制在5×105CFU /mL以内。

1.1 腺细胞

按动物的客观规律,健康牛体每时每刻都会有数不清的体细胞,通过新陈代谢而被淘汰。腺细胞是奶牛乳腺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被淘汰的产物,它是正常的体细胞。

1.2 白细胞

白细胞也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细胞体。白细胞是动物体内主要的免疫、防御性细胞,当动物身体遭受病菌侵袭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将会应激释放,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转移到血管外的受害部位,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行抗争,吞噬一些坏死的组织,在杀灭感染病菌的同时还可以修复损伤的组织。当奶牛乳房感染疾病或受机械性创伤时,血液中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白细胞,最终由乳腺排出。一旦白细胞进入生乳,体细胞含量将会明显增加。

2 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的危害

健康牛体乳汁里的体细胞,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正常产物,对饮食健康不会造成危害。随着奶业的发展,行业内对生乳中体细胞含量标准在逐渐提高,有的企业把生乳中体细胞含量标准提高到3×105CFU /mL以内。一般认为生乳中体细胞含量超过5×105CFU /mL,尤其超过1×106CFU /mL时,将会对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饮食健康等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2.1 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直接影响奶牛养殖效益

生乳的质量检测报告相当于奶牛的“健康晴雨表”,每项指标都在反映奶牛身体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其中体细胞含量增高,基本可以确认奶牛的乳房或乳腺患有疾病,或者患有其它疾病导致对乳房或乳腺产生病理反应,因此,体细胞超标幅度可以预示奶牛乳腺被细菌感染的程度。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因乳房疾病造成奶牛淘汰占有很大比例,如果不及时监测发现奶牛乳房、乳腺患有疾病,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乳品加工企业对于体细胞超标的生乳,轻者降价收购,重者会拒收体细胞含量过高的生乳。奶牛淘汰率增高,生乳降价或倒奶,无疑会给奶农的利益带来直接影响。

2.2 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直接影乳制品加工利益

生乳中体细胞的含量与微生物数量、酸度成正相关。随着体细胞含量的上升,微生物数量和酸度指标也相应的增高。当生乳中微生物数量和酸度升高时,又直接对生乳中的酪蛋白进行腐蚀、酸败,将会直接影响乳制品的生产利益。一方面,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腐败的蛋白质很容易沉淀、挂壁,增加生产、设备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受腐蚀、酸败的生乳生产出的产品,其风味、保质期以及优等品率难以保障,降低产成品的附加值甚至导致经营亏损。

2.3 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给饮食健康带来的威胁

目前绝大多数乳品企业,对生乳中体细胞的检验只局限在“体细胞含量”,而对于体细胞中是否含有其它致病菌,不具备检验分析能力。白细胞与细菌等病原体进行抗争、吞噬时,一般一个白细胞在处理5~25 个细菌之后,其本身也会死亡并排入到乳汁中。在死亡的白细胞里掺杂着细菌等病原体的分解物,这些不明物体中含有对人身体有害的致病菌,给食用乳制品的人的健康带来直接威胁。

3 造成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的主要原因

生乳中正常的体细胞源于奶牛新陈代谢的生理因素,超出正常范围的体细胞主要源于奶牛的病理因素。由于饲养员不按规范管理奶牛,不按规范操作挤奶,饲养环境不达标等,都是造成奶牛生病患有乳腺炎,生乳体细胞超标的主要原因。

3.1 乳房创伤

在使用机械挤奶过程中,挤奶工不按规范操作,挤奶机负压过大,空吸时间过长,脉动频率不稳,橡皮奶衬老化等都会给奶牛乳房、乳头造成创伤,有的恶癖牛在栏内互相攻击,也可造成奶牛乳房伤害,在伤口发生到愈合过程中可导致生乳中体细胞数量增加。

3.2 乳腺炎

创伤性乳房炎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导致乳房内及乳腺患有疾病。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奶牛发生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卫生不达标。奶牛在挤完奶之后乳房和乳头非常疲劳,如果挤奶操作、牛舍环境等卫生不达标,细菌很容易由乳头侵入,使乳房、乳腺造成感染、发炎。如果对患有乳腺炎的奶牛不能及时隔离、治疗,将会出现交叉感染扩大污染群,从而导致生乳中体细胞数量大幅度增加。

3.3 其它疾病

奶牛,尤其是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除乳房、乳腺的其它部位患有疾病,比如患有感冒、高烧、消化不良、其它外伤、停奶方法不当等,都会对奶牛乳房、乳腺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生乳中体细胞数量增加。

4 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的主要应对措施

4.1 强化对牛场的卫生防疫管理

4.1.1 搞好牛舍、挤奶厅、运动场的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垃圾,并存放到指定的垃圾场,及时排除场内污水,牛舍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牛槽内的剩余食物,灭除蚊蝇、鼠害,经常对牛舍进行消毒。在人、畜进出的走廊上设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在奶牛舍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增加阳光的直射面积和时间,充分利用紫外线对牛舍的光照消毒。

4.1.2 对不明病因的死牛,要到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焚烧、深埋处理。对异常病牛要进行隔离治疗。

