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957例大骨节患者的舌象特征分析

2011-11-01 03:21王浩中朱德良温元强钱俊辉罗才贵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1期
关键词:舌象舌苔比率

罗 建 王浩中 李 川 张 冲 朱德良 温元强 钱俊辉 罗才贵*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四川 成都 610072;2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3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4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1)

某地区957例大骨节患者的舌象特征分析

罗 建1王浩中2李 川1张 冲3朱德良4温元强5钱俊辉1罗才贵1*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四川 成都 610072;2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3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4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1)

目的分析壤塘地区957例大骨节患者的舌象特征,结合临床分析其病因病机。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患者进行舌诊检查,并用索尼数码照相机拍摄舌象片后,记录舌象,最后由中医诊断学专家进行审核,对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957例大骨节病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白舌、淡紫舌、红舌出现频次高,比率超过10%,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瘦薄舌、苍老舌比率超过10%,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黄腻苔、燥苔、剥苔,出现比率超过10%。结论大骨节病患者的舌象异常率较高,其特征可为中医辨证及病机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 ,KBD)是一种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目前已经确认KBD主要分布在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外贝加尔的乌洛夫河流域、朝鲜北部和我国从东北到川藏高原地带上[1]。四川境内的甘孜、阿坝等高寒民族聚居地为此病高发区域。我们在对大骨节病高发地区阿坝州壤塘县大骨节病患者中医证候学调查中发现舌象具有特征性变化。本文从收集的957例大骨节病患者舌色、舌形、舌苔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为研究大骨节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大骨节;舌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至2011年课题组赴阿坝州壤塘县辖区内中壤塘乡、尕多乡、南木达乡、茸木达乡等地,对已被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为大骨节病患者,进行证候资料收集。本课题组共完成了970份大骨节病证候采集表,剔出不合格病例13份,收集到合格病例957份。

1.2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

参照“大骨节病(国家标准GB16003-1995)”内容进行制定:①早期:干骺未完全愈合的儿童,具备以下4项中a、c或b、c或b、d或只有c者,诊断为早期。a.手、腕或踝、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疼痛。b.多发对称性手指末节屈曲。c.手、腕X线片有骨关节面或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或骺核不同程度的凹陷、硬化、破坏、变形。d.血清酶活性增高,尿肌酸、羟脯氨酸、黏多糖含量增加。②Ⅰ度:在早期改变基础上出现多发对称性手指或其他四肢关节增粗、屈伸活动受限、疼痛、肌肉轻度萎缩,干骺端或骨端有不同程度的X线改变。③Ⅱ度:在Ⅰ度基础上,症状、体征加重,出现短指(趾)畸形,X线改变出现骺早闭。④Ⅲ度:在Ⅱ度基础上,症状、体征、X线改变加重,出现短肢和矮小畸形。

1.3 观察方法

参照《中医诊断学》[2]舌诊分类并根据预调查的结果,调查舌象的舌质(舌色、舌形)和舌苔。由中医学专家对参加病例收集的中医师统一培训,并通过舌象图片辨识,考核合格后方能参加病例收集。由2名中医师为一组进行舌诊,并用索尼数码照相机拍摄舌象片后,在证候调查表中记录舌象,最后由质量控制的中医学专家根据舌象图片再作审核。分别对患者舌质(舌色和舌形)、舌苔作频数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获取大骨节病患者957例,年龄为7~86岁,平均年龄(56.22±14.96<岁,其中男性313例,平均年龄(56.63±14.59<岁;女性644例,平均年龄(56.02±15.15<岁。早期和Ⅰ度患者共446例,占46.6%,Ⅱ度患者共387例,占40.4%,Ⅲ度患者共124例,占13.0%。

2.2 舌象情况

将资料中同时具有舌淡红、舌体形态正常、津液适中和薄白苔而未见其他异常者认为舌象正常,其余为舌象异常,结果见表1,异常舌象出现比率占85.7%。见表1~表3。

表1 正常舌象和异常舌象

在舌质中,主要分析舌色和舌形,见表2,从舌色来看,淡红舌为正常舌色,出现比率为32%,异常舌色中淡白舌、淡紫舌和红舌出现比率均高于10%。除正常舌形外,异常舌形中裂纹舌出现比率最高为20.0%。其次是瘦薄舌、苍老舌出现比率高,均高于10%。

表2 舌质的观察结果

舌苔中,薄白苔为正常舌苔,出现比率为22.4%,异常舌苔白腻苔、黄腻苔、燥苔出现比率均高于10%,单纯的黄苔、白苔较少见,出现比率低于5%。

3 讨 论

在祖国医学中,根据大骨节病的临床特征,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但因其病情顽固、久延难愈、且疼痛遍历周身多个关节,有别于一般的痹证,与中医古籍所记载的“骨痹”、“顽痹”、“鹤膝风”、“尪痹”[3]等病证相似。外因风寒湿邪所伤,内有肝脾肾亏虚,脉络痹阻,导致“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筋肉挛缩”,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短指、短肢甚至矮小畸形。

表3 舌苔的观察结果

本课题收集的是大骨节病高发区壤塘县的病例,收集病例多为成年大骨节病患者,其中以早期和Ⅰ度、Ⅱ度患者占绝大多数。淡红舌、薄白苔、正常舌形三者同时出现的正常舌象仅占14.3%。说明大骨节病异常舌象出现比率高。其中异常舌色以淡白舌、淡紫舌、红舌出现频次高,比率超过10%。淡白舌反映阳虚或气血不足,淡紫舌反映阳虚有瘀滞。大骨节病患者初期发病多由于高寒地区,患者阳气不足,风寒湿入侵所致,因此淡白舌和淡紫舌多见,但也有体质壮实之人,感受邪气化热而出现热证的红舌。异常舌形以裂纹舌、瘦薄舌、苍老舌比率超过10%。裂纹舌反映阴液亏虚、血虚不润、脾虚湿侵,瘦薄舌多见于气血阴液不足,大骨节病患者病程较长,邪气羁留体内,因此对阴津、气血不足的耗损较为严重。异常舌苔以白腻苔、黄腻苔、燥苔、剥苔,出现比率超过10%,腻苔(包括白腻苔和黄腻苔)反映湿浊的存在,白腻苔见于寒湿阻滞之象,黄腻苔见于湿热、痰热蕴结。由于大骨节病与当地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既有当地气候环境恶劣,高寒缺氧,寒湿入侵有关,也与饮水中有机物中毒、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导致脾胃受损出现脾不运化而出现内湿相关,因此腻苔出现比率较高。燥苔多反映津气受损或津气阻滞,剥苔反映气血或气阴不足。邪气羁留体内,正常的气血化生不足,或者津液运行受阻不能上承于舌,从而出现燥苔或剥苔。

从大骨节病的舌象并结合临床来看,我们认为该病容易出现两种极端:阳虚寒湿伤及气血,或者阴虚湿热伤及阴津,两种证候都会出现气血或阴津的损伤,都可以兼夹瘀血、湿浊。因此,证候的表现多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这也可能是该病缠绵难愈的原因。

[1] 杨建伯.中国大骨节病防治策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7,16(3):129-131.

[2]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0-89.

[3] 焦树德,杜甫云.尪痹的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2,3(1):11-13.

R684.1

B

1671-8194(2011)31-0374-0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医(藏)药治疗大骨节病的研究”(课题编号:2007BA125B05)

*通讯作者:E-mail:caiguiluo@sina.com

猜你喜欢
舌象舌苔比率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基于Citespace糖尿病舌象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