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地区文化 挖掘发展动力——国内影视基地发展的一种模式

2011-11-16 11:33柴志明,唐佳琳
电影评介 2011年19期
关键词:影视基地资源

新世纪以来随着影视业产能提升、旅游业市场兴旺,加之国家政策越来越明确的文化产业扶植战略,影视基地或影视主题公园[1]在质疑声中却持续吸引着上规模资金的追捧。最近的消息是迪斯尼上海乐园于2011年4月破土动工。同月,华谊兄弟又与上海嘉定区政府签订了建设“华谊文化城”的意向。与此同时,经二十来年发展,影视基地产业的盈利模式也在拓展升级,老的如镇北堡西部影城早已摆脱靠剧组靠明星吃饭的单一模式,走上地区文化整合之路;新的如深圳华强投资的动漫主题公园方特系列公园[2]更是在明晰的产权意识下打造了一个中国式的迪斯尼王国。文化产业必然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本文以镇北堡西部影城为例对影视基地发掘开采地区文化资源问题作一探究。

1、地区文化资源在影视基地发展中的地位

文化产业的生产力要素除了一般产业共有的基本要素比如人力、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还有文化产业特有的生产力要素。这主要指的是文化资源。影视基地发展主要依赖两种类型的文化资源,一是影视文化资源,二是地区文化资源。

如果说影视产品是对某种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进行提取后的一次符号化生产,它对应的是人们通过看片实现的一次消费。那么从影视产品的部分情节或某种形象提取出专门的旅游产品或文化产品则是对文化资源的二次符号化生产,它让人们通过旅游体验实现二次消费。二次生产是以一次生产为基础的,它本质上不是对文化原型的模拟,而是对一次生产创造的符号的模拟。这在产业规则上牵涉到知识产权。而在国内,除了中央电视台、深圳华强集团等个别情况,大部分影视基地的产权和影视产品的产权是分离的,即大部分影视基地对在其境内拍摄的影视剧包括相关形象不拥有版权,也即不拥有对其进行开发的权利。这是目前影视基地进行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一个普遍障碍。这跟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的情况有很大区别。那么影视基地的文化产品开发势必对地区文化资源更加倚重。

本文所谓“地区文化”在内涵上与“区域文化”同义,指的是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差异,从而形成的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形态。国内的影视基地分布遍及河北(北京)、浙江、上海、江苏、东北、山东、云南、四川、河南、广东、宁夏各省市,涉及东北、西北、西南、岭南、中原、京津、吴越、巴蜀等不同的文化区域。但能对自己所在地的区域文化这座金库进行采掘开发,运用于自身发展的影视基地不多,比较典型的是曾经的上海东海影视乐园、老成都影视城(这两处均已停业),还有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宁夏的华夏西部影城以及一些实景基地比如浙江同里、杭州西溪湿地。

不管是实景利用如同里,还是搭景开发如车墩,这些影视基地对摄制组的吸引来自区域文化特色,对旅游者的吸引同样来自于此。十里洋场老上海(车墩、胜强、东海)、活着的千年古镇水乡风韵(同里)、荒凉古堡北方小镇(镇北堡),一方面它们在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它们既作为本区域文化的某种凝缩和代表又与当前的地区风貌和生活形态保持着交融和关联,传达出更鲜活丰富的文化气息。因此,所依托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特异性及其内涵的深厚性提供了影视基地发展的持久力。影视基地的运行和发展不应是短视地静态地利用它、贩卖它,而应立足于保护提升,去不断提炼它、解释它、推广它,通过体验性产品的设计,通过优良影视作品的传达,丰富旅游者对该文化资源的理解和记忆,使之文化辐射力不断扩张。反过来,影视基地因成为这一新的地区文化的表现和承载而散发出自己的生命力。这正是下文详解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所采用的方式。

另外,这类基地中的实景基地还要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文化推广的关系。电影拍摄一度让同里古镇名气大震,但2000年以后景区就有意识地减少对影视剧组的接待,尤其在一些重点保护景点,更是谢绝剧组拍摄。这正是很好地体现了文化保护优先的意识。

在依托地区文化资源的影视基地中,张贤亮领导的镇北堡西部影城[3]之所以值得作为一个重点个案来细作分析是因为它完整经历了对地区文化资源的发现、塑形、充实和转化升级这么一个过程。对它的分析更具有启示意义。

