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艺材料质量提高降压增注效果

2011-09-29 07:25谷同杰谷红波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3期
关键词:酸液单井酸化

谷同杰 谷红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河南濮阳457176)

控制工艺材料质量提高降压增注效果

谷同杰 谷红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河南濮阳457176)

文南油田因高温、高压、低渗等储层物性特点,注水井注水越来越困难,注水压力在35MPa以上的井占20%,欠注的井越来越多,而降压增注工艺是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降压增注所用材料质量,使改造后有效率提高了90.9%;累计增水量104 810m3,平均单井增水量4 764m3,平均单井压降6.0MPa;对应油井31口,见效5口,累计增油1 105t。

工艺材料降压增注注水井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文南油田因其复杂的储层物性特点,决定了水井增注工艺的必要性和难度。2008年针对长期困扰文南油田的注水井欠注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的增注效果,但无效井仍有一部分,未从根本上解决水井增注问题。

2009年我们从合理选择酸液体系、加强入井用料监控、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实施风险模式等4个方面控制工艺材料质量,提高了降压增注实施效果。

2 项目实施中的具体做法

2.1 根据污染类型,选取有针对性的酸液体系

一是对于酸敏地层酸化及地层深部垢物的清除,应用砂岩缓速酸体系。砂岩油层处理剂为含氟络合物,在水中仅能解离出微弱的活性HF,另外含氟络合物水解释放HF后的成分为一种硅沉积阻止剂,可有效控制反应速度,延长反应时间,达到扩大处理半径,防止二次沉淀。

二是对于泥浆污染、注水过程中有机物、机械杂质、腐蚀产物等造成的近井地带堵塞,以及储层润湿性反转引起的伤害等,应用土酸酸化体系。

三是对于高分子聚合物钻井泥浆或压裂液、细菌造成的油层污染的水井,应用氧化深穿透体系。该体系中的ClO2用于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使聚合物分子链变短,从而解除高聚物堵塞。

四是对于部分区块因敏感黏土含量较高,深部污染、多次增注无效井,应用无钙沉淀缓速酸增注工艺。GTC缓速酸体系(无钙沉淀缓速酸体系)是针对低渗透油藏增注时外界酸液伤害而开发的,主要由酸液添加剂、沉淀控制剂等多种助剂、室内试验证实该酸液具有酸岩反应无CaF2沉淀、可控制盐酸反应速度、可有效改善低渗储层润湿性,有效提高酸液穿透距离,并具有活性好,防膨效果显著和低伤害等突出特点。

2.2 加强入井用料质量监控

为了加强入井材料管理,制定了《酸化井入井用料管理规定》,严格控制入井产品质量。具体措施为:措施井施工工序到位后由油化室向物资供应站报入井用料计划,工程技术监督站组织工艺研究所、物资供应站、相关采油区对供料单位进行配液用料全过程监督,对盐酸、氢氟酸、缓速酸原液及活性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防膨剂等各种添加剂抽样检测,对于抽样一次不合格单位,要求其限期整改,或责令其退出市场。2009年共查处不合格酸液3井次,杜绝了不合格酸液入井,减少无效施工井3井次,停止2个厂家在采油四厂的酸液供料资格,确保了措施效果。

2.3 强化现场监督,提高施工质量

现场施工人员全方位监督,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同时酸液的腐蚀速率、浓度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专人协调组织监督,确保施工按设计安全优质施工,合理控制泵压与排量,施工后对注水效果进行跟踪;2009年使用工艺材料实施降压增注22口,有效20口,有效率90.9%,酸化效果同期明显好与2008年。

2.4 加大工艺材料风险力度

因工艺材料不考核措施效果,措施风险力度不够,导致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造成部分井措施无效。2009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增注入井材料风险力度,制定《采油四厂降压增注工艺材料管理办法》,规范材料管理;实施推行工艺材料一体化风险施工,即把入井材料和措施效果相结合,提高风险力度;完善进料程序、制定评分标准,对措施无效的2口井所产生的费用停止结算,对增水量达不到要求的井所发生的费用按一定比例结算,为采油厂节约资金11.2万元,通过实施工艺材料风险机制,提高了增注效果,有力地维护了我厂的利益。

