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运用

2011-11-13 10:31蓝伟平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2011年10期
关键词:格罗豆子智慧

蓝伟平

如何使语文阅读教学更为有效,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时时思索的问题,每每思考至此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对林冲品格的解读:向洪教头施礼让座为礼让,说“不敢,不敢”为忍让,出招时说“请教了”为谦让,面对洪教头劈头照要害打来,林冲仅“一扫”,这是宽让。一个“让”字使我们豁然开朗:林冲,真英雄也!他富有个性化的深入的教材解读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教学如同掘井,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就应该选准一点。讲究技巧,深人开掘,这样课堂上才能涌流出汩汩清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段目标确定好课时目标,把握住文章的一条主线,围绕一两个训练点,开始凿井。文章中的重点词语、中心句、线索脉络等,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线。而内涵丰富的标点、词句、优美的语段等便成为语文课堂的训练点。

在找准文本的一条主线,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之后,我们还要学会取舍,找准训练点,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四年级《番茄太阳》为例,这一课所在的第四单元都与“爱”有关,教师要善于整合单元训练点:《永远的白衣战士》体现了护士对病人舍生忘死的爱,《第一次抱母亲》体现了乌鸦反哺般的爱,《我不是最弱小的》体现了对一切弱小者的关爱,《番茄太阳》不也是爱的传递吗?此课有一个很好的迁移训练点,那就是进行爱的传递。明明马上就要做眼角膜复明手术了,作者也已从灰暗的心境中走出来了,不妨让学生向明明和作者送去一份爱的祝福。你看,学生写道:“大姐姐,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希望你的窗口有更多的阳光照射进来”。“明明,你的善良使我知道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儿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祝福你早日复明。”……这不就是爱心的传递吗?这不就是对文章中心的最好把握吗?这不就是生命的水源吗?

有时候,点选对了,“凿不动”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僵持的课堂、死寂的氛围常常令许多教师感到束手无策,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可见,“凿井”的技巧同样重要。如一位教师在讲到司马迁遭受的“飞来横祸”和“酷刑”时,有个学生在下面大笑道:“酷刑指的是宫刑,也就是太监!”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悉心营造的悲愤情境被打破,这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可是这位教师将话锋一转:“的确,作为一个文人,一个中国文人,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对他来讲可谓奇耻大辱。将心比心,同学们想一想,一千多年前,司马迁遭受宫刑时人们是怎样嘲笑他的?”顿时,笑容在学生的脸上凝住了。教师接着动情地说道:“遭遇这种窘境,司马迁一日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辱,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了解他的处境了吗?”学生重重地点了点头,再读到“悲愤交加”时,内心的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四年级《最佳路径》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从法国老太太管理葡萄园中受到启发: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最终设计出了世界最佳路径。学生在理解格罗培斯受到启发的过程时有一定的困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提问:①假如是你,你愿意买谁的葡萄?假如你就是格罗培斯,说说你的设计方案;②当鲜花和掌声涌向格罗培斯时,他却说:“那并不是我的设计,而是游客的智慧。”你认为呢?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去探求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四年级《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什么是创造力?好多学生说不清楚。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转换一种思考的方式,让他们续编一个智慧故事:假如你有一百斤黄豆要卖,可现在市场上黄豆正滞销,请问你有什么办法把豆子卖出去?学生的答案很多:把豆子剥成豆瓣,卖豆瓣;如果豆瓣卖不动,就把豆瓣阉了,卖豆豉;如果豆豉卖不动,那就加水发酵,改卖酱油。还可将豆子制作成豆腐,卖豆腐;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就改卖豆腐干;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就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太稀了,那就改卖豆浆……编完故事,问学生有什么想法,这下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就高了。有的说用老办法不行,就换一种方法去做;有的说这世上只有卖不出豆子的头脑,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有的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不就是创造力的最佳解释吗?

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智慧的引导,课堂教学就会别有洞天。

明晰课堂教学主线,找准语言训练点,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更为有效,这是保证课堂高起点大容量的基础。同是40分钟,有的教师到下课还在忙着“选址”,而选准点开启智慧往下凿的教师早已和学生美美地享受生命的甘泉了。

既然掘井就要掘到泉涌,那这就不仅仅是教学的智慧了。

猜你喜欢
格罗豆子智慧
格罗西访问伊朗
记账员格罗宁的奥斯维辛回忆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小豆子力气大
开心豆子 等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