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概论”课教学中的育人教育渗透

2011-08-15 00:49蒋淑晴
关键词:概论育人特色

蒋淑晴

高校“概论”课教学中的育人教育渗透

蒋淑晴

高校“概论”课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概论”课平台对大学生进行育人教育的渗透,注重不唯上、不唯书的创新精神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格教育,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高校“概论”课;育人教育;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教育内容。

一、创新精神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537江泽民的这个精辟论断表明: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国家和民族。相反,一个充满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国家和民族,未来一定是属于他们的。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他们渴望成长、成人、成才和成功,这就需要不唯上、不唯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概论”课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概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充当学生发展进步的引导者、领路人的重要角色,一定要把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密切结合起来,引领他们成长、成人、成才和成功。

在“概论”课育人教学中,要让大学生懂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值得学习的创新典范。他们从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相信理论禁区,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或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每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始终贯穿着这种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概论”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还要教育他们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创新精神。教师要让大学生深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中国化并且产生重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能以发展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创新品格,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创新精神去激发学生、启迪学生、感召学生和教育学生,对他们进行不唯上、不唯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努力培育和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竞争意识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优良品格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既是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精髓,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理论来自实际,从实际中来的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实际内容。理论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运用理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概论”课的所有内容都围绕国内外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成功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勃勃生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分析和思考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必将会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概论”课教师要通过积极发言、民主讨论等多种形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取得辉煌的胜利。什么时候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或经验化,把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相分离,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遭到重大挫折或失败。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改革开放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不管是学习“概论”课,还是其它课程,不管是学习自然科学理论还是社会科学理论学科,都要在学习中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格。

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课程,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第一原则是政治性原则。“概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邓小平曾坚定地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2]这就决定了“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理直气壮地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让学习理解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光明前景,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3]。

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必须看到,有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前途认识不清,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甚至崇拜西方的社会制度。因此,“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概论”课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理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四分五裂的局面,缔造了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由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师的积极引导会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前途命运的关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历史责任,从而“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1]89-90

坚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的讲话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感受到这些伟大爱国者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和对中华民族的真挚感情。“概论”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毛泽东带领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东方。邓小平带领人民迈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途,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使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中,带领人民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繁荣。胡锦涛带领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奋进,展示了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概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使命感、责任感,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拥有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将会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3-104.

[3]曾毅红.略论教学过程中的政治性与学术性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G640

A

1673-1999(2011)06-0154-02

蒋淑晴(1973-),女,安徽凤阳人,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133)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1-01-0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09sk543)。

猜你喜欢
概论育人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