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pH值的异常分析及控制

2011-10-10 06:33杨元萍鞠洪祥
中国质量监管 2011年1期
关键词:极限值棉织物纺织品

■文/杨元萍 鞠洪祥

纺织品中pH值的异常分析及控制

■文/杨元萍 鞠洪祥

纺织品在染整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和助剂,这些整理剂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以pH值为例:pH值即酸碱度,因为人体皮肤呈弱酸性,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可以防止病菌的侵入,而纺织品的p H值若在微酸或者中性之间,即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反之,p 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皮肤的平衡和抵抗能力,从而引起皮肤过敏或者诱发感染导致病菌侵入。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3年11月27日发布了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并于2005年正式实施。该标准提高了人们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认识和检测水平,推动和指导了我国纺织品安全生产和使用,并逐渐与欧盟生态纺织品实现接轨,对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冲破绿色贸易壁垒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pH值极限值的要求与异常分析如下:

1.GB18401-2003标准中对pH值的极限值要求与目前国际上最权威、影响最广的生态纺织品标准O e k o-Tex Standard100(2007版)中的要求基本一致,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2.pH值的检测方法。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pH值的极限值给出了具体要求,实际操作中依据GB/T7573-2009《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进行检测。其基本原理是在室温下,用带有玻璃电极的p H计,测定纺织品萃取液的pH值。

3.pH值超标产生的原因。几年来,我们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pH值超标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棉织物诸如内衣、床上用品等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pH值项目超标非常多。其原因如下:

一是纺织品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染料和助剂,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酸、碱性。仍以棉织物为例:棉织物常常带有一定的碱性,原因是染色和整理过程中所用的精炼工艺、丝光工艺、漂白工艺等造成的,如果工艺条件设计不合理、整理剂使用量偏大、后整理液pH值异常,特别是面料在印染加工后,水洗不充分或者未采取一定的酸洗措施就烘干出厂,都容易造成pH超标。

二是服装加工企业与面料生产企业配合不协调。服装加工企业用于加工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要求将pH值控制在4.0至7.5之间,而面料生产企业仅仅将p H值控制在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4.0至9.0范围内,如果服装厂面料把关不当,即造成服装pH值不合格。

三是企业管理人员对标准不了解。GB18401-2003标准规定,后续加工工艺中必须要经过湿处理的产品,pH值可放宽至4.0至10.5之间。由于报检人员未做说明,造成检测结果超出标准值,也是造成服装pH值不合格的一个原因。

4.pH值的控制方法。只有分析pH值不合格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减少纺织品服装p H值的不合格率。

一是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标准宣贯和培训工作,正确理解使用标准。避免上述原因造成的pH值不合格。

二是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内在质量,主动提高管理水平。面料企业特别要加强工艺控制水平,服装加工企业也要根据服装的自身要求和安全类别选择合适的面、辅料。

三是检验机构或企业的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测,保证检验数据公正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和其他人为因素造成检测数据错误,真正把好产品质量关。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猜你喜欢
极限值棉织物纺织品
飞机大电流交流设备的CE101限值探讨
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织物的性能研究
欧拉数极限值和斯坦纳极值的Python解法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Mg(OH)2阻燃棉织物的制备及阻燃性能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一种速解方法
预湿上浆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及其在棉织物脱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