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思考*

2011-08-15 00:49胡顺荣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木本油料顺昌县患子

胡顺荣

木本油料是我国油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必需品和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顺昌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中国油茶之乡”、和“中国无患子之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乡土木本油料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具有木本油料植物生长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当前人口不断增长、油料需求不断加大、耕地逐年减少、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对于促进山区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油安全、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顺昌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1.1 栽培历史及现状

顺昌县人工种植培育的乡土木本油料植物有油茶、油桐(三年桐与千年桐)、山苍子、无患子等,特别是油茶和无患子的发展潜力巨大。据《顺昌县志》记载[1],解放前顺昌县农民就有种植油茶、油桐等习惯,并积累了丰富的培育经验。解放后油茶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1971年以前,顺昌县油茶面积1 020 hm2。1972年初,县政府根据当时食油紧缺的情况,提出“向荒山要油,要实现每个农业人口种一亩油茶”的号召,发动群众大种油茶林,当年就完成油茶造林1 000 hm2,以后10 a油茶面积发展迅速,产量稳步上升,1985年油茶面积达到 6667 hm2,占当时全县经济林面积的59%,成为农民家庭食用油的主要来源。1990年代后由于经济林产业结构调整,顺昌县油茶等木本油料林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加上树龄老化、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差、精加工能力缺乏等原因,致使大部分木本油料林失管抛荒、产量锐减,油茶等油料林一直处于粗放经营、效益不高的状态,未能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根据顺昌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到2005年顺昌县油茶等木本油料林保存面积仅1 850 hm2,主要分布在埔上、大干、元坑、郑坊、洋口、岚下、高阳等 11个乡镇,其中面积在200 hm2以上乡镇有埔上、岚下、洋口、高阳四个乡镇,其它乡镇均有少量分布[2]。

近几年,随着生物产业成为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顺昌县制定了油茶、无患子等乡土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鼓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的管理技术,把发展油茶、无患子等乡土木本油料产业作为加快全县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奔小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2004年开始,油茶优选了18个乡土优良品种进行挂牌保护观察,从湖南、江西等地引进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43个,建立栽培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对比试种、观察、研究,从中优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和最佳搭配组合,并建立了10 hm2品种试验示范园。2007~2011年的油茶、无患子等乡土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达 3 365 hm2,全县木本油料产业呈现出新的快速发展态势。

1.2 加工情况

早期顺昌县油茶、油桐、山苍子加工处于低水平粗加工阶段,油茶加工以农村小作坊压榨方式制取油茶原油,茶油质量差、产品单一,茶枯主要用作农药和肥料,没有精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近几年,这种状况有所好转,在不断创新油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还计划开发茶皂素、蛋白饲料添加剂等系列产品。有的山茶油已获绿色食品认证,被评为“福建优质安全农产品重点推荐品牌”、“中国山茶油绿色环保十佳放心品牌”,逐步成为全国专业生产山茶油的骨干企业。有的企业具备从无患子选种育苗到规范化的种植管护、从无患子皂苷的提取到各类日化用品的研制、从无患子核仁的榨油到生物柴油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标志着顺昌县发展无患子等生物质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开始。

2 存在问题

2.1 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

木本油料大多数属家庭分散经营,许多农户由于受资金、技术、劳力等限制,经营管理粗放,只重采收、不重管理,投入较少、单产较低,如油茶一般产茶油仅22.5~37.5 kg·hm-2。对油桐、山苍子等的管理更加粗放,目前基本上还没有效益。

2.2 投入严重不足,种植规模尚小

顺昌地处闽北山区,经济基础薄弱,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投入主要靠国家和省扶持,地方投入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的资金有限。尽管顺昌县十分适合乡土木本油料的栽培发展,但目前发展面积还不多。品种、土地、气候等潜力还未挖掘出来,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建设速度缓慢、建设质量不高。

2.3 产品加工单一,综合利用率低

长期以来,顺昌县茶油加工处于低水平的粗加工阶段,民间油茶加工多采用传统的液压式土榨,加工能力弱,出油率只有22%左右,浪费大,产出低;生产的油茶品质低,价格不高;油茶生产下脚料的综合利用还是空白,茶壳在农村主要当作薪柴使用,茶枯主要用于农药和作肥料[2]。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尚未建油桐、山苍子、无患子加工企业,林农担心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卖不掉,对发展木本油料缺乏信心。

2.4 良种基地建设滞后,良种推广力度不够

虽已开始建立了一些油茶、无患子良种基地,但还未全部投产。油桐、山苍子还未建设良种基地。良种基地建设滞后,对顺昌县发展木本油料影响较大、特别是以后的影响将会很大。

2.5 科技支撑力弱,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顺昌县木本油料发展很快,但技术推广的力度较小,农民对嫁接育苗、栽培技术、集约经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还较缺乏,林农对加强科技培训的愿望强烈。

