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不平衡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

2011-10-21 04:13祝洪娇
理论导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差距公平分配

祝洪娇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收入分配不平衡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

祝洪娇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主要表现在总体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三个层面。其对我国教育公平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进而积极探究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具体思路。

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教育公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不断拉大,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急剧增长。目前对于衡量我国总体差距的基尼系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计算和估计,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即低估计:0.4左右;中估计:0.45左右;高估计:0.5左右,[1]而无论从哪种估计来看,我国的基尼系数都是相当高的,即使是最低的估计,也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标准。而当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或者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的时候,就必然会对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许多负面效应,而收入分配不平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

一、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状况可以说有目共睹。据有关资料统计,如果将居民按收入高低排序分成五个20%的居民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最高收入组、次高收入组、中间收入组、较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大约各占居民总收入的47%、22%、15%、10%和6%。[2]2002年底,我国居民个人本币储蓄存款已达8.69万亿元,而其中50%为不足10%的人口所拥有。[3]2008年,我国城镇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9.2倍;农村20%的最高收入户与20%的最低收入户平均每人纯收入差距也超过7.5倍。[4]可见,贫富差距非常悬殊。

而具体考察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就可看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据上海财经大学对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调查研究表明,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户数20%的低收入阶层享受到了11.38%的高等教育;占20%的中等偏下收入阶层享受到了10.12%的高等教育;占40%的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阶层享受到了26.57%的高等教育;而占20%的高收入阶层却享受到了51.91%的高等教育。[5]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收益主要由高收入阶层所获得,而低收入阶层所得很少。

之所以高低收入阶层所享受到的高等教育相差如此悬殊,主要是因为目前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所付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收入分配差距又不断扩大,必然对教育公平产生严重影响。1997年,我国的高等学校实行了全面“并轨”,紧随其后的是高等教育的学费持续飞涨。从国外经验来看,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现阶段中国人均GDP按1000美元计算,学费不应超过200美元,即人民币1700元左右,可如今高校的学费基本都在4000-5000元以上。[6]

除了高昂的学费之外,还有住宿费、教材费、杂费和日常生活消费开支等各种费用。因此,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总消费是相当高的。湖南省做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湖南学费(以本科生为例),普通专业在4500元左右;住宿费,600元、800元、1200元不等;教材费,每生500-800元左右,计算机等工科专业教材相对多一些,毕业时结算,多退少补,但一般情况下没有剩余;日常生活费,平均每月开支500元左右。这样算来,一个大学生1年总花费将达9000多元,4年将花费近4万元。艺术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花费还要高于这个数。[7]

与如此之高的受教育成本相对比,我们来看一下我国的居民收入情况,到2006年末,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693元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694-958元测算,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8]即使是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597万人。[9]可见,我国农村的贫困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再来看一下城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城镇中出现了一批以失业、下岗人员,停产半停产企业工人和内退、退休者为主体的“新穷人”群体,这些“新穷人”群体不仅相对收入愈益下降,而且出现了绝对收入下降的情况,这与城市中日渐形成的富有阶层和财富迅速向富有阶层集中的现象相对应,形成了两极分化的态势。据2003年城调队对3.6万户住户的调查,我国城镇10%的低收入户人均月收入只有216元,其中5%的困难户只有175元,如果按10%的比例来估算,贫困人口高达5200多万。[10]虽然目前由于统计标准和估算方法的不同,对城镇贫困人口总量到底是多少的说法不一,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大约占城镇人口总数的4-8%,绝对数在1500-3100万人之间。[11]从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和居民收入情况的比较来看,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所要付出的成本已经给很多中低收入阶层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人口,甚至已不堪负重,虽然国家为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不断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但并没有改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除了高等教育外,我们还应该关注收入分配不平衡对义务教育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对公民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因此如果家长不考虑教育质量的话,理论上都可以上学,但在实际生活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也是影响巨大。相比较而言,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有实力追求优质的教育服务。他们可以不惜代价进入重点中小学;如果进不了重点学校,就进入民办的贵族学校;如果当地没有贵族学校,就请名师做家教给孩子补课。总之,由于目前我国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高收入阶层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优质的教育服务,而低收入者却无力负担,高昂的择校费使得进入重点中小学日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重点中小学里的各级领导干部和高收入人群子女的比例甚高,被民众称为有权有钱者子女的“私立学校”。据对华南某市一重点中学初三班50名学生的调查,家长为厅局、县处和科级干部的有28人,占学生总数的56%。[12]再比如,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调查发现,2005年,某县10余所乡镇区域性重点中学在录取新生时均收取了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择校费”,这对当地年人均只有2282元收入的农民来说压力颇大。[13]而且最近几年“择校费”上涨的趋势甚猛,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接收能力有限,或是为更进一步增加收入,重庆市一些学校的择校费、借读费数额不断刷新。目前,每个区内较好的小学,一般在3万元-3.5万元,全市内有名的小学一般在4万元-4.5万元,最高的达到7万多元。[14]这不只是重庆市个别的现象,全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此高的“择校费”使得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子女无法接受优质教育。

