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军学习型军事人才发展的对策思考

2011-08-15 00:42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我军学习型军事

张 秦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北京 100072)

新时期我军学习型军事人才发展的对策思考

张 秦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北京 100072)

新时期的部队需要新型军事人才,学习型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在人才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意义。信息化时代要求具有高素质、智能型的新型军事人才,相关的应对策略为:树立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对团队成员忠诚度的培养;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等。

新时期;军事人才;学习型军事人才

思路决定出路。聚焦全球化的军事动态,面对世界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地更新与制定适应中国军事特色变革所需要的新时期军事人才发展战略,并在实现我军新世纪跨越式发展中有所作为?已经摆在了部队建设的突出位置。在中国社会,党、政、军无论哪方面的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都是长期而艰巨的建设工程。2003年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因此,本文提出的新时期我军学习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问题,在我军军事人才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意义。

一 学习型军事人才理念的提出

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的11年中,全球经历了几场大的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最近的利比亚军事战争等。纵观战争的发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现代战争中宛如二战时期的“地毯式轰炸”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智能炸弹的出现[1]。尤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作战区域,作战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距离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军又在夏威夷考爱岛的太平洋导弹发射场,向2500英里外的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上的里根试验场成功试射了高超音速武器[2]。同样在2011年,我们也看到了美国试验“即插即战”防空系统的报道:“利用其360度防御能力、先进的MEADS雷达,以及改进型导弹,MEADS的覆盖面积扩大8倍。与此同时,其系统装备大大减少,对已部署人员和设备的要求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了对空运的要求。”[3]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现代的军事战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未来要想打赢战争,赢得胜利,其制高点就在于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1997年,美国国防部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就特别强调:“新型军事人才是军事战略竞争的制高点。”所以,在我军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行跨越式发展、科技强军的今天,提出加强军事学习型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最早见于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核心要义就是:“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造,持续蜕变”、“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以令成员振奋的共同的远大愿景,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在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4]

这些都与军队对新时期新型、复合型人才发展战略的要求相吻合。军事战略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能仅局限在思想政治、文化素质和军事技能的个体性把握上。战争的要素,包含了武器装备、作战人员、作战空间、后勤保障等因素,因此团队必须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战争、战役或训练成效。学习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点就在于以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取代单一、孤立的培养模式。

二 学习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方向

无论是上个世纪的一战、二战,抑或现在、将来的战斗或战役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毋庸质疑的。学习型军事人才除了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责任感以及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技能以外,还应该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更新、协调和整合知识结构与技能,拓展和发掘潜能,凸显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与国际军事强国的接轨,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上,更体现在高素质、智能型的新型军事人才的储备上。我们必须培养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巧于学习的高素质军事人才。这样,使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在组织内部形成多种技能的协调,以及不同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与团队其他成员达成一致,为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一起进步。

(二)具备开放、创新的能力

国际军事风云的变幻,对学习型军事人才的开拓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上,多年来我军提倡的是培养和发挥开拓型、创新型、务实型人才,笔者认为,还应加上一条,即要用开放的心态培养开放型人才。我军实行的人才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基本体现了开放性的要义。如:在确立军事人才发展战略的着眼点上,逐步实现由封闭型育才向开放型育才转变;在制定军事人才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上,逐步实现由只注重“现实型”人才向既重视“现实型”人才又重视“未来型”人才转变;在选拔军事人才的标准上,逐步实现由过去重德轻才、重才轻德和单纯追求文凭等片面性选才标准向德才并重,注重实绩等科学性选才标准转变;在培养军事人才的目标上,逐步实现由被动应付“应急式”向主动出击的“前瞻性”转变。

(三)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现代军事作战的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是一个全员协调过程,不能出半点差错。需要团体人员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够按照职责分工,坚持全程协调。对组织协调难度较大的工作,必须顾全大局、统筹兼顾,以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团体的力量,加大协调力度。如适时召开协调会、碰头会、研讨会等,组织团队人员研究解决办法,并督促抓好落实。军事职业与其他行业人员不同,具有较大特殊性;对个体的要求也与古代战争里单纯匹马的英雄不同,现代战争要求的是全体人员的整体协作。

(四)具备综合研发和管理装备的能力

为更好地服务我军现代化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先进电子信息装备的数字化、综合化、一体化已引入到武器装备体系中来。必须培养一批有高科技、高智能特点的军事人才,这样才能与未来战争的特点相匹配。而军事装备上的管理,也是一项涉及部队建设的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管理质量的高低,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应该大力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要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军事素养,又要搞好技术保障,增强新型装备的综合管理能力,使军兵种在各级各类装备保障上不断得以改进和更新。

三 学习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路径

立足新时期我军的军事变革和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上。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学习外军好的做法,探索新时期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和目标原则。在此,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有别于一般军事人才培养的模型和素质能力之外的学习型人才的培养,探寻学习型军事人才实现的目标。

(一)树立共同奋斗的目标

依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人才的共同目标,既是团队长远和近期的发展目标,也是个体成员实现自己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我们培养的对象,应具有自我超越的境界,应设立与团队一致的清晰目标,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共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才从狭隘的个人利益中解放出来。部队新型人才培养,既要有懂我军各兵种专业的干部,又要有懂专业技术和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对团队成员忠诚度的培养

军事职业是个神圣的职业,职业的价值观决定了个体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的激发。只有团体中每个成员都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发挥各自不同的才能,为所服务的职业作出贡献。如当年“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依靠的就是一批才华横溢、忠于祖国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使他们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不为外部纷繁复杂的世界所利诱。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军队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三)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与我们提倡的学习型人才的培养并不冲突。个体竞争力的凸显和提倡以及竞争力资源的整合,恰恰是为了提升团体组织的总体实力。军队是个大熔炉,士兵来自四面八方,而且兵源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生,来自高等院校的高学历兵源不多。这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的人才培养就得走创新之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培养一流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从而为我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和技术保障人才培养;二是加快军事高科技人才培养;三是创造条件留住高层次人才。

[1]“地毯式轰炸”销声匿迹 智能炸弹成反恐战争杀手锏[N].参考消息,2011-11-20(5).

[2]美军成功试射高超音速武器[N].参考消息,2011-11-20(5).

[3]美国试验“即插即战”的防空系统[N].参考消息,2011-11-20(5).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A Strategic Study on the Learning Personnel Training for PLA in the New Period

ZHANG Qin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and Management,Armoured Force Engineering Institute,Beijing 100072,China)

Given the demand for military personnel of a new type in the army of the new period,the study-oriented militar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ts team building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rategy of personnel cultivation.In view of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nd intelligent military personnel of a new type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on goal,the strengthened cultivation of the loyalty of team memb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competiveness of military personnel,etc.

The new period;Military personnel;Study-oriented military personnel

E251.3

A

1009-9743(2011)04-0148-03

2011-12-12

张秦(1981-),女,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装备保障与指挥。

(责任编辑:张玉秀)

猜你喜欢
我军学习型军事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