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1-08-15 00:43黄丹
外语与翻译 2011年1期
关键词:创新型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黄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黄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途径进行了阐述。

高校体育;创新教育;人才培养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脑力劳动正在逐渐代替体力劳动,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目标也是为了确定教育在国家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面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和各种各样的竞争,人才就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而创新型人才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是国家的一项政策,更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的决定因素。目前,高校教育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以后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创新教学理念也成为实施成功体育教学重要途径。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体育在创新教学方面也在改革中逐步完善,取得了很多学习成果,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它的发展方向是好的,但是,实际上仍然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体育在贯彻创新教育方面还不能彻底实行,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观念没有转变,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观等。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意义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进行创新型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保证高校体育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是指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创新教育是指在教学理念、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对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教育手段,是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践。其主要特征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覆盖教育的各个领域,是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体育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创新客体进行的改造,实现一定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

(二)实施创新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创新教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发展,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在素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创新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水平。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的创新性人才的支撑,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必须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向转化。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智力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素质教育实施不彻底

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虽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却不能彻底根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是要铲除应试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往往重视技巧能力的发展,忽视学生兴趣的发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往往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很强,但是在锻炼技巧上却很少研究。通过这些明显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可以锻炼技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有些学校还限制学生不能有其他发散性的想法。

在发达国家中,有一种学科教超心理学,研究鬼神之类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是唯心的,但是他们允许对其进行探索,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创新思想的发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借鉴这些做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体育教师的素质影响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教师是协助他们发挥创造性的引导者,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教师的素质是学生创造性能力高低的关键,教师必须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同时,现在的体育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普遍讨厌上体育课,这必然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如果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自由活动,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促进了体育教学。

(三)学生兴趣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是否愿意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中创造性的表现。如果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那么即使有再高的天赋,也不会表现出来。兴趣是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创造性元素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情绪就会处于紧张和愉快的状态,意志就会变得格外的坚强。如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善于思考,他们头脑中就会不断产生新形象,这种新形象一旦被表现出来,就会形成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措施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投入智力,积极思考,而且要积极参加运动。一些运动项目又能够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结合体育教学的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受传统方法和现有知识的束缚,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思维方式是开放性的、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索。因此,我们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敢于用发散性思维思考新问题,探索新理论。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等,使学生形成开放的思维,采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只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就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真正发挥高校体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行为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体育教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体育教学不仅要要求教师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来启发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总的来说,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①思想方面,要转变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由只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向关注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发展,适时的开展一些娱乐性体育活动。②教学方式方面,要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和创造更完美的动作技巧。运用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③教学内容方面,要选择具有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改变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的弊端。④考核制度方面,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体育教育考核应该是多样的、创新的。素质教育要制定符合教学实际的考核标准,既能让体育特长生发挥其优势,又不忽视体育差生的进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起到作用。

(三)关注学校的发展特色

胡锦涛书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基础。而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学习氛围、人才培养条件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同的,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才会拥有竞争力,因此,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校的社会地位、吸引生源的关键基础。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适应社会变革,加强体育教育创新,形成全新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开放式培养,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增加体育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成为创新人才,其内心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需求,这种创新需求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心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从抽象的讲解到具体的行动,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可以直接转化为创造的欲望。教学手段多样性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想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发挥高校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形成新的人才教育模式,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1]马名驹.创造力开发:21世纪人才教育的主旋律[D].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1).

[2]周志先.试论学校体育围绕创新教育的改革及其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

[3]柳明义.大学生体育创造能力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

[4]李新.试探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J].体育科学,1999,(6).

[5]黄渭铭.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J].福建高校体育,2007,(4).

2010-12-11

黄丹(1966-),男,广东潮州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创新型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