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述评*

2011-10-31 05:33范瑾胡小勇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区域信息化研究

范瑾,胡小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述评*

范瑾,胡小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该课题研究的成果,并在剖析我国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述评;策略

一、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文献元分析

1.样本选取与类目分析

美国Georgia大学的Thomas C.Reeves(1995)在分析教育技术研究现状时,提出了一种分类框架,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研究目标角度和研究方法角度进行分类。[1]本文参照该分类框架(见表1),对中国期刊网收录的2000-2009年10年间发表的题目名中包含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137篇论文进行元分析,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系统分析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的样本统计数据由分别担任主、辅评判员的两位研究人员独立按照内容分析类目进行评判而获得。由于各类目信度均大于0.85,因此把主评判员的结果作为文献内容分析的结果(见表2)。

2.重要观点的内容评析

(1)数量分析。①从趋势图来看 (见图1),2006-2009年论文数量一直呈大致增长趋势,表明该主题得到了研究者的持续关注。②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并存:2005年到2006年的增长幅度较大,这说明国家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较大;而在2004年、2008年论文数量稍有回落,这反映了研究的深入和理性的回归。

表1 Thomas C.Reeves的教育技术研究分类

表2 主评判员样本评判数据表

(2)研究目标类型(见图 2、图3)。①10 年来,理论研究一直遥遥领先,解释性研究次之,并保持平衡波动状态,实验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较为缺乏,原因在于该领域历史较短,在发展初期主要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②评价研究在2007年出现波峰。笔者对这类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高达73.62%的文献是针对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 “农远工程”,下同)开展效果的调研报告,这反映了研究者对农远工程的关注点由先期的外部环境建设过渡到应用层面,同时也是国家对贫困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的必然结果。③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流派,在这一领域的影响还并不深远,相关研究较少。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一种意义的表征和符号,如何从价值观、认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构也是今后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

(3)从研究方法类型图来看 (见图 4、图5),目前文献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证分析,但绝大部分都是定性研究,实证分析很少,而且即便是定性研究,也只侧重于浅层的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缺乏外部效度;而文献研究和批评性研究则更为少见。教育研究的根基在于实证分析,只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理论,才有可能对现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也只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策略,才有可能对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力。因此,加强实证研究并以实证研究为根基进行理论探讨,乃是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在研究方法问题上的合理路径。

二、多视角下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

区域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学者尝试从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视角对教育信息化的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和研究。

1.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生产力悖论”是教育信息化处于“效用波动期”阶段所表现出的特有现象,绩效技术作为一种为了达到目标,将工作环境和目标、策略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过程,其理念与方法可以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决策与指导。基于这一思想,许多学者提出了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见表 3)。

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呈现以下特点:①教育信息化的评估从“水平评估”转向“绩效评估”,从“全局评估”转向“区域评估”。②评价方式多样化:运用数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测量工具构建评价模型,尝试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态性、多投入多产出、评估不易量化等问题。③研究多聚焦于农村中小学及农远工程,针对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还并不多见。④较少学者针对不同学段(如高中、初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构建评价指标。笔者认为,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心理存在差异,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以及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方式也不同,我们有必要将评价对象细化,制定针对不同学段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标准和规范。

表3 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

2.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动力观研究

区域教育信息化以区域为空间载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地域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7]从外在因素或动力源来分析,基础教育信息化从属于因生产力变革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涉及制度转轨、技术跨越和战略变迁的方方面面;从内部动力来分析,其发展又依赖于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运动,并在观念上要求人们超越各种习惯势力。根据路径依赖的正反馈机制和自强化效应的相关理论,学者们纷纷对影响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因素进行探究,[8]综合区内和区际的差异分析,构建了促进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框架,[9]探索不同地域特点的优质资源建设应用模式,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认知能力、改善管理制度和应用环境实现路径转轨,实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

3.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系统观研究

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已逐渐改变以往“校校建库”的模式,侧重点转向新型技术在教学中的探索性应用,如利用Moodle学习平台、云计算平台、“学习元”模型等网格技术进行区域性教育资源库的共建共享,但是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讲,这类研究仍停留在将各种技术、管理以及一线教学人员等作为“工具”要素而加以利用的层面上,忽略了其作为“人”的地位与价值的实现。于是,有学者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提出了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涵盖了从个体组织到整个社会制度体系的范畴,研究技术、人及其实践活动的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通、生成与成长、适应与文化,他们的“内在价值”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来源,是衡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尺度。“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表明研究者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点从以硬件为中心的低级态进化到以人本为中心的高级态,[10]体现出一种研究理念的推进,即“资源建设的信息化→教育手段的信息化→教育理念的信息化→人的信息化”,要在确立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思维与信息科学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主要建设手段,以人文主义管理与制度法规为激励措施,把握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11]

4.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重点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学者们基于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非均衡性”这一客观事实,提出许多有价值、有影响的重点发展战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梯度发展”战略、“反梯度发展”战略和“区域推进”战略。

