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

2011-08-15 00:47湖北工业大学谢青云
湖北农机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朝向铺设建筑节能

湖北工业大学 谢青云

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 谢青云

随着能源不合理使用,人们逐步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在当今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全球性气候变暖等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已经将节能减排,可再生资源利用,新能源开发等一系列举措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而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建筑节能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高建筑的节能标准来逐步实现的。建筑节能的目标是一个浮动的数值,通常为节能30%~85%。它以最小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满足人们对舒适的居住和活动空间的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h等。

随着我国供热体制改革的深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在有关文本中必须明示房屋的热工性能指标和能耗指标;另外,房屋热质量的概念逐步进入普通用户的观念中,并且房屋的能耗状况和热舒适性直接影响住户的居住质量和资金支出;再者,有关供热质量的投诉2011年来呈上升趋势,供热方和住户各执一词时,需要第三方出具专业的检测结论。为此,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在建筑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管网、热用户等几部分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为使热生产、输送、分配及使用都处于有序的状态,则需要在其各个环节进行节能,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室外供暖管网的铺设和保温在整个供热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保证供暖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暖的供暖回水管道从锅炉房通往各个供暖建筑的室外管道,通常都埋设在通行式、半通行式或不通行式的管沟内,有些也直接埋设于土层或露在室外空气中。室外供热管网的铺设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且协调。具体可能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实现。

(1)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

(2)管网尽可能做到线路短且直。

(3)管网的铺设应尽可能使施工方便,减小工程波及的范围。

(4)在保证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且维修简便的情况下,应节约用地。

(5)在对现有供暖管网进行改建或扩建时,应尽可能地做到新设计的管网线不会影响原有管道的正常运行。

(6)在设计管道线路时,管道应沿道路铺设,尽量避免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扩建的预留地段。

(7)管线应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应适当的注意整齐美观。

(8)街区或小区干线一般应铺设在道路路面以外,在城市规划部门同意下可将热网管道铺设在道路下面。

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是节能建筑布置中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我国地区的气候大致分为5个气候区域,总体来说采用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的建筑物与东西朝向的建筑相比更符合节能设计的理念,同时,南北朝向也是最为适合居住的朝向。我国古代的风水学里讲究的“坐南朝北”,这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千年来对自身居住环境舒适性的一个总结。不过,南北朝向并不是所有建筑都必须遵循的法则,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分析该地块的地理纬度、地段环境、各季节主导风向、冬夏季的太阳轨迹、周围邻近建筑的布局和高度等因素,最终才能决定建筑物的朝向问题。

建筑物有三大围护部: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墙体和屋面,其中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热工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节能建筑时,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必须限制窗墙面积。⑴严格控制窗墙面积比。⑵提高窗户的气密性。⑶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⑷提高窗户的隔热性能。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人们在屋顶保温层设计上开始推行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比屋顶保温层有着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加上现代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大部分采用平屋顶结构,这就为屋顶绿化提供了可能。屋顶绿化不仅还原建筑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增加城市中的绿化面积,提高生活的舒适度,而且对有利于建筑室内空间物理环境、周边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充分利用建筑屋顶进行绿化有利于建筑节能,对节约能源、减少全球的温室效应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许志中,曹双梅,郭红.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发展前景探讨[J],工业建筑,2004,(04).

[2]叶健安.浅谈如何实现我国建筑节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3]张会平,王小召.建筑节能及建筑节能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04).

2011-07-16)

猜你喜欢
朝向铺设建筑节能
朝向马头的方向
朝向马头的方向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乌龟快跑
隆力奇 铺设全球发展之路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朝向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