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速度”的特殊动力

2011-10-21 01:46於常勇代明勇
当代党员 2011年8期
关键词:重钢责任书党组织

於常勇 代明勇

2009年9月,长寿。

重钢新厂区,凝集行业领先工艺的4100毫米船板缓缓下线。

2011年9月,大渡口。

重钢旧厂区,熊熊燃烧了73年的最后一罐炉火将渐渐熄灭。

“从主城区污染大户到产业升级的重庆龙头,重钢焕然新生的背后,凝集着一股强大的特殊动力——将国企政治思想和组织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庆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再坤说。

交叉任职科学决策

2006年4月6日,对重钢人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钢城大厦会议中心,集团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拉开序幕。

会议室挤满了30余人。

参加此次中心组学习会的人,比往日多了一些,不但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党委常委来了,股份公司主要领导也来了。会议主题更让人感到非同一般:重钢集团战略发展研讨会。

当时重钢正遭遇残酷现实:资源上,过分依赖进口;环境上,治理跟不上环保要求;规模上,与市区城市拓展矛盾突出。

2006年第一季度,重钢亏损1.4亿元——重钢面临生死困局。

“以前这类重大决策研讨会,一般只会放在董事会上进行,所以很多人感到意外。”张再坤说。

这次意外,源于重钢集团党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的建立。

“为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集团党委将党组织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董事会成员依照有关规定进入党委,党委成员依照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董事会、经理层成员与党委成员实现交叉任职。”张再坤说。

这一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党组织在重大决策上有参与建议权。“中心组学习会讨论集团发展战略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张再坤说。

重钢集团董事长董林开启研讨会话题:“既要解决当前生存困局,又要破解长远发展难题,请大家各抒己见。”

静寂会场响起热烈掌声。一个原本程序化的研讨题目,在董林引导下升华了内涵。

“不能再搞小修小改”,“应勇敢地与污染决裂”……不少真知灼见,就这样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而浮出水面。

最终,大家会商出结论:应充分把握形势,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清洁环保、产品结构、资源保障、适度规模等重大问题的发展新路子。

这个集体智慧,为后来市委、市政府作出将重钢整体搬迁至长寿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

尝到甜头后,重钢党委将“先调查研究、充分酝酿,再提交董事会、经理层集体讨论决策”的统一思想中心组学习会,升级为每三个月开一次,使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变得更加科学。

收购澳矿开发海外资源,进军靖江打造西部出海口……这些科学决策,为重钢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大体系全员保证

2007年8月15日,长寿江南。

白花花的阳光下,到处是呛人的尘土。黄沙滚滚中,无数黝黑脸庞正挥汗如雨。

大卡车汇成川流不息的铁流,把一个个山头刮成平地。“施工人员只要离开半天,回来时就可能找不到原来的路了。”时任重钢环保搬迁指挥部工程部副主任、平场项目部经理的郭明说。

平场项目部玩命猛干,是因为后面有根鞭子——党建目标责任书。

“我们平场项目部党支部与上级党委签了党建目标责任书,下一级党小组又与党支部签了党建目标责任书,要保证完成环保搬迁任务。”郭明说,“不能按时完成,支部、小组将被问责。”

在党建目标责任书催逼下,工人变成了铁人。

“每天使用炸药100多吨,可见工程量之大。”郭明说,“张勇父亲病危,催他回家,可工程正值关键时刻,他无法抽身,等他准备回家时,父亲已病逝。”

这样玩命战斗下,平场项目部提前两月完成任务。“挖填土石方近一亿立方米,构筑长、宽、高各一米的长城,可绕地球赤道两圈半。”郭明自豪地说。

2007年初,搬迁启动后,为保证快速推进,重钢集团党委制订了三大保证体系——

一是建立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体系。从集团党委到下属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任务。

二是建立生产目标党组织保证体系。各级党组织均制订了生产指标保证措施,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

三是建立党组织工作评价考核体系。以“一讲二评三公示”等为主要形式,按照逐级检查、分级考核的方式,抓好奖惩考核。

“三大體系,形成了‘从上向下一级抓一级、自下而上一级保一级的责任网络体系,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张再坤说。

三大体系压阵下,重钢搬迁现场,每天都有捷报频传。

搭建平台建功立业

今年2月,重钢股份公司中厚板厂热轧车间迎来最艰苦的日子。

“既要完成老厂搬迁,又要完成生产任务。”车间党支部书记周亚平说,“我们陷入两难。”

因为要搬迁,加热炉末期检修搁浅,重新检修要投资1000多万元,而且只能用四个月,太浪费,可如不检修,很可能发生生产事故。

怎么办?

关键时候,集团党委搭建“建功立业”平台的决定,让周亚平打开了思路:“车间党支部28名共产党员,组成四个党员突击队,边生产边检修。”

加热炉还未凉透,炉内温度近300摄氏度。为赶时间,党员们穿上棉袄,在水池里一滚,然后一头扎进炉里。

“热浪逼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大家咬着牙,徒手用钩子将卡在炉内的钢坯一个个拔了出来。”周亚平说。

在党员突击队带领下,热轧车间当月产量位居全国同类车间第二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周亚平说。

三大体系,只保证了党员被动的“要我做”,要发挥其主动性智慧,须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为其搭建建功立业的平台。

“集团党委以‘生产经营作表率、环保搬迁立新功党内主题活动、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等为载体,引领党员创先争优,形成‘三级协同、攻坚克难生动局面,强力推进了搬迁工作。”重钢集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亚夫说。

一个党员就是一块酵母,把广大职工“粘”到一起,凝聚成新的合力,重塑了“重钢精神”。

合力之下,重钢人创造了惊人的“重钢速度”:根据国内外实践,完成重钢环保搬迁这样规模浩大的工程,一般需要七八年,可重钢从破土动工到第一块钢板下线,仅用了536天。

一个个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也在“重钢速度”中诞生。仅环保搬迁指挥部党委,就有近130名党员获得重庆市“建好一号工程”一、二、三等功以及全国冶金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

交叉任职、体系保证、搭建平台……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推动下,一个年产值达1000亿元的新重钢将在环保搬迁中新生。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重钢集团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重钢责任书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这里保存着重庆的钢铁记忆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重“签署”,轻“使用”
——教育责任书的使用误区
搭个舞台与历史对话
重钢3号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莫让“安全责任书”成摆设
强化对安全责任书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