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

2011-11-09 06:06董霞
关键词:套曲舒曼演奏者

董霞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31)

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

董霞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31)

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是舒曼的作品中最先受到重视,其创作手法成为舒曼后来作品的根脉。研究这首作品的艺术特征,对我们走进舒曼非常特殊的音乐世界,尽可能地理解舒曼,探求更加完美地展现舒曼的钢琴作品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当代诸多钢琴家对舒曼钢琴作品的分析,透过他们的眼睛来审视舒曼的钢琴作品,并参照这些思路来解读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

舒曼;钢琴套曲;《蝴蝶》;艺术特征

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Papillons)作品2,是舒曼的作品中最先受到重视的一首。这首作品展现的创作手法成为舒曼后来作品的根脉。研究这首作品的艺术特征,对我们走进舒曼非常特殊的音乐世界,尽可能地理解舒曼,探求更加完美地展现舒曼的钢琴作品是很有意义的。

一、当代钢琴家眼中的舒曼与他的钢琴作品

舒曼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乐派中的佼佼者,他的音乐成就受到世界音乐史的高度评价。舒曼以其特有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使其作品在严谨逻辑中体现着生命的激情和深邃的诗意。但大多数演奏者对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理解都有艰深与困惑感。这大致是因他的作品内涵十分深刻,且很多作品的创作由文学作品转化而来,再有就是他的钢琴作品创作手法自由独特。这些创作的背景使得舒曼多数作品无形中蒙上了一层奥妙略显晦涩的色彩。目前,国内关于舒曼作品的理论分析研究有一定成果可参阅,但从演奏者角度去探究舒曼钢琴作品的资料和研究就略显不足。这里,本文尝试通过当代诸多钢琴家对舒曼钢琴作品的分析,透过他们的眼睛来审视舒曼的钢琴作品,并参照这些思路来解读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

1.舒曼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最难以捉摸的

赵晓生的《钢琴演奏之道》中谈及舒曼的钢琴作品时曾这样表述:“尽管他也写大型曲式作品,但舒曼最杰出的贡献却是性格化的套曲或小曲。在这些性格化乐曲中,他使用了快速的和声节奏、不寻常的踏板效果、切分及交叉节奏、变化多端的伴奏音型等有意义的探索性技法”[1]224,这些“性格化”、“不寻常”的评述语言透露出恰是对舒曼“难以捉摸”的一种诠释。美国音乐家杰里米·希普曼(Jeremy Siepmann)曾与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舒曼钢琴作品演奏家一起探究舒曼钢琴作品。他们把多年来演奏舒曼作品的感受从不同层面表达出来,对我们深入理解舒曼作品有着非凡的意义。他们中有来自俄罗斯、匈牙利、奥地利、英国、阿根廷、加拿大和美国的钢琴演奏家。所有这些演奏过舒曼钢琴作品的演奏家都承认,“正在或一直在为舒曼音乐和音乐背后的可爱、仁慈却饱受痛苦折磨的舒曼本人所着迷,而令他们全都感到困惑和悲哀的是,舒曼在很大程度上任然是一位‘音乐家中的音乐家’。”[2]

在谈到演奏舒曼作品的第一感受时,“难以捉摸”几乎成为共识。匈牙利的钢琴演奏家安德拉斯·希夫(Andras Schiff)以为:“人们似乎很难对舒曼达成一致的意见。而且他对于听众和演奏者都是难以捉摸的。对于演奏者来说,他需要大量的想象与幻想,没有这些你真的不可能很好地演奏舒曼……”[2]阿根廷的钢琴演奏家阿尔伯特·波特西斯(Alberto Portugheis)也认为:“在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我认为舒曼真是他们当中最难以捉摸的。从演奏者的角度来看,主要困难是要演奏出听起来非常钢琴化,但在作者头脑里似乎是为管弦乐队或人声而写的。从诠释的角度来看,难点在于舒曼强烈的浪漫主义激情,这当然是非常个人化的,同时这也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德国的特点。”[2[2]

演奏家们对舒曼作品的这种“难以捉摸”感,主要是来自于舒曼对浪漫主义创作的突破和创新。舒曼的音乐创作技巧,主要是由自学而来。在创作中,舒曼敢于突破传统的理念,在曲式、和声、旋律和节奏等方面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舒曼的钢琴作品多达37种,但我们却很难指出哪几首是他的代表作,因为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呈现出舒曼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2.了解舒曼生活的每一方面对演奏他的作品至关重要

