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1-08-15 00:43王小艳
外语与翻译 2011年1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单据实务

王小艳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小艳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为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一个包括从实务——模拟实验——仿真场景实训——实习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在国贸实务课程体系中尤为关键,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各学校所开设的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文章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程的创新思路。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许多院校也加大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总数急剧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空前的增长,与之相伴的是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院校都专门设计了针对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大体上是一个从实务——模拟实验——仿真场景实训——实习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和补充,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仿真场景实训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各高校对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提高各应用型高等院校对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并解决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在国贸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一)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是实务课程体系中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为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都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即从实务——模拟实验——仿真场景实训——实习的环环相扣的课程体系,显然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在这样的一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大多数学校国际贸易实务课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实务课程,而且主要是采用的课堂讲解的方式,学生很少有动手的机会,对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只能靠理解或死记硬背,包括单证实务、报关、报检等课程都只能通过学生的理解来记忆,没有实际操作做支撑,学生很容易忘记,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恰好是这样一门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实务课程很系统的概括起来的一门课程,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来所学的知识大量的运用到其中,不仅是一个再次熟悉和巩固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补充的过程,原来学生掌握的不太好的知识点在这里学生可以重新学习。另外,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还为后续的实训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训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手工完成单据,并且按照业务要求走流程,如果没有进行模拟实验的训练,学生可能连单据都不能准确填写,更不用说按流程操作了。

(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有助于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对于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而言,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来创造比较优势,以提升自己在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从与客户建立业务联系开始,到签定合同,再到合同履行的各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每一个步骤、每一份单据都要求准确的完成,否则就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对于每一份单据都设置了检查功能,学生在完成单据后可以即时检查以发现错误,并修改错误,在反复的修改过程中,学生对单据会更加熟悉的掌握。而且,根据学生业务能力的提高情况还可以安排学生在不同的支付方式和术语条件下完成几笔不同的业务,第一笔业务是学生在老师的全程辅导下完成,主要是让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整个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及学会填制单据,从第二笔业务开始学生就独立完成,所做业务的笔数越多,学生就会越熟练。另外,学生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要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可以熟悉每一个角色的业务,这就帮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胜任更广泛的工作种类。

(三)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有助于学生统揽实务知识体系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大多数都是在一个学期完成,学生虽然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掌握了,而且学得很好,但是毕竟时间跨度较大,可能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掌握的知识相对零散,再加上各类实务课程之间的知识协调不一定很好,学生很难系统的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的实务知识,以后应用起来就很困难。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以国际贸易业务为主线将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很多知识都系统的囊括起来,比如各种单据的格式及其作用,不同支付方式和价格条件下的各种计算,有关商品的各种知识,从建立业务关系到合同签定再到合同履行完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学生做每一笔业务的过程就是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体系学习巩固的过程。

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的重视度不够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作为实务课程体系的中间环节,将实务课程和实训或实习课程很好的衔接起来,不仅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熟练的掌握实务课程的知识,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实习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然而,现在很多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院校还没有对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表现在,课程设置中还没有将该课程纳入必修课,甚至有的院校还没有设置这门课程,对于这样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课程,应该设置为必修课,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能过关;另一方面表现在,本课程的学时安排上,很多院校对本课程的学时安排偏少,而这门课程包括的知识点很多,要保证学生在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顺利的完成一笔业务是要通过反复训练的,而且要想学生将所担任的每个角色的业务都做好的话,也是要通过几笔业务才能实现的。对于并不熟练的学生而言,从角色资料的填写到第一笔业务的完成至少需要14-20个课时才能完成(因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所以完成时间的跨度比较大),对于比较熟练的学生,一笔业务也要至少8个课时才能完成,所以要想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熟练或基本熟练的程度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有些学校安排的学生2-3周集中完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二)模拟实验系统更新速度较慢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作为一种计算机系统软件,应该要不断的更新。其更新包括系统软件本身的更新和系统中知识体系的更新。从软件本身的更新来看,软件开发商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在更新的,而更新后的产品有没有得到使用者的及时运用则是更关键的,由于资金问题,很多院校可能就一直使用原有软件,并没有进行适时的更新和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从系统所涵概的知识体系和相关信息来看,也应该及时的更新,比如商品信息,汇率,运费等等一些资料信息都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能够及时更新的话,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就更能与现实接近。

