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1-08-15 00:47徐建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34期
关键词:助产产科孕产妇

徐建芳

(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产科质量,更要做到优育优生,母婴安全。产科为高风险专科之一,意外情况发生率高,工作时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引起医疗纠纷和法律问题。因此,要时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 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体制方面

(1)不重视护士的技能服务培训,护士的护理能力与护理要求不相适应。(2)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理人数达不到岗位需求。(3)激励晋升机制不够,助产士晋升聘用得不到落实而造成助产人员流失。

1.2 护理人员的方面

(1)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过程不安全事故发生。(2)执行规章制度不严。助产工作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慎独精神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助产工作维系母婴的健康和安危,要认真严格执行助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稍有疏忽,均会产生不良后果。(3)专业技术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而出现问题。(4)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陈旧,管理不力,轻视护理文书书写等。①不按照护理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②产房消毒隔离不严密,或不符合要求而发生会阴部伤口的感染或裂开。③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而发生发错药、抽错血,甚至抱错婴儿。④工作中疏忽大意。⑤缺乏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不能正确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⑥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不到位,造成病家对医务人员产生误解。

1.3 孕产妇的方面

(1)孕产妇的心理障碍导致不安全的行为,如产后抑郁症、新生儿性别歧视带来的失落感、自杀或产妇行为威胁到新生儿等;(2)孕产妇及家属的医从性不够导致护患间不配合,如孕产妇自行外出、回家等。

1.4 硬件设施的方面

(1)医疗设施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面滑;(2)监护设备的隐患,如设备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

1.5 隐私权的方面

(1)由于产科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了解孕产妇的婚育史、家族史,入院评估的内容可能涉及患者不愿公开的隐私,如:未婚先孕、再婚、性病等。医务人员应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同情,为之保密。(2)进行护理操作时未注意遮挡患者,造成患者心理的不适。在日常工作中,相当多的医护人员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没有征得患者的同意,没有任何书面手续的情况下,让实习生、进修生观摩分娩、人流手术等,因此造成医疗护理纠纷,情节严重者需要医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

2 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

(1)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管理条例。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制度、工作制度,让每个护理人员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以人为本和敬业、乐业的职业情操。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倡导人文关怀和公平竞争。

(2)严格操作流程,加强护理工作的检查。重视对产妇住院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认真做好记录,要求护理人员做到四“勤”,勤下病房、勤观察、勤交流、勤记录。

(3)科学管理,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对护理人理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对护理人员工作分工要以能为本,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和示范带动作用。要合理安排班次,合理搭配班内成员,做到老中青相结合。努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4)制定具体的针对性防范措施:①定期监测硬件设备,保障新生儿安全。②制定各项护理流程,以防止事故发生。③检查病区设备,保证孕产妇的安全。④加强护患间交流,对孕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轻孕产妇的心理障碍。

(5)尊重患者的隐私权:①护士应尽量使自己与患者的交往限于职业范围,以防产生不必要的道德或法律问题。应严格保守与患者交谈的任何含有个人隐私的资料或信息,对于其不愿公开的隐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维护其知情同意权。②进行护理操作时,注意遮挡患者隐私部位。③实习学生观摩前,先征求患者的同意,签执行同意书。

(6)实施预见性的安全管理:①创造安全、温馨的环境。②实施安全防护措施,限制探视时间和人数,严格执行新生儿交接制度,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汇报;③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强调新生儿的安全。

防范护理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必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不必要的损失。

[1] 杨秀文.护理风险管理新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7):676~678.

[2] 俞银娟.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6):1480.

[3] 段涛.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

[4] 马凤兰,谌丽娜.产房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6):851.

[5] 宋艳,杨文琴,王玉华.如何加强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2):120~121.

猜你喜欢
助产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