在钢琴演奏中,一个优秀的演奏者既要按照作曲家的风格,忠实地传达作曲家的意旨,又要充分显露个性。而作品演奏要实现充满个性,前提是准确把握作曲家的创作意旨。为了更准确、深刻地了解音乐的内涵,演奏者还应当充分研究音乐的背景资料,包括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的社会事件与文化事件、作曲家与社会的联系、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及风格演变、作曲家所创作的同类作品等。还有具体作品的特殊背景如标题、契机、题献、手稿与原版及其他版本等。

美国的钢琴演奏家莉迪亚·阿迪米芙(Lydia Artymiw)在谈到演奏舒曼作品与了解他生活关系时指出:“了解舒曼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对演奏他的音乐至关重要。为了理解舒曼的思想状况,阅读舒曼和克拉拉的信件极为重要。无疑克拉拉对舒曼的音乐产生了主要影响,并成为其灵感源泉。”[2]加拿大的钢琴演奏家罗伯特·西沃曼(Robert Silver-man)也认为:“舒曼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性格,他以多种方式把全部自我投入他的音乐之中……异想天开、激情和各种极端的行为举止不仅是他作品的一部分,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钢琴家必须把这些传达出来,同时要以一种优雅的、富于凝聚力的结构方式来演奏这些通常具有技术难度的作品。”[2]阿尔伯特·波特西斯以为:“我认为音乐向我展现了作曲家的生活,而有关其生活的具体知识确实能对进一步了解他有所帮助,因为作曲家们有时候试图隐藏在他们的音乐背后,以逃避他们的真实世界。”[2]加拿大的钢琴演奏家安东·库尔蒂(Anton Kuerti)认为:“通常,深入了解作曲家的生活是令人着迷的,但我始终怀疑,这种了解真正和演奏有多大关系;毕竟,作曲家的天才在于能够把他的生活融入手稿上奇妙的黑色音符之中。然而,可能就舒曼的情况而言,了解他的生活比了解其他作曲家所起的作用更大。了解和感受他对克拉拉势不可挡的热爱和长期遭受的挫折,以及他的精神状况恶化的悲惨境遇,的确能够体会到给他的很多作品增添特殊的辛酸,尽管这没有对演奏中的任何具体要素予以特别的解释或阐明。”[2]

二、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与文学的关联

舒曼自幼勤读诗书,在文学世界里,他涉猎了许多文学名家的作品。如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让·保罗、克莱斯特、海涅等人的作品都对舒曼和他的音乐创作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钢琴套曲《蝴蝶》与让·保罗的小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构思于1829年,完成于1831年,1832年由吉斯特纳 (Kistner)公司出版。1832年4月17日舒曼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告诉大家尽快阅读让·保罗的小说《妄自尊大时期》(Flegeljahre)①,因为《蝴蝶》想要成为《假面舞会》的音乐象征。然后,问他们是否可以发现音乐中所影射‘薇娜’的天使般之爱、‘瓦特’的诗人气质,或‘伍特’的黠慧。”[3]39同年4月19日,舒曼给乐评家兼诗人雷斯塔德(Rellstad)的信中说:“因为你和让·保罗是性情相投的诗人,我现在将再加述一些有关《蝴蝶》渊源的文字……你可记得《妄自尊大时期》中的最后一章,《幼虫之舞》、《瓦特》、《伍特》、《薇娜》、《伍特之舞》、《交换假面》、《招供》、《愤怒》、《发现》、《匆忙》、《终场》、《踏上归途的兄弟》。我时常翻到最后一页,因为结束似乎像一个新的开始,几乎是无意识地,我发现自己在钢琴旁,于是这首《蝴蝶》跟随着其他的作品而产生……”[3]41

分析以上书信即可知,《蝴蝶》是一套象征性的标题音乐。主要叙述舞会中的双胞胎兄弟瓦特与伍特的爱情之争。瓦特具有脱俗敏感的诗人气质,而伍特则是坚强独立的现实主义者。他们为争取共同的爱人薇娜而相互对抗。最后,薇娜选择了瓦特,而伍特接受了这个事实,远离家园。其实,让·保罗的这部小说中,借“瓦特”与“伍特”这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兄弟,塑造了“现实”与“幻想”的两种迥然相异的人性理念。这种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舒曼性格的一种写照。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的前十首标题都来自《妄自尊大时期》中的最后一章的情节。最后两首《老祖父之舞》和《终曲》的钟声则是舒曼的创意。在舒曼的幻想中,《终曲》响起六次钟声,狂欢者陆续离去,一切归于平静。