另外,其它名目繁多的教育乱收费现象也给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接受义务教育带来了沉重负担。中国社科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5年前的10年左右时间,教育乱收费高达2000亿元。[12]2001-2006年期间,教育收费有5年在各类价格举报中位居第一,1年位居第二。[15]当然,严重的教育乱收费,对于高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他们足可以承担这笔费用,而对于许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却备感压力之大。因此,这也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教育公平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城乡差异一直比较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均有明显的提高,但生活条件的差别却仍然很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速度更是不断加快,199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9:1,1999年为2.65:1,2000年为2.79:1,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2.90:1,2002年为3.11:1,2003年为3.23:1,2007年已高达3.33: 1,2008年为3.31:1。[16]如果只考虑货币收入,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扩大为4倍,若再考虑城市居民的住房、医疗、交通等各种福利性补贴,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倍。[2]按国际一般情况,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800-1000美元阶段,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大体上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1.7倍,[17]超过2的极为罕见。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其中只有3个国家超过2,中国便是之一,而其它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之比都小于1.6。[18]

伴随着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差距也呈拉大趋势。新华网消息称,现阶段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19]2000年农村15-34岁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12年,尚未达到1982年城镇15-34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9.47年。[20]总之,在广大农村,无论是在农业部门工作还是在非农业部门工作,无论是在农村劳动还是在城市打工,农民接受的教育都是比较低水平的。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其结果就是城镇家庭有能力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而农村家庭则缺少购买教育的能力。表1是关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比较分析,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表1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比较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日趋严重,农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均大大低于城市。

此外,通过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的比较也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当恩格尔系数维持较低水平时,居民才有能力将消费转向教育等较高层次。中国居民2001-2008年恩格尔系数城镇分别为38.2%、37.7%、37.1%、37.7%、36.7%、35.8%、36.3%、37.9%,农村分别为47.7%、46.2%、45.6%、47.2%、45.5%、43%、43.1%、43.7%,[4]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大大低于农村居民的,这使得农村居民投资于教育的能力有限,甚至无力为之。

总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育公平状况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总体上呈现扩大之势,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大部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这种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教育公平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在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政府计划分配机制,而且为鼓励人口流向西部地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实行了地区津贴政策,所以西部地区城镇职工收入要高于东、中部地区,高低排序为西—东—中。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部得到快速发展,在80年代末期,东西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体持平。但从90年代开始,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差距迅速拉大,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职工收入之比已达1.4:1。[21]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东、中、西部分别为19203.46元、13225.88元、12971.18元,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4]另外,这种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还可以从对农村的比较上进行分析。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抽样调查统计,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35:1.06:1,1985年上升到1.44:1.21:1,1990年进一步上升到1.59:1.19:1,而到1995年,三者之比已高达2.01: 1.32:1,[22]东部农民收入水平达到西部农民收入水平的两倍以上。虽然从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加大开发力度,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有了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较快增长,但从总体上看,三地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随着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教育公平。

