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的表现形式看模因论与互文性

2011-08-15 00:49阮礼斌唐小芳
关键词:异义表现型模因

阮礼斌,唐小芳

从信息的表现形式看模因论与互文性

阮礼斌,唐小芳

模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两种: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基因型传播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表现型传播。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则为引用、模仿、双关、反语和外指照应,比较探讨两者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关系。

模因论;模因;互文性;比较

一、理论介绍

(一)模因论和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研究语言复制和传播的新理论。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该术语最早出现在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这本畅销书中。Dawkins认为除了基因之外,还存在另外的一种复制因子,他将该复制因子称为模因,并定义为:“文化的传递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大脑跳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1]按照Dawkins的观点,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的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属于模因。对模因论做出积极贡献的另外一个人是Dawkins的学生Blackmore。 1999年,Blackmore所著 The Meme Machine(模因的机器)一书出版,该书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完善了Dawkins的观点,初步确立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她将模因的概念泛化,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被称为模因了[2]。在我国学术界,何自然先生在2005年率先提出语言模因的观点:任何一个信息,只要能够通过“复制”而被传播,就可以成为模因[3]。

Dawkins认为,模仿是模因的主要的复制方式,许多的模因比模因库中的其他模因来得更成功,主要的原因是模因究竟能否被成功复制。它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1)长寿性。所谓的长寿性是指模因在模因库内存留很久,也就是说模因能够在人们的头脑中流传的时间很长。(2)多产性。它指的是模因的复制速度。复制速度越快,模因的散布就越广。(3)复制忠实性。一般来说,模因复制越忠实,原版就越能得到保留。所谓复制的忠实性,是指模因在复制的过程中往往会保留原有模因的核心或精髓,而不是丝毫不发生变化。所谓的“忠实”或“保真”并不等同于“原原本本,毫不走样”,忠实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语言模因在复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和不同的语境结合,出现新的集合,从而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传播和表现型传播两种方式[3]。

(二)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术语自20世纪60年代经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Julia Kristeva(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来以后,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1967年,Julia Kristeva在法国《批评》杂志上发表文题为《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的论文,首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用以阐述和修正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同一年,她在《如是》杂志上发表的《封闭的文本》中再次提到这个概念。第二年,她在“语言学和文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文本的结构化问题》中,更加独立的论述了互文性的机制。之后,这些论文分别被收入到了她的论文专著《符号学——符号分析研究》和“如是”小组集体讨论文集,自此成为广义互文性理论的奠基性文章[4]。

受俄国社会文化理论学家Bakhtin复调理论的影响,Kristeva认为,每一个语篇都可以看作是“互文”(intertext)。所谓互文,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之间的语篇(a text between other text)。互文的特征在于它的内部成分与其他的语篇的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所谓互文性讲的就是不同语篇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用Kristeva(1986)的话来说,“任何语篇都是由许多引语编织而成的,任何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改造。”[5]她还认为,可以把任何一个语篇都看作是对其他语篇的复述(reiteration)或改写(rewriting),因而语篇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是以其开头为开头,也不是以其结尾为结尾[6]111。

二、两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间的比较

如前所述,模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两种,即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基因型传播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表现型传播;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则为引用、模仿、双关、反语和外指照应。接下来对它们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比较。

(一)模因的基因型传播和互文性的表现形式

模因的基因型传播是指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其传播的内容相同,但其形式却是不同的。Blackmore(1999)在分析模因的进化时指出,这类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存储在大脑中,可以比喻为基因型的模因。其又可以分为两类,即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7]。

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类信息是指在合适的场合下,不改变信息的内容而直接传递,如各种口号语、经典台词、交谈中所引用到的名言警句。在遇到相类似的语境时,这些模因就会以直接的方式来自我复制和传播。

从模因的传播方式可以得出,模因的基因型传播方式的次类,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其实就是互文性的一个主要的表现方式——引用。如科学家引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要锲而不舍。这一典故可以被看作为模因,其一遇到类似的语境,就会以直接的方式来自我复制和传播。并且各种口号、标语、时尚套话、经典台词等一遇到合适的场合,也会被复制和传播,如果用互文性的表达方式来说,就会被引用。