演奏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音乐的性质、情绪和基调,了解舒曼生活于其中的文学性的、富于想象力的世界,是非常必要的。舒曼的钢琴作品中,除了《蝴蝶》与让·保罗的小说《妄自尊大时期》有着密切关联外,套曲《克莱斯勒偶记》(作品16)与E·T·A·霍夫曼的小说《卡罗特式的幻想篇》中的乐队长“克莱斯勒”形象,以及霍夫曼的音乐思想也是密切相关联。阅读这些作品,会使演奏者更加接近舒曼的音乐形象。在舒曼的生活中,文学的重要性简直是巨大的,确实应该阅读这些与他的音乐相关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舒曼自己的文字,如他写给朋友和克拉拉的信以及他在《音乐通报》、《新音乐杂志》上的文章等,这对我们更深入了解舒曼的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

舒曼最早的编号作品就是小品套曲,这类作品大都是他的音乐精华。舒曼的钢琴套曲不像古典套曲那样有着宏大的叙事和固有的发展手法,他完全采用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将多首有标题的小曲串联起来,呈现出了一部部短小精湛的钢琴套曲。《蝴蝶》就是其中一部极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这首钢琴作品创作在曲式、旋律、织体、节奏、和声等方面都表现出“舒曼式”的独特性—— “音乐诗化”。在舒曼的“音乐诗化”的创作理想中,他一直努力使自己的音乐如同富于幻想的诗,自由地从凝固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舒曼钢琴套曲《蝴蝶》似乎在让·保罗塑造的双重性格人物的影响下,呈现出单个乐曲的尖锐独特性和整部套曲凝聚性。故而,对演奏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1.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曲式特征

在钢琴套曲《蝴蝶》中舒曼把阅读让·保罗的小说时产生的丰富情感与自己的内心生活相契合,像日记般将这些内心的体验用精简而富于特性的话语记录下,写下了一段段可爱的小品。然后,又将这些小品串连成一首套曲。这首套曲共有12个小曲,每首小曲都有一个主题,但却又在一个总题目下,即舞会中的双胞胎兄弟瓦特与伍特的爱情之争下相互关联。这就使演奏者有了很大的灵活性,既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发展,又适合于对不同主题的细致巧妙的构思,以呈现作品多样化的形象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对于舒曼的多数套曲作品而言,虽然在结构上每一首小品都具有独立性,但当它们从整部套曲中脱离时,就难免会失去作品中一贯的精神和意义。舒曼创作的套曲大致有十八首,如Op.2《蝴蝶》、Op.4《间奏曲》、Op.6《大卫同盟舞曲》、Op.9《狂欢节》、Op.12《幻想曲集》、Op.15《儿时情景》、Op.16《克莱斯勒亚那》、Op.18《阿拉贝斯克》Op.21《叙事曲集》和Op.82《森林情景》。

在这些套曲中,表面看每一个小品都以二段式、三段式或是回旋曲式等为基本结构。舒曼的钢琴套曲,几乎每一套套曲,都有其独特的“基调”,即在调性的运用上则是有内在的统一要素。[3]16-18这个“基调”有时可以从它在各个小品中的重复率看出来,有时则是从最后一个小品的调性上得知。由此可知,他的套曲音乐结构的主要基础是变奏。

2.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旋律特征

旋律是表现舒曼钢琴作品诗意呈现的主要媒介,而“音乐诗化”自然是舒曼创作的一种理想的期于。或许正是在诗的影响下,舒曼的旋律也往往用方正的2小节、4小节、8小节的乐句组成,并且呈现出可咏唱性。这使得舒曼钢琴作品的旋律显示出极为热情却又内敛华而不谩的线条。另外,舒曼爱用钢琴的中间音域来写作旋律,并以平和的音程进行,看似平淡,所表达的内涵却悠远深长。

一般说来,舒曼的旋律线条可分为向上运动、向下运动和水平运动三种。这些旋律特征在《蝴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速度较快又具有怪异性格的旋律中,舒曼往往采用直线上、下的旋律运动。如《蝴蝶》之1、2都采用了这种旋律线。下面选取第一首的前八小节的A段,(见谱例1)