3 措施实施效果

通过控制工艺材料质量、实施材料风险机制等4个方面,确保了酸液质量,提高了降压增注效果。从表1可看出的2009年有效率90.9%;累计增水量104 810m3,平均单井增水量4 764m3,平均单井压降6.0MPa;对应油井31口,见效5口,累计增液2 115 m3,累计增油1 105t,动液面上升231m。与2008年同期相比,有效率提高9.1%,累计增水量增加24 349m3,平均单井增水量增加1 107m3,平均单井日增水增加12m3,平均单井压降提高1.7MPa,效果较2008年有明显提高。

表1 2009年增注措施效果与2008年同期对比表

表2 9口井吸水剖面资料对比表

3.1 措施前后注水压力、注水量对比分析

措施前平均单井注水压力37MPa,措施后平均单井注水压力31MPa,前后对比平均单井压降6.0MPa;措施前平均单井日注水量15m3/d,措施后平均单井日注水量61m3/d,前后对比平均单井日注水量增加46m3/d,措施效果较好。

3.2 吸水剖面变化

通过对9口井的吸水剖面资料对比,从表2可以看出措施后水井剖面得到较好改善,启动了新层13层,增加了吸水厚度39.3m。

3.3 对应油井产液量、产油量变化分析

见效前平均单井日产液量14.7m3/d,见效后平均单井日产液量19.8m3/d,见效前后对比平均单井日产液量增加5.1m3/d;见效前平均单井日产油量3.6t/d,见效后平均单井日产油量5.6t/d,见效前后对比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增加2t/d,措施效果显著。

3.4 对应油井可对比动液面变化分析

见效前平均单井动液面1 654m,见效后平均单井动液面1 423m,见效前后对比平均单井动液面上升231m,供液能力显著提高。

4 经济效益分析

2009年共实施工艺材料水井增注22口,有效20口,有效率90.9%;累计增水量104 810m3,平均单井增水量4 764m3,平均单井压降6.0MPa;对应油井31口,见效5口,累增油1 105t,效果明显。

投入费用:22井次×5.5万元/井次=121万元;

产出创效:1 105t×3 000元/t=332万元;

创经济效益:332-121=211万元;

投入产出比:1∶2.7。

5 结论

(1)文南油田2009年酸化增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措施效果,酸化增注工作是提高文南油田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程度,实现油田增产、上产必不可少的工艺技术手段。工艺材料质量是确保措施有效的关键。

(2)控制好酸液及各种添加剂质量,是保证入井酸化复配液质量的前提。

(3)实施全方位监督,制定合理对策,控制了工艺材料质量,提高了降压增注效果。

Because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like high temperature,high pressure and low permeability in Wennan oilfields,water injection into water injection well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Wells with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 over 35MPa account for 20%,and wells with the lack of water injection have been increased gradually.However,the technology of reducing pressure and increasing injection is one important means to lower the injection pressure and raise water injection amount.Therefore,by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materials,the effective rate after the improvement is raised by 90.9%,together with the total increase of water amount 104 810m3.The increase of water amount for average single well is 4 764m3,while the decrease of the pressure for average single well is 6.0MPa.Among the involved 31 wells,the obvious effect is achieved at 5 wells,increasing 1 105t totally.

technological materials;reducing pressure and increasing injection;water injection wells

2010-11-12▎

谷同杰(197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质量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酸液单井酸化
碳酸盐岩酸液注入段塞组合方式及其协同效应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石油单井产量
酸蚀裂缝差异化刻蚀量化研究及影响因素探讨
底水稠油油藏单井条件下隔夹层参数研究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论当前地热单井勘查报告编制格式要求及技术要点
考虑人工裂缝影响的砂岩储层酸化模拟研究
凝析气藏单井油气界面预测方法研究
酸压滤失体积表征与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