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需求 着力打造功能强大的远程教育平台

2011-08-15 00:52张海鹏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远程教学界面教学活动

张海鹏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8)

基于远程教学平台的网上教学是现代远程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种教学组织模式。电大系统现有的远程教学平台是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教学需要而诞生的。近十年来,这一平台为试点工作的实施和试点结束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毋容讳言,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网上教学的广泛深入发展,现有平台的局限越来越明显,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广大学员和教师的教学需要。现实需要呼唤我们尽快开发新一代的远程教学物理平台,为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一、现有平台的局限和存在问题

电大系统现有的远程教学平台,在近十年的应用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局限。

第一,各级平台都必须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维护,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四级平台分列,无法实现数据互通,基层办学单位无法对学员的网上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中央电大、省校无法即时全面了解基层网上教学的基本信息,难于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

第二,现有平台系统中,在中央电大、省校和分校等三级平台上都设置了用于开展交互教学活动的课程论坛和专业公共论坛,各层级教师均可在相应平台上与学员实现互动。对同一门课程各地电大都要安排专门教师开辟自己的课程论坛,这些论坛各自独立,无法实现不同地域学员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既影响了交互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也给电大系统本已薄弱的师资力量造成了相当大的耗散。

第三,现有远程教学平台只能供学员浏览资源和参与网上交互教学活动之用。学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获得的有关教学活动安排、通知、基层办学单位发布的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等都无法从现有平台获得,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四,现有平台无法营造远程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利于学员的身心发育和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员的全面发展。现有平台只具有单一的有限的教学功能,学员进入其间,不能像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校园那样感受到浓郁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他们看不到林立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看不到平日所敬仰的专家、教授,看不到那些和自己年龄相仿,青春勃发意趣相投的同学,看不到读报栏,也没有体育场。如此等等,我们学员面对的只能是电脑屏幕,只能是呆板、单调的远程教学平台界面。可以想见,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难免患有营养不良的病症,学员的基本素养和普通高等学校校园里走出来的人才相比,难免会有一些的缺憾。

第五,现有平台的服务功能还有许多空白。譬如,学员的考试成绩还不能通过平台来查询;基于平台的课程形成性考核以及期末考核至今仍还缺如;平台上还没有开辟供广大学员和教师用以展示自我的博客、微博园地。

第六,现有平台还无法承担实时的远程播课,也无法作为电大系统召开视频会议的重要平台。

正因为以上缺陷和问题的存在,现有的远程教学平台越来越成为电大系统远程教育发展的桎梏。在“十二·五”期间,电大系统要把现代远程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广大学员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就必须下定决心开发新一代功能多样的远程物理平台。

二、关于新型远程教育平台的设想

平台设计开发的基本设想:平台的建设要放在打造一个与现代远程开放大学这个名号相匹配的功能完善开放性的远程教育大平台的高度。这个物理意义的平台不能仅仅定位于教学平台,它应该是一个兼具教学、管理、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性的远程教育大平台。它既是广大学员、教师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的场所,又具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服务功能,还应担负营造新型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社区,创建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任。

平台设计开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必须与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学校定位相适应;第二条,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腾讯即时通讯系统、金虎远程教学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的成功经验,大力拓展平台的功能;第三条,以实现教学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以实现其他功能为辅;第四条,以面向学生服务为主,兼顾其他主体为辅;第五条,破除封闭保守,破除电大系统内部的四级阻隔,破除电大系统内部不同省份、不同地域分校之间相互封闭,实现电大系统内部的大开放、全面开放。

三、进行平台的功能设计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关于课程学习资源博览园地

1.定位:课程学习资源博览园地是学员通过浏览各类网上学习资源开展网上个别化自主学习活动的模块单元,也是远程教学平台的一个核心模块。

2.为了使得课程界面简洁明快,以便于学员浏览,可将现有远程教学平台上课程界面中的课程说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考核说明等归并为一个“课程教学文件”模块,并在其中增加课程实践方案。

3.模块:“我的课程”界面应设置课程教学文件、课程辅导、课程作业、自我测试、音像课堂等模块。有课程实验的课程还可以设置用于进行虚拟课程实验的课程实验台模块。除此之外,中央电大的主持教师可根据需要在统设课程中增设一定数量的模块,省校课程责任教师可根据需要在省开课程中增设一定数量的模块。