谱例1

这是个以八度上行为要素的主题,充满强烈的旋律张力,较鲜明地表现出“蝴蝶”翩翩起舞般轻盈的性格。而在慢板抒情的旋律中,舒曼则采用波浪式的旋律运动,如《蝴蝶》之5。(见谱例2)

谱例2

在这段旋律中,舒曼在一个水平旋律中,以一个音为中心作各种旋律移动。这些旋律的进行相当自由,完全不受当时一些公式化表达的束缚,有时绵长不歇,有时灵巧多变,有时头尾不明,呈现出舒曼式的旋律色调。如在不同作品中以相同的旋律语法而构成特有的笔调、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绝少使用附加的装饰音、常以对位手法的卡农和赋格处理旋律以及常以模进手法处理旋律等。

3.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节奏特征

“节奏”是舒曼钢琴音乐中重要而有力的表达手法。甚至,有人称舒曼为节奏大师,而这一点在《蝴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乐曲中,舒曼时而热烈奔放,时而忧愁缠绵,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优柔寡断,时而丰富多变,时而枯燥乏味。《蝴蝶》中大量类似舞曲或是进行曲元素的使用,仿佛让人感受到在他的音乐中具有一种轻快的节奏摆动,具有一种浮力和节奏的上升力。这种节奏和拍子之间的无穷的细微变化,就是我们常常谈起的“舒曼节奏风”。舒曼的“轻快的节奏摆动”,在大多数演奏者看来,是由于重音的延缓而形成的。如切分音和附点音的大量使用,使节奏重音和节拍重音无法同步,节奏韵律失控感加剧,旋律便随之产生了不安定性。如《蝴蝶》最后一首中的左右手交错节奏。(见谱例3)

谱例3

4.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和声特征

舒曼曾言:“音乐像国际象棋一样,在它里边王后(旋律)起最大作用,但决定最后胜负却永远是国王(和声)”[4]141显然,和声也是舒曼钢琴作品呈现其特殊风格的表达手法之一。受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影响,在追求浪漫主义的理想下,舒曼极力寻求多样化而富于特性的和声效果。

《蝴蝶》的和声特征即是在多样性和独特性之间交错平衡。舒曼在表达庄严神圣或古朴情感时,常用古典协和的三和弦处理和声。主要是想用这些简单质朴的古典和声营造出富于朝气的力量。不过,全面分析《蝴蝶》的和声特征,我们会发现,力求达到调性扩展和调性模糊的效果才是舒曼的和声主要特征。整部套曲中,和声功能的力度大大减弱,不协和和弦的运用和解决用得酣畅淋漓。乐曲中,舒曼尽量避免使用原位主和弦,多采用转位和弦,且常常使用和声外音。如“倚音”,尤其是偏爱将“二度倚音”自由地织入和声之中,借着和声外音的嵌入,使音乐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当然,舒曼还经常使用“副属和弦”与“拿坡里六和弦”造成调性的扩展,并用“持续低音”造成和声的混淆,使音乐产生不协和的色彩。

舒曼的音乐是难以用语言充分描述的。在长期演奏舒曼作品时,时常在自问,有多少人能像舒曼那样,博得音乐家,特别是钢琴家们倾心、强烈、纯粹的挚爱。透过《蝴蝶》这部舒曼浪漫主义钢琴的开篇之作,探寻舒曼的钢琴艺术魅力,对于演奏好舒曼的作品是极为重要的。舒曼的很多作品看似没有规律的混乱,其整体上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均衡和有条理的,是从美学上无形地联结起来,这种联结既听不见、看不见,也无法表述,只能去感受。演奏舒曼的作品,就要走进舒曼的世界,让自己被舒曼作为创作者具有的近乎疯狂的活力所感染,让自己作为再创作者也具有这种活力,将舒曼的音乐美传递得更加久远。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修订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杰里米·希普曼.舒曼钢琴作品特征[J].樊华,译.钢琴艺术,2005(2).

[3]陈玉芸.舒曼钢琴代表作之研究[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民国86年.

[4][德]古·扬森,编.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J605

A

2095-0683(2011)02-0163-04

2010-12-20

董霞(1975-),女,山西太原人,上海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校 刘正花

猜你喜欢
套曲舒曼演奏者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2014德国法兰克福展看舒曼钢琴华丽蜕变
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克服对策探讨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