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工业腾飞
——六盘水产业园区建设走笔

2011-11-02 01:49叶蓁蒙珺
当代贵州 2011年27期
关键词:六盘水工业园区新区

■ 文/本刊记者 叶蓁 蒙珺

加速工业腾飞
——六盘水产业园区建设走笔

■ 文/本刊记者 叶蓁 蒙珺

编号“六盘水·青年曼00001”的重型卡车缓缓驶下生产线,弥补了六盘水汽车装备制造业的空白。

作为贵州工业重镇,六盘水正在高调“转身”。

采访中,与当地政府官员、园区领导、公司老总、普通员工交谈,他们脱口而出的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六盘水步伐”……这些词汇是六盘水在全省千帆竞发、万舸争流之际,深深的跨越情结与清醒的转型意识并举,作出的理性抉择。

项目推进聆听奋进强音

六盘水是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20%,其工业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全省工业强省战略的成效。

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六盘水调研时曾指出:“要大力增加投资,扩大增量,实现在增量当中调整结构、优化结构。”

省长赵克志在六盘水调研时曾强调:“要积极引进一批投资大、污染少、就业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聚集发展,集约发展。”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建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在项目”的共识在六盘水上下形成,沿着“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指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六盘水落地生根。

——8月16日上午10时30分,一辆黄色车身,编号“六盘水·青年曼00001”的重型卡车缓缓驶下生产线,弥补了六盘水汽车装备制造业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该生产线从水城县提供厂房到第一辆汽车的下线,仅用了190天。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六盘水调研时指出:“要高标准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完善园区功能,扩大招商引资,搞好产业聚集。”(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鸡场坪煤钢电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生产400万吨焦炭及27种下游产品和150万吨球团、100万吨直接还原铁、45万吨特钢棒材、35万吨特钢线材,现已完成投资6.7亿元,该项目的建成,将使六盘水煤炭和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实现质的跃升。

——总投资38.6亿元的黔桂天能焦化扩能项目分三个“阶梯”建设,第一二“阶梯”有年产130万吨焦化、年产240万吨选煤、年产12万吨液化天然气装置及干熄焦余热发电,第三个“阶梯”将开发煤精深加工,如硫铵、粗苯、煤焦油等产品,延长产业链。

大手笔的项目建设,绘就的不仅仅是蓝图,更是一步一个脚印跋涉在科学发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

今年1—8月,六盘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增速明显,众多重点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乃至投产达效,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托举经济腾飞的“六盘水力量”正在聚集。

园区建设搭建产业转移平台

富于承载,方能加速产业集聚。由散变聚,方能提升特色产业。

六盘水泼墨风云的园区发展战略,为项目建设提供新的承载,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的路径。

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六盘水调研时曾指出:“要高标准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完善园区功能,扩大招商引资,搞好产业聚集。”

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布局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大气魄推进“六盘水战略”。

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以项目建设为龙头,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全力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力度。

在红桥新区,建设指挥部院落里停满了车辆,办公室的人忙里忙外,电话一个接一个,前来洽谈事宜的人一茬接着一茬。红桥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委副主任王尔彬接完手机后高兴地告诉记者:“上海客商明天要来洽谈项目落地相关事宜,我们再忙也值呀”。

今年1至8月,这个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约20平方公里的新区,签约金额达170亿元,已签订投资协议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228.4亿元,目前实际开工建设57个项目,投资总额140.33亿元。

“围绕六盘水现有支柱产业及其上下游产品,我们通过引进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延长产业链的方式,实现产业链断层缝合,引导同质企业聚集,促进分工专业化、产业集聚化,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王尔彬说。

走进盘县两河新区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到处机声隆隆、施工车辆穿梭不停,上千台大型机械,24小时不间断施工;工人们顶着酷暑,为两河新区建设挥汗如雨。

红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余榕江告诉记者:“我们把一天当成三天用,一个月当成三个月干,五年后,新区至少要有20平方公里的新厂房林立,有10平方公里的新城建起来,向全县、全市人民展示一个30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园。”如今,两河新区将建设“三区五园”作为着眼长远增后劲的战略选择,其园区布局的基础框架已基本形成。

被形容为“就像一个快速长大的孩子,几天不见就长成另一个模样”的董地工业园区,在建的20万吨阳极碳素生产线项目、青年汽车生产线项目、热电项目、高压电子铝箔生产项目、锰镁深加工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年产值近1000亿元。不仅如此,董地工业园区目标锁定,重点引进国内外高端技术和循环经济产业、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落户,力求建成水城重要的产业集中区。

布局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引进一批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型工业项目,成为六盘水市优化“增量”的主要手段。

为此,该市规划了红桥产业新区、红果产业新区、钟山区水月园区、盘县鸡场坪工业园区、水城县发耳煤电化产业园区、六枝特区木岗工业园区、六枝特区郎岱农业产业园区等12个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8519公顷,招商引资金额将达738亿元。

“巢暖引凤”打造经济温室

“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条法则,六盘水人不仅了然于胸,更是倾力付诸实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筑巢引凤,六盘水按照一个园区一套班子一个部门具体负责,一个大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部门具体跟踪的方式,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群发展、公共服务健全的产业集聚区呈现出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

总投资73亿元的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来了,一期投资40亿元的博罗冠业电子有限公司500条高压电子铝箔生产线项目来了,预计投资126亿元的双元铝业二期项目来了,投资48亿元的中国(永康)西部五金城项目也在六盘水“安家落户”……

一个个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缘何落户于此、成长于斯?

“这是市委、市政府倡导的以情招商、以实招商和以诚招商的结果。”六盘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袁国中阐述道:“以情招商就是要用真情对待企业,围绕项目,充分沟通,设身处地的帮助企业发展;以实招商就是要实实在在的招商,在国家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为企业提供优惠条件;以诚招商就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落地不是招商引资的最终目的,确保地方和企业实现双赢。”

为了吸引广大投资者,六盘水推出了一系列规划支持政策、投融资支持政策、建设用地支持政策、税收支持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坚持规划领航,集约引导,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水平;坚持基础建设先行,“筑巢引凤”,大投入抓好设施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环境发展力。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大服务”的模式,六盘水建立起高效优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一站式”办公、政务公开、办公自动化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让入驻工业新区的企业感受到真正的实惠。“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工商局、税务局的门往哪里开,管委会优质、便捷的一条龙服务让我们少操很多心。”红桥新区的一家企业老总直言。

“从谈项目到拿到项目执照,就花了半天多的时间。”华东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不无感动。

“我们就是奔着这里的好环境、好区位来的。”面对记者,西南天地成套煤矿装备制造和维修示范基地项目基建现场负责人张惠强侃侃而谈。

突出一个“快”字,着眼一个“转”字,服从一个“好”字,立足一个“实”字,狠抓存量扩张、增量集聚、项目推进、对外开放,六盘水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如今,随着六盘水项目建设及工业园区的崛起,聚集绿色低碳、高效低耗的经济发展之路正在铺就。一场尘土飞扬的建设“战斗”正在轰鸣的马达声和飞溅的焊花电光中激烈地推进,其势如雄鹰展翅。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企业“耦合共生”,见证着六盘水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必将掀起新一轮奋进大潮,热浪滚烫。

(责任编辑/周德瑞)

猜你喜欢
六盘水工业园区新区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诗书画苑
开放缔造活力新区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