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比较分析

2011-09-29 01:02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对外经贸实务 2011年4期
关键词:贸易

孙 蕊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中美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比较分析

孙 蕊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的老成员,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建成自贸区。自贸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核心内容,除涉及WTO允许例外的产品以及少数敏感产品外,其它全部产品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都应逐步取消。

2009年7月23日,希拉里在东盟10国与美国外长会议上,代表美国政府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随后在2010年10月至11月,美国再次重申其对亚太地区的关注与领导力。这些举措对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美国,以及东盟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中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双方在与东盟经贸合作中的比较值得关注。

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优劣势

(一)优势方面

1.区位优势。东盟各国位于亚洲东南部、环绕南中国海的东南亚地区,中国是其毗邻的最大的国家,也是陆地共同边界线最长和海域相交面最大的国家。东盟与中国相距较近,故理论上两者间的贸易应能够保持较大的流动。特别是中国闽南、西南一带,与东盟各国同时具有沿江(澜沧江、怒江、湄公河等)区位优势、沿海(南海)区位优势、沿边(陆上边界长达4160多公里)区位优势。

2.市场规模相对接近。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总体GDP水平以及人均水平,相比于美国,更为接近一些(见表1),反映了双方具有相近的市场规模,这就为经济贸易的往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发生。市场规模的相近,也能反映在投资规模、消费水平等方面,这也有利于双方在宏观经济上的调节、贸易的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管理,为共同发展、风险分担、互利互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经济互补性。中国经济具有东南部沿海地区发达、中部和西南部资源优势明显、西部相对落后的不平衡性。东盟国家也具有新加坡和文莱相对富裕、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经济复苏而越南、老挝等国市场化程度低的梯次特征。

双方的梯次不平衡性在经济开放度(以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和市场化程度、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人均GDP值和消费水平、产业层次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互为齿状交错的梯次分工格局。基本上,在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方面,中国比东盟国家高;在人均GDP值和消费水平方面,东盟国家要比中国高;在产业层次和产品结构方面,双方有所雷同,但中国还是要比东盟国家高些。这不仅表明双方发展经济合作的经济优势互补性很强,形成了合理梯次的国际分工格局,而且意味着双方在生产成本和要素禀赋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导致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根本原因和基础。

(二)劣势方面

1.经贸竞争性。根据中国进出口量值方面的数据(见表2),可以发现中国和东盟地区国家的进出口在很多商品上都呈现一种相对应的状态。比如金属矿砂、铜矿砂、其他未锻轧的精炼铜阴极及阴极型材、石油沥青、机电产品铜锍、沉积铜(泥铜)等正是东盟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纺织品及服装、鞋靴、机电产品、钢铁制品、各种编结品是东盟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

表1 2008年、2009年美国、中国和东盟十国G D P及人均G D P比较

这种相似性使得双方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业制造、农产品出口、引进外资、服务贸易等方面面临激烈竞争。如果不能在关键的经济领域达成相互扶持、互利互惠的协议,则非但不能形成强大的伙伴关系,反而有相互削弱的作用。

2.政治因素更加复杂

中国和东盟一些国家尚存有诸如南海岛屿归属、边境划分等争端,双方的政治关系又受到日本和美国的影响和牵制,因而这些复杂的政治因素极易波及经贸合作领域,使最初的合作协议和框架不能顺利如期的实施。

表2 2009年1-10月中国前十大进出口商品量值表

二、美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优劣势

(一)优势方面

1.东盟对美国具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依赖。中国和东盟的军事关系尚在建立互信层面上,而美国和部分东盟国家早已到了军事合作和联合演习的程度。印尼、泰国以及菲律宾等国家政治局势比较动荡,蒙受着恐怖主义之害。这些国家对于美国的反恐事业是非常赞成和支持的,并且希望能够在多边主义的框架下,尽可能的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的支持与协助。

2.美方投资力量强大。从投资存量上说,来自美国的投资超过东盟吸收外资的五分之一,是对东盟进行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美国更倾向投资于市场化水平高、消费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因而涉及电子、金融、房地产等领域,且总体数额较大。

3.美国-东盟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贸易逆差是衡量贸易影响力的一个有力的数值。一般而言,逆差多的国家拥有的影响力更大。中国2006年对东盟的逆差约为180亿美元,而美国对马来西亚一国的逆差就超过230亿美元,更加不用说对东盟总的贸易逆差了。因此不难看出,美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出口地,东盟与美国一向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

