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致剥脱性皮炎一例

2011-08-15 00:47张春晓刘世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静点呋辛钠性皮炎

张春晓,刘世刚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73岁,2010年3月18日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坠积性肺炎收入院。既往无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过敏史,有“银屑病”史4年。入院查体:T 36.0℃,P 90次/min,R 22次/min,BP 141/83mmHg。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腹查体无异常。入院后静点营养脑神经药物的同时静点头孢呋辛钠1.5g,1次/12h。患者于第5日在静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过程中出现发热,体温达39.0℃,呼吸困难,皮肤痒感,皮温高,考虑为头孢呋辛钠过敏,立即停用。给予地塞米松、非那根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口服氯雷他啶、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发热、呼吸困难症状好转,躯干、四肢出现密集针头样、粟米大小红斑丘疹,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皮肤科会诊考虑为过敏性皮炎,建议外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入凡士林中皮肤涂抹,5d后患者周身充血性皮疹基本消退,出现周身皮肤脱皮,皮肤科再次会诊后考虑为剥脱性皮炎,仍应用上述药物,第10天全身皮肤无红疹及皮肤剥脱,好转出院。

2 讨论

头孢呋辛钠是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有较好的耐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性能,由于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对革兰氏阴性菌强大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重症感染,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皮肤瘙痒,注射部位静脉炎,剥脱性皮炎等;消化道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消化道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双硫仑反应。

本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红斑、剥脱性皮炎,停用上述药物症状消失。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是:(1)患者自身的过敏体质;(2)该类药物作为一种半抗原,进入体内与蛋白质合成全抗原所致。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应及时停用相关可能药物,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过敏治疗,及时处理相关系统并发症。

猜你喜欢
静点呋辛钠性皮炎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头孢呋辛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痒,痒,痒——说说异位性皮炎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肺气肿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闹”中取静点差法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参麦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注射液静点防治化疗中白细胞减少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