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域地震预报的现状与对策

2011-08-15 00:48南阳市地震工程测试评价中心
河南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前兆观测区域

南阳市地震工程测试评价中心 王 静

小区域地震预报的现状与对策

南阳市地震工程测试评价中心 王 静

地震预报,是指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作出预报。地震预报是具有区域性的。目前,小区域的地震预报仍停留在依靠对时空域残缺信息的不完全归纳和与以往某些震例(模式)作类比为基础的经验性加思辨性预报水平,是对小概率事件的不确定预测,总体来说,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

一、小区域地震预报的现状及特点

1.地震分析依赖软件系统,分析人员或看图或凭经验说话。“九五”地震科技攻关软件成果在各地推广应用后,地震分析的图件和报告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一方面,有的分析人员没有掌握必要的数理知识,仅会或不会使用现成的推广软件,对一些测震学指标理解不深;另一方面,有的预报人员标新立异,采用的分析方法没有应用价值,利用软件计算绘制的预报指标,没有一种方法被真正证明是可行的,以此指标分析得出的结论多经不起推敲和检验,也难以支持报告的最终结论。而“九五”软件成果在“十五”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相反,因其在地震预报中预报效能不高、实践意义不大进而引起人们的质疑。

2.地震监测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利用效率不高。科学家们对地震前兆的科学内涵、前兆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前兆的成因等都有着不同看法,因而对前兆判别也有不同的标准和意见。我们对前兆资料的处理目前能借助计算机进行多方法的异常提取和分析。但前兆资料的异常判别却存在很大争议,异常也多限于震后的震例总结。“十五”期间,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震监测项目的数字化改造,有效地提高了地震监测和速报能力。但实践证明,数字化观测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偏差,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改造。总之,无论采用何种观测方式,观测质量是第一位的,否则得出的地震预报结论没有任何意义。

3.小区域地震预报的历史地震不完全性。测震指标异常的计算和分析依赖于历史地震,而各地地震监测水平不均衡,监测不完全,震级确定受制于人。如南阳市有很多有感小震在国家局认定的地震目录中并不存在。2000年,南阳内乡县发生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6度,死1人,房屋裂缝很多,经济上也遭受很大损失。但其震级引用却有不同,与我们毗邻的湖北省和陕西省等地就出现4.9级和5.1级2个级别,而我们采用的是河南省认定的4.7级。试想,以此不确定的震级数据,计算推理出的结论怎能让人信服?

4.群测群防工作与地震预报管理脱节。我国较成功的地震预报都是借助于震前前兆异常得出的有效预报,甚至有专家称,不要迷信仪器,科学的地震决策关键在于地震前1~2天的前兆收集与决策。目前,群测群防工作在省级地震部门归在应急工作体系中,其网络建设和资料利用没有形成一套严整的工作体系,没有科学、合理、统一的规划管理,也没有对数据采集和整理进行有效管理。各地凭当地实际建立的群测点,观测到的数据因得不到上级的认可和利用而自生自灭,在地震分析预报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省级地震部门地震预报重微观观测和数字观测,对宏观异常缺少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和指导。

5.地震预报管理有待于落实和改进。地震预报是人类面临的最古老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地震自然灾害也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公敌,有的行政领导为了争功或推诿责任,常拉“有震”警报,使地震预测失去了社会公信力。有些小区域地震工作机构,受部门发展的需求,借当前地震预报不过关的幌子,提供虚假信息以争得部门发展机遇,影响了地震部门的形象。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地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力度不一样,小区域地震预测发展很不平衡,对地震的科学研究投入更少,并且受市场观念的影响,有坐等共享地震信息资源的倾向。

二、做好小区域地震预报的建议

1.调整小区域地震预报的工作重点。地震预报主要受制于时空信息不足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理论模型不能与观测数据密切结合)两个瓶颈。而小区域地震部门大多不具备突破这两个瓶颈的研究能力和经费投入力度。因此,应明确由国家有关部门发展和引进先进的技术方法,收集资料,提出科学含量高的长期或中长期的强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估成果。而小区域地震预报主要在于实施强化观测,宣传地震预报的现状和有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预报工作、支持地震预报工作,有效实施震情短临工作和临震预报,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对地震预报可能性的猜想上。

2.小区域地震工作部门要立足实际,树立科学的工作思路。目前,世界地震预报也仅限于强烈地震的预报,而小区域地震预报下调预报震级的工作目标(把4.7级地震也列为研究的目标),以宣传地震预测的可能性和准确性,无疑是画地为牢,徒增工作难度。小区域地震工作部门要敢于正视地震预报的现状,不做无功之劳,要珍惜社会的信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放在有减灾实效的工作上。

3.小区域地震工作重在前兆观测和质量管理工作。多年的预报实践已证明,地震前兆是相对最有预报效能的手段。小区域地震预报工作的重点在于前兆台网建设的科学性和质量管理上,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区域前兆台网建设的投入,根据地震防御重点的不同,有选择地建立不同区域的地震监测网络,以加强地震短临预报和震情跟踪工作。

4.努力提高小区域地震预报人员的素质。前兆异常信息的识别、提取、处理,异常与地震关系的分析等,是一项复杂的科研工作。地震分析人员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地震知识,不能把握地震科研前瞻性,就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有效的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地震预报的水平也不可能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地震预报人员要努力学习相关的防震减灾知识,拓宽知识面,放开视野,创造性地开展地震预报工作。

猜你喜欢
前兆观测区域
分割区域
哪些现象是地震前兆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右肝区不适或疼痛是肝癌表现的前兆吗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
全国前兆台网“九五”系统台站接入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