梯度发展战略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是:按经济和技术梯度,由东部和沿海先进技术地带逐步向中间、传统技术地带推移,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加速转移,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反梯度战略旨在通过超常规手段,加大某些相对有优势的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推移,实现均衡发展。区域推进战略则聚焦于信息技术在教育全过程的创新应用,发现和培养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整个地区的均衡发展。

由此可见,区域重点发展战略虽然反映了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愿望和要求,但却受利益驱使而无不带有极强的地方功利色彩和感情因素,不免使人们对其科学性产生怀疑:①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加剧“马太效应”;从其梯度转移的标准来看,划分三大经济地带方式过于简单,毕竟东部沿海地区有贫困乡镇,而西部地区也不乏经济技术先进的城市。②“反梯度发展”战略忽视了本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局限性。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个别地区确实可以通过引进资源和先进技术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但想通过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发展”并非轻而易举,这些地区可能因经济实力不足而未能产生所谓的“辐射效应”,故不能把个别的现象当做一般规律,否则将会导致战略误区。③区域推进战略的实施要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扩散,但是创新扩散所需的时间较长,成功的创新难以界定,而且目前对扩散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并不全面,这就意味着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总的来说,以上三种战略的立论基础都是传统的教育体制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而任何区域教育发展战略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来实现。在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区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势必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需要制定新的战略来适应新的区域关系发展的要求。

当然,尽管这些战略各有利弊,但它们都客观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重点倾斜式发展的轨迹,试图在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具有务实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等特点,对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从建设阶段进入深化应用阶段,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①“系统性”问题: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援系统和对教育信息化整体的系统规划与统筹安排,利益主体间的对话机制尚未建立,组织机构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②“持续性”问题:发展性经费投入总体缺口较大,部分地区保障性经费缺位,投入意识淡薄,经费来源单一。③“均衡性”问题:技术与教育脱节,建设与应用脱节,区域差距、校际差距逐步加大。这三类问题相互制约,只有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格局,探索不同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条件,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问题的解决。[12]

1.经济发达地区

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已基本到位,教师应用资源的主客观条件也较为成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3]教育开放程度不足、信息资源兼容共享度低、教师对资源的使用频度和满意度呈现随建设规模扩大而递减的现象等,制约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传统教育观念对现行教育评价——管理体制的束缚,[14]改革的重点在于克服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带来的负面影响。①在资源建设上体现 “化大为小,自治适用”的原则;②实施区域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准入机制和优选机制,体现其行政性、公益性;[15]③资源结构从离散资源转向主题资源单元,[16]资源形态从静态固化资源转向生成性资源,资源管理从“各级实体资源库模式”转向融“实体组织建设”与“Web2.0整合服务”并举的模式。

2.中等发达地区

中等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处于信息技术培训阶段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的过渡期,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介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大体上代表着我国的总体平均状况;但这些地区自身的财力有限,既不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也无法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处境非常尴尬。因此,对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来讲,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在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资源惠及战略,走“边建设边应用,边应用边建设”的路子。①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构建以县级财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行 “校财局管”,改善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②以县为中心建设大型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库,辖区内学校实现资源共享。③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课题带动行政部门发挥统筹协调功能。[17]

3.经济贫困地区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已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并采取成本分担与补偿模式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和质量,但这并不足以使其摆脱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处境不利的恶性循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有不断加大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所谓的“帮扶”和“指导”其实是一种单向交流的做法,是以牺牲农村教育特有文化为代价的,这并不利于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也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使经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真正有所发展,关键在于从思想上破除教育信息化高不可攀的观念,认识到农村教育的独特性,认识到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平等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内涵,开发和利用好农村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模式、方法的有效运用,在贫困地区确保农村中小学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18]基于此,农村与城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才会成为可能。

四、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就研究目标和方法类型而言,定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实证研究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而运用批评理论、文献分析和混合方法的文献在近年初见端倪,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研究主题分化的局面开始形成。②就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而言,从不同层面考察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问题、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的制定问题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希望此次研究能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9-33.

[2]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3]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3-39.

[4]王有远,艾小伟.基于灰色理论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及系统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08,(3):85-88.

[5]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8-41.

[6]李兆君,高铁刚.“农远”工程评估的评估对象与评估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4):65-68.

[7]叶平,王蕊.中国教育现代化区域聚类与特征分析[J].教育研究,2003,(7):47-57.

[8]胡小勇.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4.

[9]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

[10]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3-40.

[11]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2):16-21.

[12]李馨,胡小勇,缪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2):55-58.

[13]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胡小勇.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1):69-73.

[14]梁林梅,桑新民.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4,(8):21-24.

[15]邓尧伟.基础教育区域数字资源中心现状及持续发展策略[J].图书馆论坛,2009,(4):102-105.

[16]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56-61.

[17]王珠珠.中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持续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农村远程教育项目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5,(2):34-39.

[18]何克抗等.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8.

G521

A

1673-8454(2011)04-0011-05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区域性优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机制与推广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CA070217,主持人:胡小勇)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区域信息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分割区域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区域发展篇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