表2中的数据可以从整体上反映出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表2 2005年各地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大专及以上人口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单位:%、人

从表2可以看出,整体上说,东部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状况最好,质量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为落后。表现在:(1)西部的文盲率最高,在西部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06%,而东部为8.09%,中部为9.73%,西部分别高于东、中部9.97和8.3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中,有9个省区的文盲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04%)。文盲率最高的省区为西藏,高达44.84%,其它的像青海、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也都超过了20%。(2)东部大专及以上人口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为9.31%,高于中部的5.14%,更高于西部的5.06%,东部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5.56%),而中部和西部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排名在前五位的北京、上海、天津、新疆、辽宁,有四个是东部省份,排名在后十位的西藏、贵州、云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河南、甘肃、山东,有六个是西部省份,三个是中部省份,只有一个是东部省份,其中西藏仅为0.89%,居全国最后一位。(3)东部每10万人中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2511人,超过中部853人,超过西部1267人,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33.97%和50.46%,其中排名在第一位的北京是排名在最后一位的贵州的7.85倍。

当然影响东中西三大部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有很多,但本文认为收入分配不平衡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家庭收入水平较高,人们对教育有更大的需求,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家庭收入水平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能力相对较差。为了更加直观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再看一下各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对比。(见表3)

表3 2008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比较单位:元

从表3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各地区间的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差距与人均纯收入差距基本是一致的,东部地区人均纯收入高,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就多,而中西部地区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就少,即使是有其他因素稍微影响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收入分配差距对教育需求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据全国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小学生辍学率平均为0.59%,初中生辍学率平均为2.49%。由于教育发展不平衡,目前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几乎为0。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一些县的小学辍学率不低于2%,初中辍学率估计不低于7%。[23]辍学的原因虽然相当复杂,但归结起来主要是因为经济落后、财政助学经费不足、孩子因家庭贫困辍学。总之,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也是目前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对教育公平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已是客观事实。无论是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来看,这种收入分配不平衡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都可以从实证分析中得到证明。如果这种影响长期存在,必定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从实现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1]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2,(9).

[2]韩文秀,尹艳林.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3,(83).

[3]肖玉明.正确看待部分先富与两极分化[J].创造, 2004,(7).

[4]中国统计年鉴2009[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

[5]金双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J].财贸经济,2003,(1).

[6]“高校学费6年未涨”能证明什么[EB/OL].2006-12-27. http://learning.sohu.com.

[7]湖南:疑问读大学花多少钱大学生月花费统计[EB/OL]. 2006-07-04.http://learning.sohu.com.

[8]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

[9]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cn,2010-02-25.

[10]失衡与断裂之鸿沟[EB/OL].2005-03-22. http://jf1108.blogchina.com.

[11]唐钧.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华夏出版社, 2003:18.

[12]周大平.教育乱收费只治住冰山一角?[EB/OL].2006-05-18.http://edu.people. com.cn.

[13]邓力.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农民还有五盼[EB/OL]. 2006-04-20.http://edu. people.com.cn.

[14]李国,肖阳.重庆择校贵房价跑输赞助费抱钱不知何处捐[EB/OL].2010-10-28.http: //www.chinanews.com.cn/ edu/2010/10-28/2617467. shtml.

[15]付瑞雪.教育收费位居价格举报首位说明啥?[EB/OL]. 2007-04-06.http://edu. people.com.cn.

[16]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9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 stats.gov.cn.

[17]赵晓雷.中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1,(4).

[18]杨宜勇.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 2002-02-28.

[19]近二十年中国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增长[EB/ OL].2007-03-04.http:// www.sina.com.cn.

[20]刘维奇,靳共元.我国教育消费结构失衡的原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7).

[21]韩留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1, (2).

[22]常兴华,张文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J].中国物价,2002,(7).

[23]中国约230万中小学生辍学[EB/ OL].2006-01-26.http://www. xinhuanet.com.

G40-052

A

1002-7408(2011)04-0038-03

祝洪娇(1976-),女,辽宁海城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差距公平分配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笨柴兄弟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公平比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