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1-08-15 00:49陈正权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专业课程计算机

陈正权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正权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教学模式决定了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课题组老师的教学实践,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议中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技能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反映了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教学模式决定了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的“法”,是指教学的一般法则。教无定法的“法”是指某种特殊的方法。贵在得法的“法”是指某种特定情况下所要采用的一整套方法。教学模式就属于贵在得法的“法”的范畴。

一、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设计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模式是大方法,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和学生的学习工具,它既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经过理论概括而形成,也可在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它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它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二是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通过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从整体上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要素、操作程序(即完成教学目标的步骤和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要素构成,它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以粗略地说,教学模式是可以模仿的极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模仿”是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极好”是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不过他(她)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合理,仅此而已。从古到今教学模式有几十种之多种,如:古代以“讲——听——读——记——练”为结构的传授教学模式、夸美纽斯的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其学生莱因又将其改造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前苏联凯洛夫等人的“传递——接受式”、另外还有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教学、概念获得模式、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范例教学模式、现象分析模式、加涅模式、奥苏贝尔模式、课堂讨论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发现式学习模式等等。

二、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自从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其学生的实践和发展后成为20世纪教学模式的主导,并被命名为“传统教学模式”。后来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学模式。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出现,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其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其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教学实践的总结,难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

3.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重视教师如何去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使人们认识到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由此开始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代教学模式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4.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在当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现已有不少教学模式开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成果,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模式。

三、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

普通高校的扩招导致高职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不少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先是兴趣很浓,继而难以驾驭,最终毫无兴趣,尤其对编程难以入门。而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采取讲练分开模式,即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后实践教学在机房进行,练习理论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在此模式中,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传授,学生消极被动地听讲。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赶进度,不管学生是否听懂、能否接受,都会不停地讲下去,完全是一种灌输填鸭式的,只重视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缺乏必要的引导。还有前几天讲的理论知识等到上机时都差不多忘记了,如此一来,就造成一些差生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或讲话,既破坏了课堂纪律,又影响了他人,最终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四、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议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针对高职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题组老师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甚至有的一门课程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对不同的课程采用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1.讲完就练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安排,在配有大屏幕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进行理论教学,老师除了使用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方法讲授相关的知识点外,还利用实物、幻灯片、图片、flash动画和VCR等向学生讲解难以理解的知识。而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对应的各种软件应用与操作,老师通过PC机或笔记本、投影仪及大屏幕向学生进行演示操作讲解,然后将学生带入机房或实训室进行相应的操作,让学生马上将刚刚学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种讲完就练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可采用此模式的课程如《Java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等等。

在得到了目标匀速运动的测速结果后,我们模拟了目标变速运动的场景,模拟目标多普勒频率变化符合:fd(t)=1 200t2+600t。模拟器的输出为1.772 GHz+fd(t)Hz,一次测速实验持续10 s,每0.2 s输出一个测速结果。图4到图6是单次模拟实验获得的测量数据,图4为接收机在1 s时间内得到的基带信号幅度(实部),相位和频谱。接收机的闭环跟踪精度为305 Hz,所以基带信号的频率分布于±152.5Hz之间。

2.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就是将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和因特网互联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机房配置网络电子教室教学系统(如苏亚星或传奇电子教室等),实现计算机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讲练结合,将每次课的讲解内容分成几大块,通过电子教室演示每一块内容后把控制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练习时间一到,教师马上收回控制权,接着讲解下一块内容。老师利用苏亚星软件全方位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可直接操控学生机,从课堂教学演示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都能有机融合在网络教室中。在此模式下,学生与教师可以同时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完全是灵活的、开放的。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实现学生与机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网络之间的全面交互。该模式以学生练习为主体,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掌握各实践环节。教师主要起启发与引导的作用,控制练习的节奏,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出练习中出现的不足。由于及时练习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快速而牢固地掌握并能应用到实践中,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室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加深了师生交流,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可采用此模式的课程如《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Flash动画制作》等等。

3.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过程通过一个个项目展开,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环节中,层层推进项目,直到整个项目的完成。该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讲练有机结合,将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教、学、做穿插进行,在课堂上完成由项目分解的任务。这种模式将教学内容与项目有机结合,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这样一个项目的开发下来,对所学知识点与技能进行总结提炼,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并能解决与开发新的案例项目,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可采用此模式的课程如《网站规划与建设》、《ASP.NET项目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J2EE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等等。

4.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把课堂教学目标化为具体任务,通过与学生分析交流,梳理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新旧知识点,探讨细化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最终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它按照时间顺序,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师以展示任务、分解任务、变化创新、综合提高等几个阶段加以实施,而学生则以明确任务、初步尝试、完成任务、技能形成、任务拓展等几个阶段去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再辅以适当的情感沟通以及兴趣激励,或时常穿插一些与课程对应的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及报酬等情况介绍,以及该岗位将来可能面临的发展机遇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就有了计划和步骤,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能够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采用此模式的课程如《ASP.NET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ASP. NET编程与应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等。

5.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把教学活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校内实施,另一部分在校外实施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学中如果只关注书本知识,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必然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动向和专业技能,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采用了部分实践教学在企业进行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深了对社会的深入了解。我们借助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能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不需要经过单位培训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甚至可以按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可采用此模式的课程如《VC#.NET项目开发》、《综合布线与弱电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J2EE程序设计项目开发》等等。

6.分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多数学生,导致优生不突出、差生越学越没兴趣等问题。怎样使学生学有所获呢?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和潜力,在授课时把学生分成水平相近的不同层次并区别对待,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师事先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任务,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加深了师生的感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可采用此模式的课程如下:《大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等。

7.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

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解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时,可以一边讲解、操作演示,一边让学生同步操作,等学生会做后再讲解下一个知识点,有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讲课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疑点,把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实践表明,这种模式能让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每次课讲授的知识,并最终熟练掌握。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与学的互动热烈而良好。学生在自己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被动学习时要多得多,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牢固。可采用此模式的课程如《Flash动画制作》、《Java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VC#.NET程序设计》等等。

8.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开教学。分组前,任课老师先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然后确定分组方案。分组原则是以自由组合为主,并注意男女搭配;将操作技能强、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最后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来协助老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由小组长协助、监督、组织本组成员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此模式下,各小组成员均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大家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该模式主要用于课程设计、组网实训、技能实训等等。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模式,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反复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为社会多培养懂技术、精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1]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陈功文.高职院校C语言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8,(16):109-110.

[3]李联宁.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6):40-42.

[4]许慧雅.传统教育体制下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9,(7):37-38.

[5]谭貌,李友芝,陈良军.软件工程专业多课程协作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4):26-29.

F718.5

A

1673-0046(2011)09-0039-03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专业课程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