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鉴别条件中气味的时效性研究

2011-09-23 06:59田家麟李金峰
中国工作犬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嗅源曲线图警犬

田家麟 李金峰

关于鉴别条件中气味的时效性研究

田家麟 李金峰

在鉴别训练中,最常见的对气味进行描述的词就是如下几个:新鲜气味、陈旧气味、延时气味等。实际上这几个名词体现的都是气味的时效性问题。笔者通过对平时训练和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发觉气味的时效性对鉴别准确率影响极大。因此,对气味因素中的气味时效性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必要的。

一、实验设计

根据以上所说的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个实验,尝试用气味时效性对气味进行精确的划分并寻找其与鉴别准确率之间的关联性。

(一)首先,选出具有基础鉴别能力的犬9头,确定鉴别条件为以下几个:

1. 手静握干净无味医用纱布(15cm×10cm以下同)一分钟,自然暴露(无光照、自然通风处,以下同)1小时后进行训练;

2. 自然暴露2小时后进行训练;

3. 自然暴露4小时后进行训练;

4. 自然暴露8小时后进行训练;

5. 自然暴露24小时后进行训练;

6. 自然暴露72小时后进行训练;

7. 自然暴露168小时后进行训练;

8. 自然暴露360小时后进行训练;

9. 自然暴露504小时后进行训练;

10. 自然暴露720小时后进行训练;

11. 自然暴露1440小时后进行训练。

(二)每头犬每个条件训练共30次,分别记录准确率。

(三)为保持训练中的其它条件基本一致,该实验集中在6~9月份完成。

二、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实验数据统计

1. 实验基本数据表:

鉴别准确率%(30次)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条件5 条件6 条件7 条件8 条件9 条件10 条件11荣国 93.3 90.0 93.3 90.0 83.3 83.3 76.7 66.7 12 10 8迪宝 86.7 76.7 83.3 76.7 73.3 80.0 70.0 63.3 11 9 5奥宇 76.7 76.7 73.3 76.7 73.3 66.7 70.0 63.3 11 9 4江山 86.7 90.0 86.7 86.7 76.7 76.7 70.0 60.0 11 8 5石佛 83.3 80.0 76.7 80.0 73.3 70.0 70.0 56.7 10 8 4老野 80.0 73.3 70.0 70.0 70.0 60.0 60.0 56.7 10 8 3迈克 93.3 90.0 90.0 90.0 80.0 76.7 73.3 60.0 11 9 5小Q 96.7 86.7 83.3 86.7 80.0 76.7 73.3 56.7 11 10 5斯奇 86.7 80.0 80.0 73.3 73.3 66.7 70.0 56.7 10 8 5犬名总平准确率 87.0 82.6 81.9 81.1 75.9 73.0 70.4 60.0 35.9 29.3 16.3

2. 以气味的时效性即条件为X轴,准确率为Y轴作柱状准确率图:

3. 以条件为X轴,以参加试验所有犬平均准确率为Y轴,作准确率曲线图:

(二)根据以上的图表,可以看出

1. 从条件1到条件8,警犬鉴别的准确率是逐渐降低的;

2. 在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整条曲线存在3个明显的折点,即条件2、条件4、条件7;

3. 条件1~4,准确率超过80%;条件5~7,准确率超过70%;条件8,准确率降低到60%;

4. 条件9~11的准确率已低于60%,实战中要慎重使用。

三、试验结论分析

试验数据及图表充分说明,警犬鉴别的准确率与气味的时效性直接相关。最新鲜的气味准确率接近90%,但是自然暴露360小时后,准确率就降低到60%。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气味的使用价值不断降低。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曲线图上得出以下结果:

(一)在条件2、3、4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准确率的降低是相对比较平缓的,条件5、6、7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也可以这样认为,条件2、3、4组成了一个大的气味条件,条件5、6、7组成了一个大的气味条件。在同一个大条件内,气味具有基本相同的时效性。

(二)可以得出的另一个结论是:提取一小时以内的气味使用价值是最高的(准确85%以上),暴露4小时以内的气味也有较高的价值(准确80%以上),暴露超过360小时的气味使用价值较低(准确60%以下)。

(三)由于气味的时效性对鉴别成功率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推论:在实际的案件中,如果能够在案发后4小时以内提取嗅源气味并及时进行鉴别作业,就可以充分保证成功率和结果的有效性;如果案发后超过168小时甚至360小时才提取嗅源气味,就不能充分保证鉴别结果的有效性了。超过360小时提取的嗅源气味使用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慎重使用。

四、不足之处及推论与假设

我们已知警犬鉴别准确率与气味的时效性直接相关。但是产生这种关联性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前我们只能尝试提出如下推论与假设:

(一)自然挥发:气味会因为自然挥发而变得稀薄,使得警犬越来越难以感受。

(二)自然氧化:有机物会缓慢的自然氧化变质,使散发的气味发生较大的变化。

(三)微生物作用:因为人体气味中含有有机物,必然含有微生物作用的产物。随着时间变化,微生物会由于繁殖、新陈代谢等原因逐渐将有机物消耗掉,使得微生物作用的产物浓度发生明显变化,使警犬难以分辨。

(四)随着温度的变化,以上的几个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鉴别的准确率是否会有变化还不得而知,需要更多的实验加以验证。

由于目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只能提出以上推论和假设,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解开气味的奥秘,使警犬鉴别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210012)

(编辑:李 力)

猜你喜欢
嗅源曲线图警犬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嗅源气味吸附采集动力形式比较研究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浅谈带犬民警如何选择 嗅源
马里努阿犬在鉴别训练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