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节初议

2011-11-02 02:12熊文华
河池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短时记忆被试者言语

熊文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句节初议

熊文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重新界定语言和言语的使用单位,提出了句节这一概念,并对句节的结构过程及其组合规律进行了探索。

言语单位;句节;认知;组合

索绪尔的一个伟大的功绩,即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对于语言的静止状态,语法学界的前辈们已作过大量的描写,但对言语的变动状态,尚须深入地探讨。本文试图重新界定语言和言语的使用单位,提出句节这一概念,并对句节的结构过程及其组合规律作一些探索。

一、句节的性质

言语分析是以句节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所谓句节,就是句子中最小的言语单位。从句法上看,是语序活动的基本单位;从人们认知过程上看,是人脑记忆中组合到句子之前的最大组合项目。例如:

从句法角度看,语序变动的基本单位只能是A、B、C、D;即:

B十A十C十D

C十D十B十A

B十C十D十A

D十B十A十C

而其它单位不能作如此变动。比如:

他 录取 妹妹 今天 通知书 接到

通知书妹妹接到录取今天他

也就是说,A、B、C、D内部不管有多少个词,它们各自内部均是紧密地粘着在一起活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当句子成分的。因此,我们认为A、B、C、D便是句节,句节是言语的最小单位。句节是由词和短语充当的(如上例)。但词和短语是静态的语言单位,当它们要进入言语交际过程中,必先转化为动态的句节。这可用如下模式表示:

不仅语序变动是以句节为单位“整节移动”,而且,句子的扩展也都是句节内部的扩展,例如:

这里,句子的长度增加了,但句节则仍是A、B、C三个。

至于句节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存在依据,我们留待第三节再加以讨论。

二、词的组合受句节的制约

一个句子所使用的词尽管极其有限,但这些词的组合却可以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例如:

这个句子用词只有15个,但如果将它们任意组合的话,运用数学全排列公式:Pn=n!进行计算的话,那么,P15=15×14×13^2×1=1.3077×1012

如此庞大的组合群,上万亿次的组合变化,足以令人精神分裂。这还仅仅是 15个词,倘若将一种语言的数万个词拿来组合,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呢?

但是,这种全排列只是语言的而非言浯的排列,只是静态的潜在的排列的可能性,一旦这些词和词和组合转化成句节,进入言语交际过程中。就只剩下少数几种组合形式了。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如此众多的组合形式,在进入言语交际前是如何被排除掉的。

(一)句节的制约

一些词和词必须紧相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句节,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或曰构成一个语义节。不是任何词都可以连接在一起而能表示一个意思的。例如:“面对那些想当演员的青年们的信”中的 9个词。以全局看,总在一起;“最令人发怵的”中的 5个词总连在一起。尽管内部可有少许变化,例如可说“面对想当演员的那些青年们的信”。但却不能拆开与“最令人发怵的”中的词调换。即使内部变化,也是有限制的,例如不能说:“信当想当演员的那些青年们的面对”。这就是句节的制约。在句节的制约下,词的组合形式绝大多数被排除了。仍以例 (3)为例:

A.“最令人发怵的,”5个词可有 720个排列,但只有两种是能够进入句节的:

a.最令人发怵的

b.令人最发怵的

B.“面对那些想当演员的青年们的信”10个词可有 3 628 800个排列,但只有 6个可以进入句节:

a.面对那些想当演员的青年们的信

b.面对那些青年们想当演员的信

c.面对青年们的那些想当演员的信

d.面对青年们的想当演员的那些信

e.面对想当演员的青年们的那些信

f.面对想当演员的那些青年们的信

e、f两例还是添加了助词“的”方才构成合格的句节。

(二)句链的制约

某些词总在是另一词的前边或后边,尽管中间可插入其他词语,但相互的顺序总不变,这是句节链内部的制约,例如:面对→信,不能换成:信→面对。它们的顺序是固定不可变更的。

句节外部,即句节和句节之间的顺序也受到链的制约。如例(3),共有三个句节:

A.最令人发怵的。

B.是

C.面对那些想当演员的青年们的信

这A、B、C三个句节可有 7个组合方式,由于句节B是判断动词“是”,必须居中,因而,只能有两种组合形式是语法上合格并且意义基本不变的,即:

A→B→C C→B→A

句节B必须占据中间位置,便排除了其它四种组合形式。我们再引入诸如“叙述角度”、“语义重心”等制约因素,那么就只剩下“A→B→C”一个组合形式了。

正是由于句节及句节内部和外部言语链的制约,词才可能进入言语,完成交际的使命。

三、同步构节的过程

第二节我们从言语的表达者(说话人)方面讨论了语言中的词进入交际活动前已转化成句节,也即是输出的编码过程。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言语的接受者(听话人)如何接受言语信息,即输入的解码过程。从而探讨人在处理语言信息过程中,句节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陆丙甫说:“我们平时听话时不是听完一句话才去分析、理解的,而是边听边理解的。这种过程不是‘分析性的’,而是一种‘组合’过程。听者把已经听到的词语,能够有把握组合起来的就尽量组合在一起,暂时无把握组合起来的就当作几个离散‘块’记在脑中,”陆先生这里说的“块”也即我们说的“句节”。

