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

2011-08-15 00:42张洪斌周丽丽
山东水利 2011年1期
关键词:博兴县重点县小农

张洪斌,周丽丽

(博兴县水务局,山东 博兴 256500)

博兴县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地处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接合部,是著名的打渔张引黄灌区和胶东调水工程渠首所在地。全县辖9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48个行政村,48.5万人口,总面积为900.7km2,耕地面积5.4万hm2。博兴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全县骨干水利工程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灌溉保证体系、蓄水工程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和水生态环境体系。博兴县拥有各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1万多处(座)。在全县骨干工程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小型灌排渠道、小型灌溉泵站、小型引水闸、小型排涝涵闸等“小农水”,作为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却因长期投入不足,出现了“上游(渠首)水漂漂,下游(田里)无水浇”的窘境,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2009年,博兴县被确定为第一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建设重点县”。为抓好重点县项目建设,博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发展思路,以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为目标,突出工程建设这一重点,突破管理与改革这一难点,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 小农水建设工作经验

1.1 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博兴县2009年度及省财政新增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主要包括:引黄自流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2533hm2,引黄提河灌区末级渠系改造200hm2,引黄井灌补源区高效节水示范灌溉工程733hm2,建设墒情雨情测报站2处,新建排涝涵闸25座,新打配套机井120眼,维修改造机井110眼,工程总投资3247万元。博兴县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县长亲任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博兴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博兴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考核办法》等文件,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到财政扶持都做了明确规定,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和社会各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为把项目建设成为农民用得上、用得好、用的久的精品工程,博兴县坚持规划先行,走集中连片建设的路子。针对小农水工程面广量大的特点,充分结合当地群众的意愿,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聘请专家做技术顾问,组织项目所在镇村负责人先后到省内先进县区参观学习,并举办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与改革专题培训班,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方案。按照引黄自流灌区、引黄提河灌区、引黄井灌补源区等不同的灌溉模式,分别确定了以渠道防渗、地埋混凝土输水管、低压管道输水为主的节水配套形式。在渠道衬砌形式和渠系布置上,进行合理筛选,优化布局:既有梯形断面,也有U型断面;既考虑渠路布置,又兼顾耕种习惯。确保工程建成后,群众用得上,用得好。

1.2 加强管理,严格实施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是打造精品工程的关键。在项目建设管理中,严格按照国家及省财政、水利部门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制”管理,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所有工程项目均公开招投标,优先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所需低压管道管材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采购。委托滨州市水利建设监理中心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理。建立了调度会和施工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项目顺利开展。项目建设与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行业技术标准,严把质量关,处处体现精品意识,努力做到设计精细,质量优良。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面临时间短、冬季施工和春灌引水等多重矛盾。为此,博兴县制定了温室大棚预制施工、交叉施工等施工方式,做到了工程建设与引水灌溉两不误。

1.3 以科技为支撑,探索新技术应用

项目实施中,博兴县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提高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引黄自流灌区建设了水泥固化土实验段,提河灌区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凝土管道输水示范区,井灌补源区使用了机井灌溉射频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并安装了2套墒情雨情自动测报系统,配套完善的测水量水工程设施。

1.4 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为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县财政局专门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为规范资金使用提供了依据。本期工程所需的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50万元、镇级财政配套50万元、农民“一事一议”自筹247万元全部及时到位,资金使用管理实行提款报账制。全部项目资金使用规范,专款专用,无滞留、挤占、截留、挪用等违规现象。同时,财政部门搭建了资金整合平台,在不改变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小农水的专项资金和国土整治、农业开发、现代农业标准良田建设等项目资金进行捆绑整合,2009年,博兴县小农水建设整合资金达到2117万元。

1.5 坚持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推动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博兴县把坚持舆论宣传作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每个项目区建立了项目公示牌,公示项目建设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征求群众意见,有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小农水项目建设期间,共编辑小农水建设专题简报10期。通过山东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全县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项目区政府支持,受益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建设氛围。

国家水利部、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和市县两级的主要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督导,对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小农水项目的实施,并对项目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2 小农水建设管理举措

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改革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像骨干水利工程一样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历来是管理工作的难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博兴县坚持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相结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改革。按照出台的《博兴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改革,大力推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在抓好项目实施的同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划分管理单元,按照引黄灌区、提河灌区、井灌区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用水管理模式。引黄自流灌区一般以支渠、斗渠为单元组建用水协会,引黄提河灌区以扬水站为单元组建协会;井灌区以机井为单位组建用水小组、以村组建用水协会,确保工程建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其中店子镇利民用水协会是博兴县井灌区成立的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其原有的联户打井、自我管理的模式已经运行多年,已具有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雏形,通过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形式对其进一步地规范管理,在井灌区起到了良好的模范示范带动作用。吕艺镇农民用水协会组织按照镇协会+支渠分会+用水小组的形式组建,全镇成立惠益方农民用水协会,协调全镇用水工作。湖滨镇姜韩村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下属4座扬水站、防渗渠道等工程设施,引导会员科学灌溉、节水灌溉,降低了农业灌溉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2.2 协会管理模式取得新突破

在协会组建与运作中,坚持让协会唱主角。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充分听取协会意见,让协会代表参与项目监督管理。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权、使用权,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形成了良性的工程管护机制。

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博兴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3 小农水建设成效

3.1 农业效益显著

“激活”小农水,丰收“粮袋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后,工程面貌大大改观,从根本上改变了项目区的用水条件,大大提高全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博兴县2009年度小农水项目建设完成后,改善灌溉面积3467hm2,年新增节约用水520万m3,节约土地60.7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20万kg,年新增经济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48元。

在2010年春灌用水中,已经完成的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中店子镇高效节水示范灌溉工程建设PVC管道埋设过程中以及完成后,项目区群众已普遍灌溉小麦2遍,节水效果明显,省工省力效益显著,受到项目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3.2 经济效益明显

湖滨镇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区,在姜韩用水户协会运行管理下,项目区受益群众在春灌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小农水工程带来的实惠。4个扬水站隶属4个用水小组,分别负责输水渠道建筑物以及用水的统一管理,打破了原先家家户户单独提水灌溉的历史,实现了全部自流灌溉到田间,每公顷灌溉成本由原来的525元减到现在的每公顷195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打渔张灌区二干四支渠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外的纯化镇袁家村也受到了益处,今年春灌实现了近30年来首次自流灌溉到田间。

3.3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项目实施中,博兴县还高度注重水工程的环境文明,把水利工程当成田间风光的一部分,成为环境中创造新亮点的媒介,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博兴县重点县小农
“弱有所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基于博兴县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探索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中国小农家庭的未来:兴起抑或衰微?——兼评《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阅读让我收获太空梦想
绕晕爸爸,我最强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滨州市博兴县某窑坑积存废水网络舆情案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洪江市小农水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