3 优势和潜力

3.1 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空间较大

顺昌县地形地貌属福建省西北山地丘陵区,地貌类型以低山、高丘为主,土壤肥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嗳湿润、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宜油茶、油桐、无患子等木本油料树种生长。土地总面积20万hm2,其中林业用地16.87万 hm2,大量的“四旁”空地、疏林地、灌木林、次生低产林地和无林地可发展种植木本油料。目前顺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通过改革,林农将会深入挖掘林地潜力,在适宜的地方大力发展木本油料。

3.2 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成熟

顺昌县有种植油茶、油桐等乡土木本油料植物的习惯,利用油茶、油桐、山苍子榨油历史悠久。林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引进、推广了油茶嫁接技术,油茶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以油茶育苗技术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措施的普及、推广和林地效益的不断提高,为大面积栽培油茶提供了保障。

3.3 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油茶的果实和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保健作用。油茶与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相比,不仅色清味香,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都很高,食用后易被消化吸收,且不易转化为脂肪,长期食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属高级食用油。此外,我国的植物油进口量达60%左右。为了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全世界都在研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其中无患子是制造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人们对木本油料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3.4 各级政府重视,投入不断增加

2006年11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油茶产业化水平。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9月11日在湖南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1号文件强调:“要尽快制定实施全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适宜地区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确定了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以此为契机,顺昌县及时制定了油茶和无患子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油茶和无患子木本油料产业。

4 对策措施

4.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顺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地区,域内工业基础薄弱,林业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经济结构单一。但土地特别是林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发展木本油料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站在确保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充分提高对抓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以搞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4.2 科学规划布局,避免盲目发展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是做大做强木本油料产业的重要基础。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应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原则,科学制定木本油料发展规划。各乡镇要围绕全县规划布局,落实造林地块,认真做好年度施工作业设计,做到适地适树,避免盲目发展。

4.3 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种植规模

加快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是解决目前木本油料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各级造林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快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步伐。应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由龙头企业带动木本油料林种植专业户的发展,以点带面,提高农民营造木本油料林的积极性,扩大种植规模。只有突破了木本油料资源不足的瓶颈,顺昌县木本油料生物产业才能真正迎来春天,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开发格局。

4.4 建设良种基地,发展优良品种

良种是木本油料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建立木本油料良种基地,培育足够的良种苗木,实现良种栽培,是决定顺昌县木本油料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目前顺昌县已建立油茶采穗圃12 hm2,已投产。无患子良种基地已开始建设,但进展较慢。油茶、无患子是顺昌县的主要木本油料,要尽快、下大力气、采取超常规措施建设,实现全县油茶、无患子良种化栽培,为形成优势产业创造条件。

4.5 实行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木本油料林能否优质、丰产、高效,与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密切相关。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应根据栽植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和不同品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实行标准化栽培、集约化经营,才能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应在采种、育苗、整地、栽培、护育、施肥、摘果等各个环节采取先进、成熟的技术,做到种苗良种标准化、种植管理标准化,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4.6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要加大嫁接、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采收、加工等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培养一大批技术骨干的同时,把栽培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目前特别要加大木本油料树种集约化经营的培训力度,使群众都能掌握丰产、高产栽培技术,对木本油料树种进行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速度,提高木本油料栽培的效益。加强科技培训,对加快顺昌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7 培植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

大力培植木本油料收购、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特别是要优先培育有能力开展深加工、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以起到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的作用,对农户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一些科技型企业,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培植,促使企业做强做大。

4.8 组建产业协会,构建交流平台

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成立木本油料产业协会十分必要。充分发挥协会在的木本油料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协会,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推广新技术、开展技能培训、制定行业标准、保护林农合法权益等,解决好农户组织化程度低、茶油商品率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真正发挥其“上联政府、下贴农户、前接市场、后承基地”的作用。

[1] 顺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顺昌县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8

[2] 吴冬生.顺昌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9,(2):92-94.

猜你喜欢
木本油料顺昌县患子
无患子和川滇无患子嫩枝扦插比较研究
无患子:神巫和道士的驱邪法器
衢江区成立木本油料产业协会
无患子实生苗苗期生长动态研究
无患子皂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湖南省林科院“南方木本油料利用科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通过审批
顺昌县:深入开展2017年水产品快速检测工作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木本油料家族再添新成员
水稻收获季农民秋收忙
顺昌县局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渔船防汛抗洪工作保障渔船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