2.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同样是一种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尽管在复制的过程中出现信息变异,与原始形式及其表面的意义大相径庭,或者说信息在复制的过程中出现了模因的移植,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原始信息,复制出来的仍是复制前的信息。如,一个人的称呼因为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称呼。年轻时会是小张,上了一定年纪就会被称为老张。但是该名称所指的这个人是同一个人。该种传播方式在网络用语里特别流行,网络语言的异形传递往往与原始信息的发音近似。如 “水饺”=“睡觉”;“7456”=“气死我了”;“白白”=“拜拜”,所有这些以异形传递的模因,其原始信息内容也都是不变的。

(二)模因的表现型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方式

模因的表现型这一类型的模因采用的是同一表现形式,但是分别按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它还可以分为3个次类:一是同音异义横向嫁接;二是同形联想嫁接;三是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1.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方式。模因的该传播方式是指语言模因在保留原来结构的情况下,以同音异义的方式横向嫁接。如广告语中经常出现一些伪成语,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达到促销的目的,这些伪成语保留了原成语的语言结构,然后根据需要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修改,换成同音异义词,如“一明(鸣)惊人”(眼药水广告)等,都是借用同音异义的方法来进行传播的。这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双关有很多共同点。双关指的是一个词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语言现象,它通过谐音和意义两种途径构成双重意义。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其中的“晴”和“情”是通过谐音所表现出来的。从上述例子看,同音异义的横向嫁接是双关的一个方面,即利用谐音的方式使模因得以传播。

2.同形联想嫁接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传播方式是指语言形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嫁接于不同的场合,导致不同的联想意义产生。如某丰胸保健品的广告词——“做女人挺好”,就是利用同音做意义的联系嫁接,一语双关,让人从“挺好”的一般意义(很好和非常好)联想到该广告的特殊意义。模因的这一次类也属于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双关的实现途径之一。

3.同构异义的嫁接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传播形式是指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是内容变了,被另外的词语所取代。这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模仿具有很多的相同点。该模仿和模因论里所强调的模仿的范畴不同,后者的范畴广。这里的模仿是指处于各种目的,对某个语篇或者是语篇的某些语句从风格上进行拷贝的语言现象。两者相比较,后者只是对内容进行了改变。如腾讯公司和360杀毒软件公司的纷争,一度闹得沸沸扬扬,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有网友整理了一个万能模板:“亲爱的用户: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停止之前,我们决定我们诚恳的向您致歉有幸能陪伴着您成长;未来日子,我们期待与您继续同行!”这一模板是典型的同构异义的嫁接,也是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模仿的主要表现形式。

互文性里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有反语和外指照应,我们在模因的传播方式里没有找到相应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模因的传播方式和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间的比较,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也还是有差异的。比如模因论里的模仿范畴和互文性里的模仿范畴是不同的。我们还发现,互文性还有很多的表现方式,现在还不能够给予一个很明确的分类,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三、结语

模因的主要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模因的基因型传播和模因的表现型传播。模因的表现型传播是相同的信息直接传播和相同的信息异形传播,前者和互文性里的主要表现形式“引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模因的表现型传播是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前两者是可以归到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双关”的范畴之下,即通过谐音和意义实现,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和互文性里的模仿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对互文性的表现形式研究还大有空间,还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目前我们还不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互文性的研究,我们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模因的传播,以便更好地探讨模因的作用。

[1]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1976.

[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4]秦海鹰.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具体应用[J].法国研究,2006(4).

[5]克里斯特娃.符号学、语义分析研究[M].巴黎:Seuil出版社,1969.

[6]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Blackmore.The Meme Machine[M].Oxord:OUP,1999.

HO-05

A

1673-1999(2011)06-0119-02

阮礼斌,男,湖南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外国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唐小芳,女,广西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2010-12-30

猜你喜欢
异义表现型模因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古今异义词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
浅谈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