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2011-08-22 02:53杨棕嘉李俊斌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合谷三叉神经痛

孟 敏 吕 斌 杨棕嘉 李俊斌

中医药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有明显优势,药源经济,治疗方便安全。可以针灸与中草药并用,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是抑制、阻滞、破坏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暂时止痛的作用,而是疏通面部经脉,使三叉神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长期止痛的疗效。我们根据中医药辩证论治的方法治疗36例老年人三叉神经痛患者,并与单纯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72例,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者达8年。随机将患者分为中医药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中医药组按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分为四型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卡马西平治疗(首剂0.1g,每日3次,疼痛不止者加量至有效,最大剂量每日1g)。

1.2 治疗方法 按中医辩证论治分为四型[1]。其中风火型9例、痰湿型7例、血瘀型12例、气虚型8例。配伍酌情增减,4天为一疗程。治疗一般为2-5个疗程,若显效后两个疗程无显著变化则可停止。

(1)风火型 咽干,恼怒心烦,胸闷胸痛,口苦口干,夜寐不安,尿赤便结。脉弦数,或弦紧,舌红,苔黄燥。

证析:此为风火灼伤面部经络所引起。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

处方:中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酌加大黄(便秘必加)、全蝎。

针灸:太阳、上焦(眼针),攒竹、四白、天枢、合谷、曲池、陷谷、内庭;颊车、合谷、地仓、列缺、陷谷(剌出血)。

(2)痰湿型 主症:面部紧绷而钻痛,头胀腹脘不适,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痰多,口腻口涩,面目虚浮,身体重滞,二便不调。脉沉弦带滑,或滑,舌淡,苔白厚。

证析:此为痰湿内盛,阻滞经络所引起。

治则:燥湿化痰,通络。

处方:中药:小白附子汤(验方)、五虎追风散(晋南史全恩家传方)加防风、荆芥、白芷、细辛。

针灸:承泣、四白、下关、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解溪;或外关、上脘、天枢、梁丘、丰隆、陷谷、迎香、翳风、地仓、下关。

(3)血瘀型 主症:面部如电掣、刀剌样剧痛,面目赤灼,面色暗滞(日久),肌肤干燥或甲错,脉弦,或沉细,舌红绛,或有瘀点,苔白干,或少苔。

证析:此为瘀血阻滞络道所引起。

治则:活血去瘀,通络。

处方:中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全蝎。

针灸:听宫、四白、气海、血海、太冲、阳谷、太渊;或听会、颊车、迎香、天枢、血海、阳陵泉、太溪、冲阳、合谷。

(4)气虚型

主症:面痛如电掣头昏面白,少气懒言,精神不振,畏寒肢冷,食少便溏。脉沉细,舌淡,苔白。

证析:此为气虚不足,面脉失濡所引起。

治则:补气扶正,兼壮肾阳。

处方:中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益气聪明汤(《东垣十书》)。

针灸:上焦(眼针)、上关、听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冲阳;或承泣、颊车、四白、地仓、合谷、足三里、厉兑。

1.3 疗效评价[2](1)优:症状完全缓解;(2)良:症状明显缓解,无需服药;(3)可:症状缓解,但仍需服药;(4)差:症状无缓解。疗效优、良者视为有效,疗效可、差者视为无效。

2.结果:

从表1可看出,中医药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表2则显示,中医药组组间各型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中医药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3.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颌面部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发病率为0.01%[3]。西医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封闭疗法、理疗、注射、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微血管减压术等,但手术风险大,且复发率高。迄今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方法[4]。

三叉神经痛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进程,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至今还没有一种病因学说能对其作出完满的解释[5]。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风毒传入经络而凝滞不行而致面部疼痛,其治疗方法应理气、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为原则[6]。高者抑之,郁者开之,客者散之,闭者通之,另外再辅以针灸,疗效及时而显著。其药理作用为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达到减少局部致痛物质如缓激肽、P物质及PG等含量,起到止痛效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预后较好,可治愈;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可能为颅中窝和颅后窝的颅内病变,鼻源性和耳源性颅底蛛网膜炎、脑血管动脑瘤、病灶感染等,难以治疗且预后较差。粱立民等[7]应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上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有周围结构的副作用,特别是皮肤及肌肉萎缩,以及给药剂量的控制有局限性。费伟等[8],经改进的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简单、安全而有效的临床效果。但有一部分老年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卡马西平是传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镇痛效果明显,但长期用药可诱发中毒性肝炎、一过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剥脱性皮炎等,急性中毒时可致惊厥、反射消失、呼吸抑制、昏迷[9]。

本组病例采用中医药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针灸与中草药并用,疏通面部经脉,使三叉神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长期止痛的疗效。治疗方便安全,药源经济,老年患者容易接受。在治疗的同时要控制情绪,忌怒燥,少食香辣燥火食品,戒烟酒,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风湿热毒外感等致病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1]吕光荣主编.中医内科证治学[M].北京:卫生出版社,2001,10:163-164

[2]匡世军,郑有华,张志光,等.局部封闭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5):291

[3]李仲廉主编.临床疼痛治疗学.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19-221

[4]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8

[5]陈光贵,陶祥玉,牛朝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0):474-477

[6]陈贵廷,杨思澍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1版,北京:中国医用科技出版社,1993:799-801

[7]梁立民,柳春明,郝 钢,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效果评价[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3):153-155

[8]费 伟,李 铮,尹明平,等.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改进撕脱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4,2(3):147-149

[9]曾光明.口腔临床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5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合谷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结晶工艺研究
临床药师对卡马西平中毒患儿解救用药的分析与监护Δ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