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兽医局党支部:行动和实绩是最好的诠释

2011-08-27 06:00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3期
关键词:无害化灾区检疫

◎青海省兽医局党支部建立了每周学习日制度

青海省兽医局党支部共有党员6名。近年来,该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兽医工作服务农牧业、服务农牧民,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宗旨,以创建“五个好”基层党支部为载体,以建设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机关为核心,丰富载体,立足岗位,不断创新,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1年分别被中共青海省直机关工委、省农牧厅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

一、强化学习,提高班子整体素质

近年来,该支部十分重视机关党组织建设工作,严格按照“五个好”标准,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坚持“两会一课”制度,加强对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主线,克服忙于事务,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理论与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推进兽医工作科学发展。建立每周学习日制度,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心得、有总结。丰富载体,贴近工作、贴近思想、贴近基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讲究学习访察,拓展学习空间,既从书本、文件、报刊学,又注重学习省外兽医工作方面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运用于工作和指导工作。既注重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又突出法律法规、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提高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荣辱观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深入争先创优活动,增强工作活力

围绕工作,争先创优,服务基层,推动工作,在农牧系统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创新规模养殖环节动物防疫。发展畜牧业,效益在规模,关键在防疫。针对近年来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风险大的实际,大力倡导推进动物防疫技术承包,推广动物防疫技术集成与示范,组织省、州(地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畜牧兽医站2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对121个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了技术承包,指导规模养殖场建立免疫程序、消毒和防疫制度,制定《青海省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管理办法》,推进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标准化管理。

二是举办全省首届兽医实验室技能大赛和第三届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大比武活动。动员州(地市)、县、乡检疫员队伍、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参加,突出比赛的操作性、指导性、实际性,贴近基层工作,有1100多人参加了第三届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大比武活动,160多人参加了首届兽医实验室技能大赛,加强技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各州县动物检疫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基本理论素质和法律法规水平。

三是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建立养殖环节休药期制度和用药登记制度,推行佩戴二维码耳标,做好防疫信息传输,依法加强动物养殖、销售、屠宰环节违反标识使用和养殖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的各类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杜绝没有佩戴二维码标识的动物流通,有效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

四是开展全省首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家省级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组织动员工作,完善了《青海省执业兽医考试应急预案》、《执业兽医考试保密管理办法》、《执业兽医考试考务工作安排方案》等相关制度。全省共有903人符合报考条件并参加考试,25人获得执业兽医资格,52人获得助理执业兽医资格,逐步推进执业兽医规范化管理。?

三、第一时间服务灾区,大灾之后防大疫

“4.14”玉树特大地震发生后,以灾情为命令,迅速动员,精心组织,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实现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为保障灾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第一时间迅速行动,紧急向灾区调运3吨消毒药品、2000件防护服、300个消毒喷雾器等物资,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统筹协调抗震救灾动物防疫工作。期间协调调运197顶帐篷、120个睡袋、棉被100床、军大衣100件,保障了灾区农牧系统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为防止灾后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及时制定了《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动物防疫实施方案》以及玉树抗震救灾动物防疫无害化处理与环境消毒、应急防疫物资保障、紧急免疫方案等。建立了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备队,并及时从玉树州其他5县和海南州紧急抽调85名兽医技术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疫工作。无害化处理死亡犬獒3107只,对死亡的牛羊马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防止了疫情发生。

三是抽调人员对灾区内死亡动物污染环境、养殖场所等进行了拉网式消毒,投入消毒药品10吨,消毒动物污染场地80多万平方米,保障了水源清洁和公共卫生安全。为防止炭疽、狂犬病等次生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紧急免疫犬獒4.32万只,牛羊炭疽、口蹄疫等66.85万头只,灾区没有发生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

四是紧急编写了图文并茂,藏汉册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单2万份,宣传死亡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知识,提高农牧民群众动物防疫水平。针对2006年玉树隆宝湖湿地曾发生候鸟禽流感疫情,加大巡查力度,开展候鸟禽流感疫情监测,防止候鸟禽流感感染人。

五是制定灾区动物疫病流行调查计划,定期、定时、定量组织进行监测,提高预测预警水平,防范了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积极向农业部兽医局争取,加大了对为灾区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力度。2010年该支部被评为全省农牧系统抗震救灾先进党支部。

四、积极发挥作用,树立良好形象

兽医工作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事关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该支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免疫、检疫、监测、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狠抓以禽流感、口蹄疫等为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组织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等8名处级领导和16名技术人员对8个州(地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定点联系和督查,有效发挥了作用。带动各州(地市)、县层层建立定点联系和督查制度,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全省重大动物疫情大幅下降,尤其2008年实现了全年无疫情,并及时、果断处置了多起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避免了疫情传播到家禽和人类。坚持以人为本,周密部署,加大畜间布病、结核病检测力度,尤其把重点放在奶牛监测上,克服困难,组织省、州(地市)、县、乡人员深入农户宣传教育,讲清危害,积极争取扑杀补助,对253头布病、结核病阳性畜进行了扑杀、淘汰、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了疫病人间传播。

开展多种形式的养殖知识、防疫知识、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农牧民科学防疫意识、科学养殖水平,深受农牧民欢迎。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为防止引进动物监管引发动物疫情,2010年在全省开展了引进仔猪、雏鸡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引进动物监测、隔离、检疫制度,建立贩运户档案,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控制了仔猪调运无序局面。全省出动执法人员4233人次,检查运输仔猪车辆2636车次,仔猪14.89万头,运输雏鸡车辆390车次,雏鸡44.14万只,接到群众举报和查办案件134起,罚款7.35万元,有效控制了外疫的传入。

把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保障动物产品安全放在突出地位,建立产地检疫报检制度,规范检疫程序,加强屠宰检疫和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全省动物屠宰检疫率、上市动物产品检疫率、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了100%。2010年检疫各类动物941.34万头只,检疫肉类10.37万吨,检出染疫动物21337头(只)、病害肉6.65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完成兽药质量监测150批次、兽药残留监测585批次,未检出残留超标,保障了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供给,树立了农牧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无害化灾区检疫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