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活动影响分析

2011-09-25 06:43赵雷刚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旅游观光本局生态旅游

王 静,赵雷刚

佛坪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保护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草坪—黑龙潭—大城壕属保护区实验区,是保护区境内最主要生态旅游线路。2004年以来,我们在保护站日常工作中对进入自然保护区活动人员进行了严格登记,分类进行管理;日常巡护和监测中收集了大量人类和野生动物活动的数据。研究入区人员的活动对野生动物及自然资源的影响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生态旅游政策提供依据。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佛坪自然保护区概况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位于佛坪县东北部,北纬 32°33′~ 33°46′,东经107°41′~107°55′,总面积 35 000 hm2,是 1978 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立之后,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有效保护,是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大、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区内没有经过大面积采伐,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是秦岭地区生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内分布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金雕、林麝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1.2 草坪—黑龙潭—大城壕生态旅游线路概况

草坪—黑龙潭—大城壕生态旅游线路贯穿保护区凉风垭保护站辖区,区内山峦重叠,风景秀丽,是保护区内最主要的一条生态旅游线路。2005年以前区内只有1 m宽林间小道供保护区工作人员日常巡护用,2005年8月修建成3.5 m宽森林防火通道,兼具旅游道路功能,普通车辆均可进入,生态旅游活动现一直处于开发阶段。

2 统计方法

在凉风垭保护站日常工作中,多年来对所有过往行人都进行了详细的登记,记录内容包括姓名、单位、住址、身份证件、进入保护区时间、进入目的和目的地、区内停留时间等相关信息。我们查阅保护站相关记录并进行分类统计,时间从2004年到2010年。进入草坪生态旅游区人员根据其入区目的和职业特征可分为本局工作人员、旅游观光人员、务工人员和其它人员(包括科考人员、当地村民等)。保护站每月对草坪生态旅游线路进行为期5天的定期巡护,现场填写巡护表,收集人为活动和野生动物活动情况数据。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仅对进入草坪旅游区的人员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进入草坪旅游区人员统计结果与分析

2005年之前由于道路不畅,车辆不能进入,所以只有极少量游客进入本区域,很少有其它人员进入,保护站工作人员完成野外巡护监测工作进入本区域。

2005年入区人数460人次,其中本局工作人员110人次,道路施工等务工人员310人次,其它人员40人次。

2006年入区人数620人次,其中本局工作人员140人次,游客380人次,道路维护务工人员70人次,其它人员30人次。

2007年入区人数960人次,其中本局工作人员180人次,游客730人次,其它人员50人次。

2008年入区人数1390人次,其中本局工作人员190人次,游客1015人次,天保施工务工人员285人次。

2009年入区人数1970人次,其中本局工作人员210人次,游客1640人次,天保和道路维护务工人员120人次。

2010年入区人数210人次,其中本局工作人员190人次,其它人员20人次。

从连年入区人员统计结果看,每年进入草坪旅游区的人数逐年增加,但随进入区内道路状况发生变化。2005年之前基本没有游客进入,但在防火通道通车后入区人员逐年增加,2009年最少,科学考察人员数量较少,务工人员随建设项目增加或减少,当地村民自2007年后移民后,三官庙已没有群众居住,少数群众只在农忙时回家种庄稼,所以入区人员大幅减少。旅游人员自2006年逐年增多是由于佛坪县大力宣传和草坪防火通道通车有关,草坪通车后进入旅游区更方便,以前进入草坪需要步行一天时间,现在通车后只需2 h即可。2009年旅游人员突然增多是由于佛坪县当年帐蓬节在本区开幕,2010年由于公路施工交通不畅入区人员大幅下降。

图1 2004年-2010年经凉风垭入区人员分布

从保护区保护管理角度考虑,进入保护区的人次越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小。在各类入区人员中只有旅游观光人员数量逐年增加,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年加大;其余各类入区人员数量逐年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年减少。所以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旅游观光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作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3.2 旅游入区人员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在保护站日常工作中,巡护和监测是保护站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数据收集中,实体不重复统计,痕迹只统计不超过三天的新鲜的。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旅游线路开通以后旅游观光人员对区内动物活动的影响非常显著,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活动非常敏感。野生动物的活动呈现出人进我退、人来我走的特点。在进入保护区的人员组成中,本局工作人员、科学考察、务工和当地村民的年变化不大,多年来一直比较稳定,只有旅游观光人员的年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将旅游观光人员和草坪区域动物活动痕迹及实体数量进行对比分析。

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将历年来旅游观光人员和草坪区域野生动物实体数量进行分析:

假设旅游观光人员变化对野生动物活动没有显著影响。

计算离差平方和17471.86

计算自由度 f总=n-1=27

计算方差

F值比临值F0.05(6,21)=2.57

所以推翻假设,认为旅游观光人员的变化对野生动物的活动有显著影响。

采用相同方法分析旅游观光人员变化对野生动物痕迹数量的影响:

F值比临值F 0.05(6,35)=2.38

认为旅游观光人员的变化对野生动物活动痕迹数量有显著影响。

图 2 2004年-2010年生态旅游观光人员数量统计

图3 2004年-2010年草坪旅游区动物实体数量统计

图4 2004年-2010年草坪旅游区动物痕迹统计数量对比

4 结论与建议

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旅游观光人员数量的增加,野生动物活动及野生动物痕迹数量显著减少。如何把旅游观光人员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之既能实现一定的旅游收入,又能把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是今后工作需要探索的重点。建议对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大众化生态旅游进行综合环境评估和容纳量研究,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寻求平衡,确定合理的和最适合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生态旅游方向。

[1] 刘新志.佛坪自然保护区凉风垭山口近年来入区人员的统计分析报告[C].赵纳勋.佛坪自然保护区科学论文集,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584-586.

猜你喜欢
旅游观光本局生态旅游
公益广告:减少外出,居家防疫,旅游观光不任性
如何写旅游记事:我的拉萨之旅
城郊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探讨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旅游观光铁路助力利川旅游发展
为业余棋手诊脉
赵国荣先胜胡荣华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