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2011-08-15 00:49陕西理工学院经贸系任颖洁
中国商论 2011年31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物流

陕西理工学院经贸系 任颖洁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缓解企业和高校供需矛盾的需要

通过2009年到2010 年全国185家物流企业的物流人才需求状况问卷调查:物流业人才短缺与冗余的情况同时存在,主要原因是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中高级有实践经验物流人才较少,而初级物流人才却相对过剩[1]。一方面,企业为人才的紧缺而叹息,另一方面,企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并不十分欢迎,因为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人才,“招工难”与“找工难”的矛盾凸显出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适销对路”,而企业急需要的人才,学校却不能大量“产出”,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人才的浪费和就业矛盾的加剧。高校根据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成为物流业的发展出路。

1.2 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缩小地域发展的需要

随着西部开发的大力推进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内产业加速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跨区域的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同时,汉中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农耕条件看好,是全国水稻的最高产区,水能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量居全省第二,小水电装机容量居全省首位,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2]。如何合理地利用优势资源,加快汉中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成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大学。现阶段办学指导思想“:以本科教育为主,注重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基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无疑成为实现办学指导思想、企业挖掘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 现有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以校企合作为例

2.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开展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缺乏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及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加上学校体制改革滞后,弹性学制没有建立和完善,使得很多项目在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不能充分协调,顺利开展,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2.2 认识不到位

无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要性、必然性的理论和实践不明确,缺乏自主性和成熟合作的思想,大多企业只是被动地选择人才,而不主动地选择培养,也有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把培训教育视为额外负担。高校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保障,使得教师在合作方面缺乏积极能动性。

2.3 运行制度不完善问题

宏观上“校企合作”需要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但目前“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系统运行的思想。微观角度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普遍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

2.4 完善合作的运行机制

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生、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3 建立符合国情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根据国内的国情、地域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借鉴国外优秀的校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例如:德国“双元制”模式:就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一元是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德国的“双元制”闻名于世。在二战之后的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德国的经济社会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技术人才,被誉为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 。[3]中国物流业自2001年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期,随着2010年物流行业各项振兴细则的出台,尤其是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支持政策出台,将迎来物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按照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总体发展思路,陕南汉中物流业也悄然待发,陕南汉中具有丰富的自然和生物资源,又有当地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摇篮,将政府的服务功能、学校的教育培训功能和企业的生产研发功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人才适销对路,使高校、企业共赢。从而促进汉中乃至西部经济的发展借鉴德国的模式,发展我国陕南的地域—政府服务合作模式,实现校地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将成为高校、企业发展的创新模式[2]。

3.2 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建立就业主导合作模式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57万,比2009年的考生数减少65万。“弃考”、“空巢”,辍学打工人群增加,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4]。除了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因素外,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负载着社会心理、体制机制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所以高校不能一味依靠规模扩张来发展,打生源危机仗,而需要通过注重和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起到物尽所用,人尽其才,为社会做贡献,缩小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差距。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为条件,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高等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一方面可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一方面也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心理担忧问题,同时也解决高校的发展出路问题,可谓一石三鸟,一举三得,所以高校企业要牢牢树立共发展、共促进、共学习的经营思想,让企业的价值观和高校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共同解决社会和资源浪费问题,走集约发展之路。

3.3 构建校地校企合作办学的战略伙伴合作模式

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不管是德国“双元制”模式还是美国“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都 拥有完备的职教法规, 企业全程参与,政府财政和政策的积极支持,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我国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部分高等学校中试点,已初步见效,尤其近年来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效果更是明显,先后形成了9种以上的合作模式[5],各个模式各具特点,相互渗透,满足了社会和企业的需要,这些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点,就是仍然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 —— 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所以从长远发展看,校地校企合作应有一种长远的和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在这种机制的约束和保护下,建立长远发展的战略合作模式,才能共发展,实现共赢。

[1]余绍军,吴向东,刘灵犀.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0).

[2]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2009(12).

[3]聂绪学,论普通高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2007(07).

[4]任姗姗,袁新文,熊丙奇.高考一年骤减65万考生,专家分析原因.人民网,2010-06-21.

[5]李华.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07,26(3).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物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