4.资源:音像课堂模块中可包含课程资源中除文本资源之外的其他所有类型的资源,如网络课件、IP课件、录像、录音等。

(二)关于互动社区

1.定位:互动社区是电大系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课程和专业为单元实现答疑解惑、互助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之间以课程和专业为单元开展教学研讨和专业交流活动的平台;同时,互动社区也是全国电大系统的所有地域、所有参与主体之间开展交流,进行社交活动的平台;也是各类主体进行即时通讯、即时文件传输的重要渠道,是电大系统开展视频会议的重要平台。

2.借助于“群”的概念,参与者可以设置不同层级的班级 (集合),以满足课程答疑解惑、小组学习、教学讨论、社交等的不同需要。参与者亦可自由地选择组群,形成特定的互动交流社区。

3.互动社区必须能够提供强大的技术工具支持 (如可绘图,可运用数学公式,可传输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文件)。

4.互动社区除可通过传统的文字交流之外,还可通过语音、视频等形式交流。

5.互动社区与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在互动社区的醒目位置要设置进入其他单元模块(如个人邮箱、学习资源浏览模块、个人空间、博客等)的标志热键。

6.进行班级管理、发布班级教学安排等的日常信息、通知等。

(三)面向基层办学单位教学管理服务的功能设计

基层办学单位是电大这个大系统的细胞,也是面向广大学员的窗户。在全国电大系统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基层办学单位承担着大量琐细而繁杂的管理任务。如何提高基层办学单位的管理效率,将基层管理者和领导者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在进行新平台的管理服务功能设计时,应把满足基层办学单位教学管理的需要作为重点来考虑。如果能够把专业管理、课程管理、课程注册、教材管理、实践环节管理、形成性考核管理、毕业管理等大量的管理工作放到平台上去完成,并使基层管理人员能够借助于平台便捷地与学员进行交流,那么基层管理者将得以解放,整个电大系统的管理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广大学员也将因为便捷优质的管理服务而获益多多。

(四)关于平台的身份管理的问题

1.实行实名制,并有限度地开放。不同类别主体的身份区分和认证 (如学生、各层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领导层)。

2.不同类别主体在进入平台后应有不同的主界面 (如学生主界面、教师主界面、班主任主界面等)。各主界面应充分考虑相应主体的特点和个性化的需求。如学生界面应包含我的专业、我的课程、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个人空间、我的邮箱等。不同层级的教师因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其登陆之后所进入的主界面也应相应不同。譬如省校一级的课程责任教师,其主界面应有我的课程、我的学生、我的同事、我的邮箱、我的教研室等等。

(五)关于平台运行的基本统计数据

1.为便于对网上教学活动以及其他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平台应当具有较为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能使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时方便地获取相关的网上教学活动数据。

2.平台应能够根据需要统计任意设定时段的相关网上教学活动数据。

3.平台应具有在某一段时间内,对某一特定群体的某一类别网上教学活动按照某一指标参数进行统计排行的功能,并将该排行在主界面的显著位置浮悬。如可将最近一个月内某一分校的全体学员的在线时间、点击浏览资源的次数或者发帖数量等进行排行,并在主界面进行发布。

4.为了能够在某一层级或者对某一范围内的教学单位进行网上教学工作的量化考评监控,该平台能够以若干主要的网上教学数据作为依据建立简便的考评指标体系。

5.应有平台数据的备份以防止应系统崩溃或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数据缺失。

(六)要处理好与手机的衔接问题

由于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和近乎海量的信息资源,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族,已经难得有较长的时间身心宁静地坐在书桌前或者电脑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碎片化生活与学习时间。手机上网是未来碎片化社会生活中的必然趋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新平台的设计研发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妥善处理好与手机的衔接问题,力求使学员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1]孙耀庭.移动学习和移动服务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8).

[2]袁松鹤,等.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9).

[3]吕瑶.新一代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展望[J].中国远程教育,2010,(7).

[4]孙福万.短信、即时通讯、微博和碎片时代的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10,(8).

猜你喜欢
远程教学界面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远程教学督导的思考与启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对截止日期更通融些”:教师们从上轮远程教学中学到了什么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2+1”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远程教学方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