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文摘

2011-08-15 00:51
资源导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联合利华谍战剧母亲节

报刊文摘

我们为何不愿花钱

不花钱,就是不花——“扩大消费”说了这么久,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数据显示:多数老百姓还是不“配合”。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后首次回升,但消费意愿仍处于较低历史水平。

花不花钱,先要看钱包做不做主。单看统计数据,过去几年,劳动者工资远比CPI“跑得快”,但仔细分析,多年来统计部门监测的主要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职工等。直到2010年,我国才首次发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工资状况,这部分劳动者平均工资2009年为18199元,一个月约为1500元,仅相当于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的55.6%,相当于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9%。

有经济学家测算,如果按GDP支出法测算,过去10多年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并不低,始终保持在8%以上,与GDP增速大致相当。之所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关键在于人们的消费过分集中于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等硬性的、强制性的方面,其他消费欲望被压抑或者吞噬掉了。

为何总是不花钱?有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的因素,但说到底还是老问题——缺少花钱的“底气”,没的花、不敢花。如果说,刺激消费是从老百姓那里“取”,那么解决这些制约消费的根本性问题就要“予”,实实在在地通过增加民生投入提高收入水平、化解后顾之忧。否则,只靠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刺激性政策,恐怕效果有限,消费也很难真正走出低谷。(摘自5月5日《人民日报》)

谁说“不屑弟”在表达“不屑”?

“每个五道杠少年的背后,总有一双翻着的白眼儿”,湖北武汉“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事件,又出了新看点,几张黄艺博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图片上,他侧后一名同学,却做出撇嘴不屑的表情看着他。这段截自东方卫视播出的一段关于黄艺博的新闻的视频,迅即在微博上疯传,并被PS成各种形象进行调侃和恶搞。“五道杠少年”事件转向新一轮网络狂欢……

这位“不屑弟”,按照时下网络的规则,理所当然地被称为“超强的表情帝、藐视帝、白眼帝……”,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五道杠”的“不屑”。

然而,“不屑”,真是这位“不屑弟”所要表达的吗?确实,“不屑弟”做出一副与“五道杠少年”截然不同的鬼脸,但这就是表达对“五道杠”的不屑吗?谁都知道,对着镜头,虽然也有孩子如“五道杠少年”那样老成持重,但更多的孩子则更会做出种种夸张的表情,其中就包括鬼脸,这几乎是一种天性。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单纯的,然而,大人们总是在把自己的规则,强加给孩子,比如,是大人设计出了所谓的“五道杠”,然后,又由大人来对“五道杠”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似乎这都是孩子的错,其实,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大人自己。

从“五道杠少年”到“不屑弟”,大人们显然陷于自己制造的悖论之中。人们反感“五道杠少年”成人化的表情和行为,却又理所当然地把“成人化的表情和行为”,强加于一个孩子头上。“每个五道杠少年的背后,总有一双翻着的白眼儿”,如果孩子的世界真这么可怕,那么更可怕的是大人自己。没有大人的“五道杠”和“不屑”,又怎么会有孩子的“五道杠”和“不屑”。显然,救救孩子,还是得先救救大人。(摘自5月8日《羊城晚报》)

中国电视剧缺少“创意钙”

中国影视界是个神奇的地方。《雍正王朝》火了,唐明清的那些事就一窝蜂地来了;《宫锁心玉》火了,古人今人就在电视电影间来回穿越;《潜伏》火了,荧屏上不是发电报就是打枪战。

谍战剧遍布荧屏,跟一到晚7点全是新闻联播似的,一开电视,满眼都是那玩意儿,不关电视,你都躲不开。但是谍战剧表面的红火无法掩盖其式微之势。《潜伏》之后,谍战剧不少,但能被观众认可,能超越《潜伏》的几乎没有。作为《潜伏》的姊妹篇,妹妹《借枪》的受人关注度显然赶不上姐姐《潜伏》。

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实验前四项教学内容的测试以及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调查,测试结果如表一所示。由于P>0.05,两班测试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的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授课均为同一体育教师,课堂所需场地器材均相同。

说实话,很多谍战剧还不如一根萝卜。故事的地点

谍战剧泛滥的根源是目前中国的影视界缺乏创意,至少缺乏进行创意的胆量。谁都知道第一个吃螃蟹有风险,所以宁肯拾人家剩下的壳吃,也不愿第一个尝着吃肉。

中国电视剧年产量达1.5万集,有人称之为“电视剧工厂”,但却没人称作“电视剧梦工厂”,因为这里只见机械复制,不见创意和新意。所以有关部门不能光发禁播令,还得想办法给影视界多补补“创意钙”,对影视剧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创新给予鼓励和扶持,电视台也应该不拘一格,多播一些有新意、有内涵的电视剧。(摘自5月6日新华网)