4.1.3 要把好饲料卫生质量关。凡采用外购的工业产品饲料、添加剂时,首先要检查产品的“合格证”、“饲喂说明书”以及相关的生产卫生批准手续。先在小范围内试喂1~2 周,在确认可靠后再批量购进;奶农用农副产品饲喂奶牛时,要求饲草饲料清洁干净、不霉烂、不变质。饮用水要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严禁给奶牛饲喂屠宰场下角料生产的动物性饲料;不提倡使用摧奶之类的激素或添加剂,不提倡饲喂具有刺激性异味的饲料,不提倡对泌乳期奶牛饲喂尿素,以防生乳中含有残留异味。

4.1.4 要履行对奶牛的春、秋两季注射疫苗接种制度,以预防为主,增强奶牛自身的机体免疫能力;存栏奶牛至少每年要通过县级动检部门,进行一次采血体检,对体检合格的奶牛发“健康证”,发现带有传染性病原的奶牛要及时淘汰处理;凡从外地购进的奶牛,均要履行异地检疫、隔离观察等制度,凡是携带病原菌的奶牛一律不准入境。

4.1.5 牛场应健全卫生岗位责任制度,落实责任不留死角。场大门口明显处要设立“外来人禁入”的警告标致,有特殊情况必须入场的人员、车辆要进行消毒,严禁其它动物进入牛场。牛场的四周要绿化植树,场内排水要畅通,道路要硬化,牛场的进、出口大门要设置消毒池,把好外来疫病的传染关。

4.2 采用CMT牛乳腺炎检测法进行定期检测

生乳中的体细胞含量反映了泌乳牛的乳房健康状况,体细胞含量高低反映乳房受感染的程度。一般体细胞数超过5×105CFU/mL即表现为临床型乳房炎症状,体细胞数在3×105~4×105CFU/mL万时该牛可能患有隐性乳房炎。因此,定期(每月不少于2 次)检测,及时发现奶牛乳房疾病,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是减少奶牛淘汰率,保障奶牛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比较简便,利于操作的监测奶牛乳腺炎的方法是CMT检验法。

4.2.1 检测结果为“-” ,生乳均匀无沉淀,颜色呈微黄,属于阴性,健康状态,一般体细胞数在2×105CFU/mL以内。

4.2.2 检测结果为“- +”, 生乳中有微型颗粒物,颜色呈黄色,检验、观察结果属于亚性,疑似乳腺炎,体细胞数在3×105~4×105CFU/mL。

4.2.3 检测结果为“+”,验盘内生乳有明显絮片物,颜色呈黄绿,检验观察结果属于阳性,判断为乳腺炎,体细胞数在5×105~15×105CFU/mL。

4.2.4 检测结果为“++”,验盘内生乳有粘稠物,颜色呈绿色,检验观察结果属于强阳性,判断为严重乳腺炎,体细胞数在15×105CFU/mL以上。

4.3 按规范挤奶

4.3.1 挤奶员在开机前对所用的设备和工具要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其中挤奶杯、奶管、真空管的橡胶不准有老化破损现象;真空泵进油管路要畅通,真空表的读数在45~50之间,脉动次数为50~65 次/min;电压表的指针显示为380;制冷罐温度表的读数与温度计在制冷罐里的比较读数近似。

4.3.2 挤奶员在开机前对所用的消毒毛巾、流动水、药浴杯、头三把奶检测杯、乳房炎检测器皿、异物奶桶准备就绪,将挤奶厅内外卫生打扫干净,对奶桶(计量奶瓶)、奶杯、奶管等所用的器具内部用70~80 ℃的热水进行消毒清洗,外部用常温水清洗干净,达到内外无异味、无赃物。

4.3.3 检查奶牛的体表卫生,督促饲养员在待挤场内将奶牛体表卫生清理干净。对初次进站的奶牛要耐心训练,不准恐吓和鞭打。

4.3.4 奶牛进入挤奶台后,挤奶工要用毛巾、温水擦洗按摩乳房,在清理乳房卫生的同时也刺激了奶牛放乳。擦洗乳房的毛巾要求编号,做到一牛一巾。用手工先挤出头三把奶,放入专用杯中,观察是否有块状、血乳等异物乳,凡有异物乳的奶牛要单独挤奶单独处理。

4.3.5 为保护乳头,减少乳房炎的发生,挤完奶脱杯后对要乳头药浴3~5 s。

4.3.6 挤完奶后要打扫室内外卫生,将头三把奶、纸巾、化验用过的生乳、药品送往指定的垃圾点,将用过的毛巾、化验器皿进行消毒清洗。

4.4 优化奶牛群体结构

老龄、病弱奶牛乳腺炎病原菌携带几率高,免疫功能低,更易患病,因此生乳体细胞数常常较高。对老、弱、病、残和低品质奶牛,尤其是易患乳腺炎的牛应及早主动淘汰。乳腺炎治愈后,复发性极强,使产奶水平明显下降。因此,在奶牛养殖中要提倡“不宜恋群,不追求头数”,要树立“主动淘汰”的思想,培养优质、高产、高效的奶牛群体。

4.5 培养高素质的牛场职工队伍

以往“生产队牛倌”时代的放牛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奶牛养殖业发展的要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奶牛养殖业,首先要具备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包括饲养、防疫、治疗、繁育、挤奶、饲料供给、标准化牧场的规划建设等人员。他们都应熟练掌握从事高效奶牛养殖业的专业技能。牧场要适时引进国内外前沿奶牛养殖技术,组织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这是切实保障奶牛的健康,有效抑制生乳中体细胞含量超标的基本措施。

猜你喜欢
生乳体细胞乳腺炎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生乳农残限量新标准实施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泌乳天数、胎次、乳成分与牛奶体细胞数关系分析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