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

2011-11-16 11:33陈红岩
电影评介 2011年19期
关键词:字幕层面语篇

1.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开始了广泛的探索,Kress& van Leeuwen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建构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分析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从而为多模态语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我国对多模态话语分析也有广泛的研究,如李战子(2003)对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胡壮麟(2007)从理论和实践对多模态符号进行了研究,朱永生(2007)对多模态话语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张德禄(2009)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本文试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探析电影《乱世佳人》英文字幕中译的特点,以期拓宽对多模态理论的认识及对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的培养。

2.多模态话语的定义及理论框架

生物学家们认为,人类的五种感知渠道的获得导致了以下五种交际模态的产生: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Kress & van Leeuwen(2003)将多模态语篇定义为一种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形象等)来传递信息的语篇。电影语篇是涉及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语篇,对于多模态话语定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分析。

张德禄(2009)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相关研究研究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该框架由四个层面及其次级范畴组成,包括:1)文化层面;2)语境层面;3)内容层面:包括话语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4)表达层面。本文运用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对电影《乱世佳人》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以期拓宽对多模态理论的认识。

3.多模态下的《乱世佳人》字幕翻译

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作家玛格利特•米歇尔的小说改编而来,是好莱坞1939年发行的经典电影。本文试从多模态理论框架的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及表达层面探析《乱世佳人》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电影语篇整体意义的构建。

3.1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使交际成为可能的关键层面(张德禄, 2009)。目前,很多观众把观看外国影片作为了解外国文化的途径之一,电影语篇向观众展示了原汁原味的语言、社会、文化背景。译者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中介作用,同时向电影观众提供了学习外语的平台。李运兴(2003)认为字幕翻译中对文化词语的处理应提倡直入模式,尽量少用或不用归化模式、融合模式和诠释模式。如在电影《乱世佳人》中,内战爆发后,斯嘉丽在一个临时医院做护士,士兵在简陋的医院里呻吟,一名牧师在战火中为士兵祷告:“The Lord is my Shepherd.I shall not want.He maketh me to lie down in green pastures…He leadeth me in the paths of righteousness for His name’s lake.Yeah,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I will fear no evil.For Thou art with me…”。译者将源语译为:“我主引导我,我没要求。他让我躺在绿场下……以他的名义指引我正确的路。即使走进死亡的山谷,我也不恐惧。愿主伴随我……”

牧师长时间的独白衬托了战争的凄惨。从源语看来,观众对其意义难以理解,对其文化理解也有些困难。译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观众展示了牧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及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等。译者的字幕翻译使得观众对外国文化及电影语篇的整体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其图像信息及音乐背景等都在发挥作用,各个模态之间的互动共同表达了外国的文化特征。

3.2 语境层面

模态与语境的关系可以看作是积极模态和消极模态之间的关系(张德禄, 2009)。在电影语篇中,图画背景、语言文字都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信息,文字模态与语境构成的是积极模态的关系。字幕翻译的主宰是情景语境,在字幕翻译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语境信息,添加或缩减文字信息。例如,在电影镜头转向亚特兰大医院义卖会之前,有一面旗帜展现在观众眼前,上写着:

MONSTER BAZAAR

FOR THE BENEFIT OF

ATLANTA’S OWN MILITARY HOSPITAL

源语文字在悬挂着的旗帜上显得不够清晰,观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译者将其翻译为:“旗子,盛大义卖会,为亚特兰大本地军医院基金募款。”在此,译者读取了语境信息,通过文字模态向观众展现了所要表达的意义。在电影语篇中,画面转换速度通常比较快,译者增译“旗子”一词可以帮助观众转移视线,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电影语篇有上下文语境和连贯,字幕翻译在时间和空间因素限制的条件下,可以选择缩减翻译。另外,字幕翻译是与画面、剧情、语言同时存在的,译者要充分利用情景语境信息增加或缩减翻译,以便于观众对电影语篇意义的整体理解。

3.3 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包括话语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话语意义主要指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字幕翻译中,由于受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制约,译者通常会采取缩减法,我们发现概念功能是删减最少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省略较多。在对话中,图像人物是说话者,字幕是说话内容,状语、称呼语等可以省略。此外,电影语篇有上下文语境的连贯,对语篇要求也不高,观众可以从画面、语言、音乐等其它模态理解电影语篇的交际意义。在影片《乱世佳人》中,我们发现语气词如“oh”、“well”,人名,称呼语等通常会被省略,这些词的省略并没有影响到语篇的整体意义,观众依旧可以在画面、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模态中理解影片的意义。

在形式层面,不同模态的形式特征相互关联共同体现话语意义,各个模态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影语篇中,多模态主要表现为听觉模态的音乐、语言及其他声音效果和视觉模态的图像、文本等。典型的多模态话语模式是一种模态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或者无法表达其全部意义,需要借助另一种来补充,把这个模态之间的关系称为“互补关系”,把其他的称为非互补关系(张德禄, 2009)。字幕翻译的作用主要是:为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使观众加深对剧情的了解;有助于听力有障碍的观众对电影内容的理解;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电影语篇《乱世佳人》中,字幕翻译以文字模态的形式出现,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属于互补关系。

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的相互结合构建了电影语篇的整体意义。在影片《乱世佳人》中,字幕分别同画面、音乐、图像等结合建构话语意义,使得观众加深了对电影情节的理解。在字幕翻译时,译者要综合考虑语言、画面、音乐基调、色彩等因素,对电影原文给出简洁、通俗易懂的字幕翻译,使观众易于理解电影语篇的整体意义。观众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及影视欣赏水平。

3.4 表达层面

伴随语言的媒体形式对语言意义的传递起到辅助、补充和强化的作用,包括音响、声音的大小、音调、声音的频率、口音、语气以及字体形状、大小、空间的布局等(张德禄, 2009)。电影字幕在表达层面是纯语言的文字信息,电影通过字幕形式更好的实现意义的传播,对意义的整体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字幕翻译必须在和源语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并且在屏幕上的停留时间足够观众读取信息。通常英语字幕一次最多不超过两行,中文字幕最多不要超过一行。字幕通常要随着人物对白、独白、画面的转换而转换,字幕给观众阅读提供了方便,同时有利于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本文选取的影片《乱世佳人》是双语字幕设置,字幕都设置在屏幕下方,上面两行是英文字幕,下面一行是中文字幕,中英文设置有利于观众读取电影信息,从而理解整个电影语篇。该影片通过字幕翻译更好的传递了语篇的意义,字幕在多模态电影语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本文运用多模态理论框架,分别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表达层面探析了电影《乱世佳人》的字幕翻译。字幕与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语篇的整体意义。在图像、声音等其他模态配合的情况下,译者在字幕翻译时应采取简洁、通俗易懂的文字,这样观众更容易理解电影语篇的整体意义。多模态作为话语分析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本文对多模态理论的理解及分析还不够深入,多模态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Kress, G.& Leeuwen, Theo Van.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 2003.

[2]李战子.多模式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5).

[3]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5).

[5]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

[6]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 2009(1)

猜你喜欢
字幕层面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