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途径研究*

2011-08-15 00:43吴俊
外语与翻译 2011年1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新生代农民工

吴俊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途径研究*

吴俊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对中国未来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否可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劳动力就业行为与市场需求接轨,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切实有效地利用高职院校资源开展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职业培训;高职;途径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他们约占农民工的60%,在我国的总数约为1亿人。和父辈不同,他们踏入社会后基本上生活在城市,并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和环境,他们当中很多甚至不会种地,也不想再回到农村生活;他们吃苦意识较差,不像上辈对工种不挑不选、脏活累活都能干;他们穿着考究,不像上辈节衣缩食,消费从俭,只想赚钱不讲享受;他们注重自我发展,不像上辈打工只是为了赚钱;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很强,崇尚个性、自由,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生产建设中,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当前已有的调查数据综合判断,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三成左右;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只有两成。这个数据远远落后于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一)从我国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大趋势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

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和产业组织的竞争,随着时间的发展,农民工面对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自身现有素质的不适应性也会越来越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的同时,也对于建立素质精良的劳动力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和工业化需求的是知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工人,而不是纯体力和简单技能水平的劳动者,由此引发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尤其是高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我们长期对此不重视,就难以改变我国长期停留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低端的状况,难以摆脱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渡依赖,难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我国农民工群体有1亿多人,其中进入制造业的占30%,占全国出口加工制造业就业人数的68%,2010年我国的出口额将近1.6万亿美元,主要依靠纺织品、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群体,因此没有这个群体的发展,就没有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由普通产业工人向现代化产业工人转变,籍此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本支撑,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从持续的“用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

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淡去,国内经济的复苏,全国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以浙江省为例,目前的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创下新值,达到了1.99。面对当下的用工荒,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浙江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是产业没能很好地开展转型升级,其用工荒现象还将持续几年。

从职业教育培训的角度来看,“用工荒”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1、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对于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用工荒主要发生在加工制造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产业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加快产业升级的需求日益强烈,由此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在加快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而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出现技能性用工荒。现在各企业招聘的工种多数是初级技工,要求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操作工。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普遍欠缺操作技能,即使是少数中技学校的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或专业不对口,可能也难以马上胜任工作。中国当前人口数量大、劳动力总数多,但实际劳动能力相对较小,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将理论上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改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对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存在差异,大多数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普遍比较差,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和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相脱离。新生代农民工己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日益重视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切实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弥补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相对不足的缺陷,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本。

三、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表明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1980年以后,受教育程度较其父辈高,对科学文化知识有极强的探求欲,希望从事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谋求个人发展的机会。由于自身职业技能的缺乏,他们对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需求也较为强烈。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力量,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生力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待提高,与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尚有一段距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农民工中初中未毕业的约占45%,初中毕业但没有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约占33%。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教育年限不足8年,大多数尚未完成高中阶段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教授指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各类技术培训的占16.4%,无技术的占83.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占5.2%。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快,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提高综合素质。因此,为适应产业升级和调整落后产能的客观需要,必须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其文化、职业技能水平。

我国拥有中职学校约1.5万所,高职院校1,100余所。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丰富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的组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认为,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缓解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的实训设备以及长期积累的教育培训经验等,使得高职院校办学机构比企业自身的培训更系统、规范。因此,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各项有利资源参与到引导和组织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途径研究

如何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置身于职业教育中,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具体可采取以下途径逐步推进:

首先,在政策层面,应当完善职业院校参与到新生代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政策。目前,关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并没有完全为社会所接受,社会各个部门包括职业院校在内还没有主动自觉提供职业技术培训的机会。例如,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有责任对一线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然而,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很多企业只用人不育人,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制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明确职业院校在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从而能够在政策层面使得职业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有据可依。

其次,紧密联系企业人才需求,开展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职业技术培训项目开发,建立健全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职业技术培训制度。职业技术院校可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专项职业技术培训,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与产业升级内在要求匹配的技能,并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储备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为建立健全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职业技术培训制度,应着力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合作的多元职业技术培训体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职业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以及综合素质教育三位一体的良好职业培训。

最后,按照就业需求动态调整培训项目,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个性化服务。职业教育应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跟踪服务的力度,对市场进行充分考察,确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作适当的培训计划调整。如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训”,使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与就业市场实现“无缝对接”。由于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从事行业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技术培训的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如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农民工需要专业职校提供系统的教育;已获得初级技术级别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短期的技能提升培训,以获得高一级别的资格证书。因此,面对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化的需求,职业教育在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时,应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性质、技能水平、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分层的引导。并在传统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之上,增加心理、观念和思维培训,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

五、结语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适应现代产业升级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既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又应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相结合,以就业为目标,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改进培训方式,着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于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管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郭继红.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3]韩云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10,(31).

[4]唐踔.对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深度思考[J].职教论坛,2010,(25).

[5]刘红梅,朱勇.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和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0,(20).

2011-02-18

吴俊(1979-),女,浙江义乌人,讲师。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新生代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