(二)劣势方面

1.文化差异较大。由于地缘距离较远,历史背景迥异,美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差异较大。在这种背景之下,要想寻求进一步的合作伙伴关系,或将经历时间较长、过程较为复杂的协商阶段,即影响双方经贸合作以求得共同利益的步伐。

2.东盟难以成为美国对外经贸发展的主要伙伴。就美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而言,更主要的是面对北美(加拿大)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欧洲以及地缘联系更近的南美诸国。例如,美国在制造业方面若想降低劳动力成本,就会就近投资于墨西哥、巴西等国。而对于相对遥远的东盟地区,考虑到成本的累加和不成熟的市场状态,自然很难与美国的其他几个主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竞争。因而,结果很可能是东盟给予美国的政治军事利益多于美国给予东盟的经济利益。

三、中美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分析

(一)金融风险方面

1.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中国自身在金融层次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条件已经有所提高,主要体现为:一是中国有着1.95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应对金融危机和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能力较强。二是中国银行体系更加健康,多数商业银行已经实现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资本较为充足,不良资产较少。三是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金融调控在应对危机和化解通缩、金融风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外,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首先启动,并首先面对东盟及香港地区。可以预见,此举将减少双方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从而为人民币在区域内扮演投资和储备货币职能打下基础。并且在清迈协议以及中国与各国的货币互换协议签署后,中国可以与更多的东盟和东亚国家和地区进行外汇互换和货币互换,境内外也均可发行人民币债券,并连东盟企业也可以发行。这不仅满足了东盟和东亚国家对国际流动性的需求,提高了其抗风险能力,也降低和分散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分依赖美国国债的风险。

2.美国-东盟经贸合作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尽管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各方开始讨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问题,但是美元的霸主地位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仍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具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保证其信用货币的稳定性。这些条件目前没有其他货币可以具备,未来美元仍然会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因此,美元在美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会发挥重要作用,提供有力保障。东盟各国可以在符合条件的领域获得美元投融资,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汇率风险,提高了在金融危机中的抗风险能力。

(二)贸易风险方面

1.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抗击贸易风险的能力。中国和多数东盟国家外向型经济占很大比重,较多依赖出口,外贸依存度很高,中国达到 60%以上,新加坡433%,泰国132%、菲律宾83%、印尼54%、越南160%,且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占80%以上。这决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将对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贸易市场产生严重的冲击,体现在进出口需求下降、回款缓慢和贸易坏账增多等方面。这使得中国和东盟更加重视彼此的贸易前景。

中国和东盟地区自然资源都很丰富且有很大的互补性;制造业总体上呈现科技研发、零部件生产、技术加工、成品组装等良性梯次;运输渠道多样化且距离近时间短;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流动较为便捷。这一系列优势条件可为中国和东盟的企业开拓出口新市场,减少贸易风险,通过区域协作强化整个地区的抗风险能力,带动中国和东盟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

2.美国-东盟经贸合作抗击贸易风险的能力。毋庸置疑,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它联系着整个美洲以及欧洲市场,在贸易、投资、科技研发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美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将更多的将东盟市场介绍给世界上的各大主要市场。通过向美国提供农产品、原材料、初级加工品等,加入美国的相关产业链,可以进一步的面向诸如欧盟这样的大市场,提高出口需求。这样可以有效的遏制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需求萎缩,分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减少东盟各国的损失。

(三)投资风险方面

1.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抗击投资风险的能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之中,中国通过向东盟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能源资源、信息通信等领域重大投资合作项目。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可以帮助东盟地区稳定投资波动,继而削减货币金融方面的波动。

2.美国-东盟经贸合作抗击投资风险的能力。美国与东盟于2010年8月签署了TIFA,东盟为此提供了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美国企业投资。然而,11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做法加大了东盟接受美国投资的风险,削弱了美元在稳定全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国的先进技术是美国在东盟投资的有力保障,可以帮助追求技术提升的东盟企业提高投资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提供抗击投资风险的能力。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是中国外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的与美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共存与抗衡也将会影响世界经济与贸易的格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通过区域与全球的经贸合作实现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的责任。

10.3969/j.issn.1003-5559.2011.04.007

猜你喜欢
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生命力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贸易融资应防患于未然
穿透虚假贸易融资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