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审计是提升企业创新管理水平的可靠方法

2011-11-07 03:15郑海鳌
华东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全过程评估过程

文 郑海鳌

技术创新审计是提升企业创新管理水平的可靠方法

文 郑海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被确立为当前中国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近年来,中国政府、企业大大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仅在2010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6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科技投入的增加对科技创新风险评估与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风险和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实现科技创新投入的价值,是创新型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政府、相关机构和公众等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今,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趋势,但如果一味搞创新,企业的管理却不能与时俱进,将终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失衡。企业技术创新在预期获取高回报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许多企业甚至是跨国巨头因技术创新战略或执行过程的失败以致企业竞争力下降甚至走向衰落,如在技术转化扩散过程中流产的“铱星计划”。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不可逆转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往往处于管控真空的状态。因此,技术和管理相辅相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从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的视角来看,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已成为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科学评估企业的创新资源和潜在的创新能力从而择优选取重点扶持企业,同时监管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科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扶持项目的立项评审、跟踪管理和验收评价等提供决策支持,这是当前政府部门科技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

什么是技术创新审计?

技术创新审计属于管理审计的范畴,其实质是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鉴定和评估,为明确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和创新绩效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从而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及其绩效水平提供决策支持。引入技术创新审计的理念与方法,有利于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评估和审核,这将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调整和创新活动的管控工作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还将为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或投资机构对甄选、跟踪管理与评价所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创新项目所扶持提供决策支持。

从技术创新审计的主体来看,技术创新审计可以是由企业内部管理机构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身或创新管理情况来进行评估和审核,也可能是企业或者其他利益相关人(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委托第三方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绩效或技术创新项目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核。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

具体来说,内部审计是以支持企业创新绩效管理为关注焦点,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本身和创新管理情况为审计对象,以企业内控部门为审核主体,往往是借助标杆定位的方法来寻找企业技术创新与先进企业的做法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以支持企业制定相关的改进对策;外部审计则往往是以服务政府主管部门(或公共机构)监管其所资助的技术创新企业或技术创新项目为出发点,侧重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或技术创新项目的甄选、监管和业绩评价问题,往往是第三方审计机构(或监管部门)通过综合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与绩效水平等等。

技术创新审计的基本目标之一是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调整以及风险规避提供决策支持,因此,在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与创新过程审计时可采用风险审计的思想与导向来进行,即支持体系审计主要审核和评估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能否有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活动的开展,创新过程审计主要审核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是否合理有序地开展。同时,技术创新审计还应当对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绩效情况予以跟踪评价,给出客观合理的审计结论。

根据技术创新审计的风险与绩效双重导向,可将技术创新审计分为风险审计和绩效审计两个层次。技术创新的风险审计包括两个方面:支持体系风险审计和创新过程风险审计。支持体系风险审计主要围绕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支持要素展开,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创新资源要素(包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结构资本等)进行评估和分析,审查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否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构成严重威胁,审查企业的创新资源与制度安排是否存在创新支持能力严重不足的风险,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提供审计意见和改进建议;技术创新过程风险审计主要围绕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核心过程的管理水平及其支持要素的匹配情况展开,通过比较分析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与创新标杆基准或企业创新过程目标之间的差距,明确企业是否存在技术创新过程执行不力导致创新失败的风险,从而为企业的创新过程执行质量提供评估和审计意见,同时也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提供改进对策和建议。技术创新的绩效审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展开,评价和审核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投入质量、创新过程效率以及创新产出效果水平及其与标杆企业或创新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估和审计意见。

风险审计与绩效审计是相互区别的,两者的侧重点和目标不同:前者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决策提供依据;后者则为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实施效果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风险审计与绩效审计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前者的审计意见决定了后者执行的范围,即当风险审计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面临着重大失败的风险时,一般不需进行深入的绩效审计;后者为前者提供风险审计意见提供数据支持。两者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何开展技术创新审计?

设计科学合理的审计执行系统是有效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审计的前提条件。从系统构成的内容要素来看,技术创新审计执行系统是风险审计执行系统和绩效审计执行系统的集成,二者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审计的基本内容;从系统构成的范围要素来看,技术创新审计执行系统是企业内部审计执行系统与外部审计执行系统的集成,二者互为基础、互相补充;从系统的支撑要素来看,技术创新审计执行系统包括技术创新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和技术创新审计机制两个部分,前者是技术创新审计执行系统有效开展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后者是技术创新审计执行系统有效开展的制度安排,二者缺一不可。技术创新审计的系统平台和技术创新审计机制支撑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的创新风险与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在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审计实践中,技术创新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机制应当整合于企业的内部审计体系中,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保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应以企业技术创新部门为主导来开展。在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审计实践中,应大力支持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发展技术创新审计业务,积极建设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审计规范,当前可从政府扶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审计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技术创新审计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技术创新审计将理念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机制来辅助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决策和管理,依赖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和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的发展。强化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风险与绩效审计管理,将有利于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规避技术创新风险,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推动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审计业务,为高技术企业、政府及其他机构提供技术创新审计服务,是技术创新审计能否广泛推广的关键之所在。

作者就职于上海信托登记中心

猜你喜欢
全过程评估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评估依据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