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训卫生员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1-10-31 02:32马翠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新训卫生员学兵

马翠萍

(西安陆军学院军医训练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1200)

新训卫生员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马翠萍

(西安陆军学院军医训练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1200)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可经此途径传播。新训卫生员在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大。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及采取相关措施,旨在加强学兵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兵职业防范意识,以更好地满足未来军事斗争和卫勤保障需要。

新训卫生员;针刺伤;职业防范

自2008年以来,我校为新疆军区先后承担了3期为期半年的新训卫生员短期培训任务。为确保培训质量,向战区输送合格的卫生人才,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紧紧围绕培养实践能力强,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卫生人才的教学目标进行,并不断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但在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由于学兵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发生针刺伤的现象较多。为此,我们对第三期卫生学兵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安全防范现状,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对象是我校为新疆军区培训的第三期新训卫生员学兵。共发放调查问卷558份,收回555份,有效回收率为99.46%。

1.2 调查方法

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为在训练中针刺伤发生的次数、原因、损伤处理、预防措施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共四大项17小项。

2 调查结果及分析(见表1~4)

表1 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发生针刺伤情况[n(%)]

从表1可以看出,在注射前、注射中发生针刺伤的分别为66和99人次,主要原因是未掌握操作要领,动作不准确。在处置注射器、输液器、输液瓶和安瓿碎片时发生针刺伤的分别为56、20和98人次,说明在对注射器、输液器浸泡消毒毁形前拔取针头及重套针帽等操作环节易被刺伤,另外在处置安瓿碎片时刺伤发生率最高,学兵反映主要由畏惧心理所致。

表2 发生针刺伤后应采取的防护措施[n(%)]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发生针刺伤后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方面,认为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的有204人,占36.76%;认为应立即用常水冲洗伤口的有52人,占9.37%;认为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伤口的有337人,占60.72%,主要理由是可避免感染或降低感染发生率。发生针刺伤后未作任何处理的有18人,占3.24%,主要理由是认为被污染针头刺伤后感染几率很小。

表3 发生针刺伤后可感染的疾病[n(%)]

据最新文献报道,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能够防治,但从表3可以看出,认为发生针刺伤后可感染HIV、HBV和HCV的分别占72.97%、79.82%和39.10%,另外有12.25%的学兵认为发生针刺伤后可感染破伤风、梅毒、淋病、鼠疫、疟疾、流感、狂犬病、非典、败血症等,说明相当一部分学兵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了解不多。

表4 为避免发生针刺伤应采取的预防措施[n(%)]

从表4可知,认为手指或皮肤有破损时应用防水敷贴保护,必要时戴手套的学兵占46.67%;认为操作时戴医用手套的学兵占39.28%;认为操作时不必戴手套,只要小心即可的学兵占32.97%;认为应使用安全性能好的医疗护理器材的学兵占60.54%,说明广大学兵希望使用质量好、性能好、安全性高的医疗护理器材。

3 预防措施

针刺伤是一种累及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1],针对新训卫生员工作资历低,社会经验不足,相关专业知识欠缺的实际,为加强学兵的职业防护意识,更好地满足卫勤保障需要,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加强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不仅使学兵充分认识针刺伤造成的严重后果,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兵继续强化职业防护意识,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热情。

3.2 正确、规范地进行护理技能操作

学兵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为防止针刺伤,我们在要求轻、准、稳、美的基础上,更强调操作动作的稳。如进行静脉血标本采集、静脉输液操作练习中,先在模拟示教人的假臂上练习,待掌握操作要领后再互相扮演患者进行实际操作。使用过的针头一般不要求学兵回套针帽,确实需要时应单手操作,以避免针刺伤。

3.3 熟知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措施

为加强学兵的针刺伤防护意识,降低学兵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我们将发生针刺伤时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编成了口诀,即:一挤(立即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二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三消(用消毒液涂抹消毒)、四包(包扎伤口)、五报告(立即报告带教教员),这不仅便于学兵记忆,更使学兵掌握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3.4 配备安全的护理操作用具

为避免学兵发生针刺伤,我们增设了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器废物的设施,制定了一套合理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用后处理方法,同时教学保障部门也给予了极大支持,如购买质量优、安全性强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为学兵预防针刺伤奠定了良好基础。

[1]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

G424.29

B

1671-1246(2011)07-0128-02

猜你喜欢
新训卫生员学兵
新体制下新训工作的方法探讨
无缝救援系统中基层卫生员的工作要求、流程及培训
王学兵:我很少形而上地去想事情
武警湖南总队开展新训卫生防病防疫工作
基层医院卫生员对优质护理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最美劳动者之家庭卫生员
漫画10幅
注重军校学兵健康人格的培养
部队基层卫生员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军校大一学员新训期间应激压力及其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