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肉牛产业发展建议

2011-08-27 06:00栾正庆山东省平度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平度肉牛养殖

文|栾正庆(山东省平度市畜牧兽医局)

肉牛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消费市场稳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等特点,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型、节粮型、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发达国家占农业经济总比重的1/3。

目前,山东省平度市肉牛产业已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为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社等大型新闻媒体所关注。为切实把该市肉牛生产培育成高端、特色、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近期笔者就平度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今后的发展取向提出了建议。

一、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平度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等世界著名肉用牛种对本地牛进行人工杂交改良,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牛群品种结构已由过去的役用型转为了肉用型,从而形成了优质而丰富的肉牛资源。目前,全市以西门塔尔杂交为主的改良肉牛已占整个群体总量的80%以上,存养量一直保持在20万头左右,其中,杂交三代以上改良肉牛存栏达10万头以上,拥有能繁母牛10万多头。先后建成10个万头青岛市级秸秆养牛示范镇,210个过千头的肉牛养殖专业村;3处千头规模标准化肉牛集中育肥场示范场,规模养殖大户发展到1600多个;培育45处肉牛集贸市场、1处年交易量2.5万头的田庄专业批发市场,购销触角覆盖全省并辐射河北、河南、上海和北京等省市。2010年,全市出栏肉牛达15.5万头,被确定为省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1.整体存栏量下滑。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平度市肉牛存栏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年均在2.2%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一是肉牛生产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龙头带动乏力,群众对肉牛饲养缺乏认识和指导。二是“杀青”现象也是造成肉牛存栏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肉牛市场价格较高,受市场的利益驱动,有些地方对肉牛资源实行掠夺性屠宰,无论大牛、小牛还是公牛、母牛统统进到屠宰场,从而使后备牛源得不到很好的补充,形成“杀鸡取卵”的局面,造成了基础存栏逐步下滑的趋势。三是资金困难。农户的投资能力有限,提高养殖档次、扩大养殖规模都需要一定资金。

2.饲养方式不适应。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推广“母牛千家万户分算饲养、犊牛户繁户养、架子牛集中育肥”的生产方式,而目前犊牛繁育仍以农户散养为主,所谓“养头母牛,赚个小牛钱”,规模饲养的比重不足30%,并在主体的指向性上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大多不愿养牛。现在看来,这种养殖方式与肉牛产业发展的形势和需求已不相适应。

3.基础生产环节薄弱,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不均衡。从养殖环节看,主要表现为高档优质肉牛出栏少,多数情况下屠宰企业“吃不饱”,无怪乎龙头企业抱怨无牛可宰。

4.科技推广不力。一是群众养殖观念陈旧,缺乏科学管理意识;二是在良种改良上,品种过于单一;三是由于近年来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不足,良种繁育工作进展缓慢。

5.品牌培育不够。一是缺乏能够对外宣传推介的知名企业品牌,企业主打的仍然是“平度肉牛”这个隐形品牌。二是重经营,轻认证。从整体上看,企业对品牌认识不足,在经营方面急功近利。

三、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为先导,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一要切实提高对做强做大肉牛产业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要进一步提升肉牛产业发展定位。“十二五”期间,平度肉牛产业发展必须有大视野、大气魄、大卖点,要通过走高端市场发展之路和跨越式发展,不断延伸品牌价值链条,争创全国一流品牌,进一步提升平度肉牛在全国的市场美誉度,打造平度品牌农业新亮点;要树立“坐拥青岛,垄断半岛,北出京津,南下沪深,傲居中原”的发展目标,极力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三要深度建立现代的经营形式。在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抓紧时机,适时切入,充分集约优化资金、市场、技术和品牌等生产要素,通过“四位一体”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政府、金融部门(担保公司)、牛场相链接,建立起以资金为纽带,以政府为监督、服务为保证,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牛场为基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真正在集合优化生产要素中形成特色产业,从而取长成优、集优成强。

2.夯实基础,以良种化为切入点,不断提升肉牛品质。肉牛生产应该注重“三品”(品种、品质、品牌)效益,而这其中品种是基础。不同品种杂交牛产出的牛肉品质不同,只有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优良品种,才能实现消费者青睐、养殖者受益、加工者获利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把良种化及种源基地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3.培植载体,以产业化经营为支撑点,全力做大规模。一是切实加强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肉牛生产基地是加工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发展产业化的基础,只有改变肉牛生产规模小、门类杂、经营分散的状况,建立较为稳定的生产基地,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优势,才能保证产业的“中场实力”。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建设步伐。要本着“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思路来培育,龙头可以是专业市场、加工企业、大型养殖场、流通企业或中介服务组织。

三是依靠组织方式创新。首先,肉牛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要创新。尤其要发展一批组织化程度高、附着力强、运转规范的合作社,围绕优质牧草产业开发、良种发育、标准化饲养、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和高端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开展立体服务,真正在组织生产、提升水平、增加效益方面发挥作用。其次,专业市场培植要创新。不仅要发展大型的活体肉牛交易市场,而且要创建大型冷鲜肉、冷冻肉批发交易商场或超市,还要酝酿建设平度高档肉牛拍卖场,以进一步优化市场发展体系、完善有形和无形的肉牛产业价值链。第三,科技支撑服务形式要创新。我国肉牛生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品种、饲养、管理、加工工艺、市场销售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综合效益不高。

四是主体参与,以标准化为生长点,提升肉牛产业品牌发展水平。标准化是产业的生命线,品牌是识别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都是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走高端市场发展路子,提高牛肉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意识,在加强商标注册认证的基础上,加强品牌打造和推广。

五是切实完善扶持肉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先,扩大对肉产牛业的财税支持。建议设立肉牛产业发展基金,对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对产业品牌建设设立奖励基金。其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肉牛产业的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肉牛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第三,强化组织引导。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切实解决肉牛生产水、电、路、地等实际问题,为平度肉牛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平度肉牛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肉牛口炎咋防治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发现平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