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世界

2011-08-18 01:18马莅骊
新民周刊 2011年33期
关键词:阿莉龙猫沃什

马莅骊

波兰诗人米沃什曾说:“看不见的事物决定了你对世界的看法,你的世界可以是家园、炼狱或战场。没有人生活在所谓的客观世界,我们的世界只是一个经过想象过滤的世界。”即使在90岁高龄时,他仍然凭着自己强大的想象力坚持写作到深夜。米沃什的想象力来自基督,而这种宗教想象力,在他看来,正是构成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的力量。

与米沃什一样,宫崎骏也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求一种方式、一种语言来形容这个世界”。而这种方式正是那些色彩斑斓、细节曼妙、充满了童真与幻想的动画片。

由宫崎骏编剧、米林宏昌导演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艾蒂》,在很多方面都让人想到宫老22年前的旧作《龙猫》。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乡下,《龙猫》的主人公是11岁的姐姐小月和4岁的妹妹小梅(其实按照宫老的最初构思是一个小女孩,后来才被拆分成了两个角色);《借东西的小人阿莉艾蒂》的男主角是到姨婆家养病的男孩翔。机缘巧合,那对姊妹和翔都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世界。

然而,两部动画却给了我们两个几乎相反的故事。《龙猫》的灵感来自宫崎骏少时在家乡听说的传奇: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普通人是看不到它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它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它们奔跑的声音”。故事的基调正是孩子们的纯真与无邪,是他们与龙猫一起的欢乐与奔跑。生活在隐形世界里的龙猫们好似大自然的守护神,又是小月和小梅们的安慰。——我喜欢这种温柔又有力量的想象,这种想象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了满有盼望的“家园”。

在另一个故事里,拇指姑娘阿莉艾蒂的出场一开始就充满了紧张气氛,她从小生活在父母“人类(小孩子)有时候是很残忍的”教导里——这种教导折射出作为寄居者的小人们对于人类的恐慌性想象,而这种想象则把小人们的生活变成了“战场”。

人们总是在相互误解中,这种想象只是部分性正确:那个叫阿莉艾蒂惊叹不已的玩偶屋,其实是翔的曾祖一代就为小人们所预备下的礼物;翔不顾一切地拆毁阿莉艾蒂家的厨房,只是为了把那个更精美的玩偶厨房给他们……

可是,电影到这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就在人们以为有一天误会会解开、关系会建立、阿莉艾蒂一家人会住进那个玩偶屋里时,佣人阿春却出来搅了局。虽然我不太明白一个女佣为何能有这样的力量,迫使阿莉艾蒂一家人连夜迁徙。也许,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成全电影的主题:从翔和阿莉艾蒂在草地上的一席谈话中,似已表明这个故事是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物种消失的隐喻,而本该作为守护者的人类却没能承担起这个责任(翔的身份是一个垂死的病人,这一点或许就预示了保护者的无能)。

这种隐喻手法早已偏离了宫老的一贯风格,更何况我们还在阿莉艾蒂的小靴子上发现了那种属于功夫电影里打女们才会有的小刀片……

电影的最后,翔与阿莉艾蒂的分别画面或者依旧算得上是温馨,彼此都说了鼓励的话,甚至在片尾曲响起的时候,阿莉艾蒂和父母也开始对另一个新世界心生盼望——只是,这样的温馨不复《龙猫》里的自然酣畅,这样的盼望更流露出一股隐忍的感伤。

或许,宫崎骏还在用他的语言执著地描述他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不再是20年前的那个世界了,而是一个想象力开始向现实妥协的世界了。这种妥协,到底是得于导演的发挥,还是编剧的原意?那个曾经为小月小梅的故事而像小孩般号啕的我,宁愿相信这是出于米林宏昌的改编。

猜你喜欢
阿莉龙猫沃什
礼物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鸟巢里的怪事
龙猫
《龙猫》
龙猫
可爱的龙猫
中式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