心理学中曾有“自由回忆”的研究这样一个实验:给被试者一张表格 (词、无意义的音节、句),并要求他记住其中所列的项目。首先把每个项目给被试者看,让他记住,接着让他以任意的次序努力回想这些项目作为测验。测试之后,把项目换一个次序给被试者看,然后再测试。如此循环往复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尽管被允许以任何次序自由回忆,但他多次测试中竟都以同样的顺序说出多个项目。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主观组织。

主观组织现象表明,被试者在整个过程中不是被动地等各个项目在他脑子里“打上烙印”或形式条件反射,而是边看边记边组织。即所谓同步构节。同时,被试者所记住的项目也表明,人的短时记忆每次只能记住七个左右的项目。也即是我们短时记忆的储量是极有限的。超出短时记忆储量时 (一般是七个项目),要么就被遗忘,要么就强化记忆而储存到长期记忆系统之中。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对此可表述为如下模式:令人颇为意外的是,短时记忆虽然仅能容纳七个项目,但每个项目所包容的实际信息量则影响不大。例如要记住“图、教、馆、书、授、里、在”七个无意义单字,和记住“教授、在、图书馆、里、查阅、各种、资料”七个词难度是一样大的,而记忆中所包含的实际信息量却大了将近一倍。因此,我们知道,记忆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把单个的项目组织成较大的记忆单位。这对我们探讨句节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很有帮助。

言语接受者理解语句的过程极大地依赖于短时记忆:一个句子没有结束前,听话者必须尽量地暂时记忆住前面听到的语词。如果以词作为记忆单位的话,那么,没听完一个句子,很可能就已经超过了短时记忆的储存极限,因为一般的句子总有那么一二十个词。为了始终维持存短时记忆的储量极限之内,言语接受者势必一边听,一边及时组合。这就是同步构节的过程。

当听到“插”时,要记住两个项目,听到“队”时,“插”和“队”迅即组合成节,仍是两个项目。当听到“候”时,“插队的时候”又组合成一节,所以仍是两个项目,当听到“牛”时,“喂过两年牛”组合成第三节,不过,“牛”后已带有语调,出现了停顿,于是便把三个句节再次组个成一个句子,作为一个项目储存于短时记忆之中。

如果听的过程不进行同步构节以减少记忆项目,那么第(n+1)个字的下标指数 it(n+1)总是比第 n个字的下标指数 it(n)大一个单位 (it即 item的缩写)。但事实上由于同步构节的组合作用。往往有“(n+1)≤it(n)的情况。例如上例,it(3)=it(2)=2。也就是说,当 it(n+1)=it(n)时,说明没有增加记忆项目。甚至还有记忆项目减少的情况,例如当听到上例的 it(5)时,it(5)=4,但听到“候”,即 it(6)时,it(6)=2,it(6)

由此看来,句节几乎贯穿了言语接受者输入信息的整个解码过程。它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四、余论

句节是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单位,是输出信息和输入信息的必经环节。

句节的种类及其各自的动能、特征还须进一步研究。目前,我们可将句节大致划分为如下三类:

1.名物句节。例如:

这个句子就包含了两个名物句节。

2.动变句节。

此句亦包含两个动变句节。

3.辅助句节

例如;连好心的老年工人和热心的青午工人都不知道徐丽莎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她是住在哪里。

“连……都”、“连……也”等惯用型可视为辅助句节。此外如“不是……而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先……然后”等均属此类。

至于象“在佳节到来的时候”、“主席台上”、“穿 T恤衫的”等所谓介词结构、方位结构、的字结构等,都可归入名物句节,既然人们把时间词、方位词归入名词,那为什么就不能把表时间、处所的介词结构、方位结构归入名物句节呢?的字结构本来就是指称人的,归入名物句了更是毋庸置疑了。

以上三类是从语义和功能上来划分的。因为汉语没有形态标志,硬要从形式上来划分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于是徒劳无益的。

[1]陆丙甫.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J].中国语文,1986,(2).

[2]陆丙甫.语法研究的新视角度及其方法论意义[J].语言文字学,1987,(8).

[3]张黎.句子语义重心分析法刍议[J].语言文字学,1987,(3).

Analysis of the Composing Process and the Arrangement Rules about Sections of Sentence

XIONG W en-hua
(L iuzhou Vocational&Techn ical College,L iuzhou,Guangxi545006,China)

The paper redefines the usage units of language and speech,proposes the concept of sectionsof sentence,and explores the composing process and the arrangement rules about sections of sentence in Chinese grammar.

speech units;sections of sentence;cognition;arrangement

H030

A

1672-9021(2011)01-0068-05

2010-12-10

[责任编辑阳崇波]

熊文华 (1953-),湖北黄陂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编审,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猜你喜欢
短时记忆被试者言语
基于非稳态调和分析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河口潮位短期预报混合模型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短时记忆理论的影响
基于驾驶员短时记忆的可变信息标志布设密度研究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