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零的油茶花

2011-09-28 00:34撰文
浙江林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神庙山歌油茶

□撰文/紫 庐

永不凋零的油茶花

□撰文/紫 庐

群山秋色凉如水,苍岭油茶茂似屏。晨曦初露,四野阒然,唯独山崖下的清泉潺潺空响。油茶姑娘唱响了山歌,自豪的歌声回荡在空阔的山谷之中,丝丝入扣的嗓音撩拨着山民的心弦,那旋律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回轻转,仿佛抒发着心间的无限牵挂与向往。

山歌的音符飞向山村,飞向古寨,震撼着众人的心。是在唱《抗婚曲》、《劈山赋》,还是《油茶谣》?我参悟不透。歌声幻化成了生命的辽阔,精神的高远。一份责任,一份生活萦绕于脑际。

姑娘种油茶抗婚的美丽传说在松阳乃至毗邻数县广为流传,可说是家喻户晓。她原名叫钟阿钗,其谐音是钟爱茶,家住山乡,有一副天生好歌喉,善唱山歌,热爱劳动。因为种油茶的共同理想,编织起一个未来幸福的梦,与异姓小伙结为夫妻,两人同心同德共同开荒山种油茶,憧憬着家庭和美幸福。

油茶姑娘把无尽的油茶情怀都凝聚在那一柄山锄上,山锄抡起,荒山野草、枯木柴禾所向披靡,与混在泥土中的山石碰击,火星四溅,溅出的是生活,溅出的是繁荣,溅出的是滚滚财富。她那把心爱的山锄陪伴她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那铮亮发光的木柄,那磨圆了的锄口,诉说着她种油茶的毅力与艰辛,种植的数量足以见证她引领乡亲种油茶的奇迹。她披星戴月,一心扑在油茶事业上,迸发的是一种燃烧的激情,涌动的是一腔超越自我的热血,谱写的是一篇征服大自然的不朽篇章。

正当油茶姑娘期待油茶蓬勃发展之时,厄运降临。地主以油茶姑娘老父欠债无力偿还为由,强抢姑娘作妾。一切抗争都是无用,油茶姑娘泪挂满面,唱着种油茶山歌,痛揭地主罪行。当花轿抬至高山一悬崖边,姑娘纵身一跃跳下山去。裕溪源涧水的浪花不再跳动,银坑泉清澈的泉水停止了歌唱。它们为姑娘默哀祈祷,愿她保佑人间油茶林生机无限。第二年,那山崖附近的大小山场、沟壑、岗坡长出一望无垠的红花油茶林。这些缀满枝头的花朵是姑娘用鲜血染红的,永不凋零的油茶花是姑娘的化身。从那一刻起,姑娘与她的垦荒山锄一起融入大地,融入浩荡的种油茶历史长河。

后人为了纪念油茶姑娘抗婚种油茶的功绩,将那跳崖之地起名为“油茶岭”,同时在山间修筑了庙,塑了佛像,把她作为一位神祭奉。乡亲们称她为“娘娘”,这是对她品格的升华,精神的弘扬。

我敬慕油茶姑娘的敬业精神,执意要去找找神庙,一睹她的风采。这神庙坐落在油茶基地对面高山分水岭的一方平岗上,从村后逶迤上爬三四里山路,穿过一座凉亭,就能看见一位小巧玲珑的油茶姑娘微笑着静静地坐在庙堂上。神庙西倚岩崖,像一扇巨大屏风,阻挡着狂风对小庙的吹袭。庙前一条山路,把四周十多个村庄穿成一串,庙周围被香樟、杜英以及不知名的乔木、灌木簇拥着,那树枝伸过瓦背,仿佛是一只巨手护卫着姑娘。那庙边的杂草柴禾丛中,浅红色、淡黄色的野花,热烈地绽放着,把神庙衬托得格外生机盎然。庙的四周有一方小平地,视野开阔,伫立庙前极目远眺,裕溪源两岸山峦及松阳、云和的远嶂近壑尽收眼底,站在庙后放眼远观,碧湖盆地边缘山峰一览无遗。我想庙宇建在高处是站得高看得远,只要姑娘视线所及,她都会保佑油茶林的大丰收。有乡民说,娘娘很有灵气,只要在春天祭拜她,这年油茶就是丰年。

沧海桑田,岁月老荒,千里莺啼老,百里抛愁肠。穿透历史尘埃,我们依稀可见,肩扛山锄的姑娘,身披敝衣,头戴斗笠,依旧踌躇满志,踏着一路的坎坷,与祖先们健步前行,走出中国油茶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神庙山歌油茶
山歌还要妹起头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山歌
家乡的油茶
书之帕特农神庙
苗山歌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