禁烟不过是摆个姿态

《人民日报》报道说,全国各地控烟举措相继出台,普遍面临难执行困境。中国禁烟引起世界各国关注,英国有两家媒体都说,中国禁烟令没有惩罚措施,所以禁令注定不会被执行。新加坡媒体甚至干脆断言,“禁止吸烟”只是烟幕,即禁烟只是一个姿态。

为什么要摆出这么一个姿态?有人会提出,我国于2003年11月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中国要控制吸烟了。去年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履约报告,趁此机会,国内一些机构和控烟人士对中国控烟进展进行了检讨,据说吸烟人口不降反增。现在禁烟,应是国际与国内道义使然,有姿态比没姿态要好。

更为推心置腹的理由,应该是中国禁烟的“国情论”及成本论。“国情论”的基本意思是,全国目前有

烟草行业给政府上缴了巨额利税,但账不能光算赚到手的。1999年10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记录死于烟草类相关疾病的“死亡时钟”开始计时,迄今全球死亡已经计数到近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年平均有500万人死于吸烟。据去年国内发布的权威报告,中国每年死于吸烟者达120万人,这当然是损失。还有大量烟民活着,但忍受着病痛折磨。

如果禁烟态度不端正,政府将自食其果。烟草业给了政府巨大利税,但众多烟民将让政府背上巨大的医疗负担。美国的“科学结论”应该是可靠的,中国禁烟的态度不得不端正了。(摘自5月5日《中国青年报》)

母亲节,你的爱回家了吗?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如约而至。母亲节,是商家的盛宴,商家纷纷推出华丽而温馨的促销方案;是学校的自选动作,比如有的学校组织小学生给母亲洗脚;更是子女表达孝意的一种自觉,比如,有的孩子为母亲送上了一枝橙色的忘忧草和亲手制作的贺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孝意,未必非要等到母亲节来临。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向母亲表达孝意成为一种集体自觉,也是好事。因为这个节日起码为子女表达孝意提供了一个温情而特殊的仪式。

可是,对每个游居在异地的子女来说,母亲节其实是一个挺让人感到百味杂陈的节点,母亲不在身边,无法更好地表达孝意,只能打个电话,问候几声。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但悲哀的是,老人越来越多,子女却离得很远。人口普查还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2.6亿。很显然,这些流动人口往往无法在家照顾老人,人们常常担忧留守儿童,却往往忽略了留守老人。其实,还应该明确的是,不止流动人口的父母单独居住在老家,还有许多考上大学而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农家子弟等等,他们在城市里工作、定居,已经不是流动人口了,但是因为种种条件,他们同样无法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也无法更好地孝顺父母。简言之,我国究竟有多少父母不在子女身边,无奈地被留守,虽然无法详尽统计,但一定是个天文数字。

母亲节,你的爱回家了吗?这是网上的一句问语。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要问自己,我的爱回家了吗?我的爱何以安抵老家?不得不说,也许每个人都想送爱回家,都想回家看望父母,但对很多人来说却不现实,这值得相关部门深思。(摘自5月8日《西安晚报》)

联合利华受罚,一点不冤

今年3月,日化产品盛传涨价消息,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品牌均卷入。5月6日,联合利华证实被罚200万元,并发表声明称,作为一家对中国有长远承诺的跨国公司,我们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尊重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市物价局的决定,目前上海市物价局关于我们的调查已经结束。

联合利华这次爽快认罚,大有息事宁人的味道。200万元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犯不着因为这点钱得罪主管部门,所以,其公开声明中,不提法律不提程序,只说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言下之意,在当下认罚是为了照顾中国的国情,这很耐人寻味。

有人认为,既然联合利华享有定价权,当然也就享有价格调整的信息发布权。实施价格调整的行为本身,也不可分割地发布了价格调整的信息。

那些为联合利华喊冤的声音,其实是小看了联合利华的能量。联合利华数次渲染涨价的事实证明,它的涨价宣言近乎是行业的涨价宣言,极易造成市场恐慌。据调查,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前一周与后一周的市场销量相比,上海超市日化产品销量平均增长21.2倍,其中联合利华公司旗下部分单品销量增长高达六七十倍。这其实跟前段时间的“盐荒”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所以,这200万元罚款虽然不多,但至少是该罚的。?(摘自5月8日《钱江晚报》)

猜你喜欢
联合利华谍战剧母亲节
朱一龙、童瑶主演悬疑谍战剧《叛逆者》
母亲节漫画一则
不一样的母亲节
母亲节
“中国梦”背景下谍战电视剧研究与创新
卡夫收购联合利华告吹
多重伪装,反观现实
论谍战剧的悲剧意识*
点亮母亲节
联合利华(四川)全球生产基地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