(三)课程学习时间短且难以集中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的安排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集中于几周之内完成,另一种是与其他课堂讲授课程一样,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来完成,但这两种安排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是集中于几周来训练的话,虽然可以让学生很连贯的完成每一笔业务,但是由于学生还有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可能让学生集中太长的时间来训练,只能让他们在相对短的时间集中起来操作,所以达不到通过反复训练到熟悉的程度,而且短期的强化训练过后很容易就忘记了。而如果是通过一个学期来进行训练的话,可以克服短期集中训练的不足,但由于不能连贯的操作,一次课之后可能要隔几天才能再上一次课,而学生不可能每次课与课之间都衔接的非常好,可能上次课没做完的内容下次课就忘了,不能顺利的继续下去了,这样也很影响进度和效果。

三、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学生操作和老师讲解要合理的匹配

1.内容上的匹配

不同于理论性课程,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是一门典型的实务操作课程,由学生在电脑上独立操作完成,但由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先行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都学习的非常深入并且牢记于心,所以本课程不能脱离老师的讲解。因为本课程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对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本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几乎包括学生以前所学的所有实务类课程的相关知识,这要求老师对国际贸易实务整个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必须熟悉,而且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其次,本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老师自己首先要非常熟悉系统的操作以及各种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操作,同时,学生要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得以熟练的操作,因而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如果老师讲解的内容太多的话,学生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操作任务,但如果老师讲解的内容太少,学生很多知识不会又不能准确的填制单据,同样不能有效的完成工作,因此老师不仅要合理的匹配好授课与学生操作的时间,也要合理的安排授课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与实验课相关度最高,对完成业务操作帮助最大的知识。

2.时间上的匹配

对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操作速度的快慢以及认真程度,按照自己设计的进度完成操作训练,每一个的进度都可以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老师授课面临的一大问题,进度快的同学希望老师快点讲,进度慢的同学希望老师慢点讲,老师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讲解受益最大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因而老师一定要授课时间点选择好,以保证大多数同学能够通过讲解完成不能自己独立操作的环节,对于进度过快和进度过慢的同学可以考虑单独辅导。

(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分配任务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要求有不同的角色参与,比如进口商、出口商、供货商、银行等,每一个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的角色都感兴趣,因此本课程的授课老师相比其他理论性课程的授课老师又多了一份任务,就是在上课之前及上课的过程中都要单独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通过与学生的单独交流或者对其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掌握他们的兴趣,等大多数同学在完成一笔自己与自己交易的业务之后,就给他们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同学之间相互做贸易,学生因为扮演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角色,他们将会很认真的完成任务,并印象非常深刻。

(三)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竞争的关系

老师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的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讲授学生不懂的内容、辅导不会操作的学生,管理学生的成绩等,和学生的关系仅仅局限于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友好关系,而且应该建立一种竞争的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只要老师以学生的名义参与到国际贸易的业务操作中来,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就可以建立起来,和老师扮演同样角色的学生为了和老师竞争、和老师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为了与老师有业务上的往来,都将非常认真的完成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这是激励学生认真完成操作训练的很好的措施,这也是这门课授课的一个特色,其他理论性课程授课中可能没法做到这一点。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将实务理论课程知识系统的融汇在实务操作的全过程中,将国际贸易的实务类课程与国贸实践很好的衔接起来,在深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学生以后走上实务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高校而言,应该重视这门课程,不断的改革创新以完善这门课程的教与学。

[1]王萍.高校经贸类专业开设“模拟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2]吕玉花.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设立的意义及实验内容[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程洁.论国际贸易实践课程的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4]陈汇才.基于素质教育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市场,2006,(48).

[5]徐晓玲,叶小兰,詹偲.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J].商业时代,2009,(26).

2011-01-19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湘教通[2008]263号)

王小艳(1977-),女,湖北荆门人,讲师。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单据实务
第三方单据辨析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汇票在信用证项下单据融资中的作用
重视单据的寄送
基于模拟实验研究不均匀沉降对加宽路面结构的影响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弹道修正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
唛头导致单据“不清洁”?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