2、地区文化资源挖掘整合的一种思路

不同于众多完全人工搭景的影视基地,西部影视城是以明清两代政府的戍边城堡镇北堡的当代遗存为基础的。在它被张贤亮发现之前,作为银川城外、贺兰山下的一处历史遗存它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当它原本的实用价值被废弃以后,除了少数牧民寄居其间,它基本上被遗忘在文化视野以外。它后来被人广为认同并寄情于其上的所谓荒凉之美、雄浑之美、历史之触感等诸种价值,在被审美的眼光发现之前,被人类的情感、想象投射其上之前是不存在的。文化形象的确立必得要依赖诗歌、传说、电影、小说、绘画、照片、宣传片等的符号系统来对它进行文化编码,且依赖以上的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这正是镇北堡在未成为影视城之前,历经小说《绿化树》的描绘,被《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五个女人一根绳》、《五魁》、《双旗镇刀客》等诸多电影摄入镜头的重要意义。这些文艺作品给这个废弃衰败的、无时不受自然侵蚀的古城堡做了最早的文化编码,赋予它与文明对抗的原始意味、与精致反差的粗犷气质。创作者把对人性张扬的歌咏,对民族魂魄的感动寄托其上,使这片荒滩上的古堡成为表征西部,表征北方,表征沧桑,表征古朴的符号。至此,镇北堡最基本的文化形象得以确立,完成了文化发现和塑形。

在以上过程中,一方面,电影激活了历史遗迹,赋予其符号功能,使它进入文化生产,成为可被反复开掘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古堡之所以能够被赋予上述诸种符号含义恰恰因为它是地区文化有机组成,是该地区自然地理风貌、历史发展的产物。即电影的文化内涵落实在一个真实的文化系统中,而非人工搭建的虚幻之境。它以实实在在的沧桑充盈电影,电影则向外传播一处真实的文化存在。其效果不仅是某种文化符号得到推广,而是某个地区文化得到更广大范围的认知和认同。西部影视城的史前发展和早期发展基本是按着这个模式进行的。这跟身处浙江的中国同里影视摄制基地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像。

1993年,镇北堡从一处自然态的电影外景地转向专业态的文化旅游和影视服务业。华夏西部影城的成立使得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完成发现阶段和塑形阶段后,迈入充实阶段。但镇北堡跟同里不一样,它虽然独具特色,文化资源却并不丰厚。它的自然风光形态不丰富,也没什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相应的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景点它太单薄了。这个以地区文化资源起家的影视城的成长需要更多地吸收影视资源。而它对影视资源的吸收是有所选择的。它并没有预备向所有剧组开放。站在明确的自我文化形象认同上,它定位自己做中国西部电影和西部电视剧的拍摄基地。这一清晰的定位使它即使在发展壮大资金雄厚了以后也没有去搭建跟自己文化形象相背离的诸种场景。深深地扎根于本地区文化让它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命运,避免了象无锡影视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舟山射雕影视城,以及其它很多影视城那种靠剧组到来炒明星消息吃饭的命运。镇北堡的吸引力首先来自它自身的黄土文化和边城历史。影视城的建立是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完善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

跟各处的影视城一样,镇北堡也需要带有故事性的景观。但跟各处影视城的做法相反的是,这里不是由影视城建景供应剧组,而是由剧组建景遗留给影视城。这个做法的初始原因或许是出于资金不足无力建景[4],但它伴随的深层思路则确保了对影视城文化特色的保护,体现出经营者的文化意识。剧组被要求搭景时必须注意保留镇北堡业已成形的文化形象,即丰富它的古朴沧桑、西部风貌,而不是去破坏它。为丰富场景的故事感,经营者还会有意识地向制作单位购买相应的道具等。一个又一个摄制组的到来,帮助古城堡从物质上到内涵上丰富起来。

吸收影视资源的同时,经营者没有忘记开掘古堡自身的潜力是根本。在2000年做基建,通水、通电、开路的时候,他们注意将所有电线、水路、管道埋入地下,避免现代化改造的破坏。在2000年到2007年历次对清朝遗留城堡和明朝遗留城堡的修复中,他们始终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或者使用从别处收购来的古城砖,或者运用国际先进的可逆性保护方式。总之,坚持如一的思路是开发立足于保护之上。

2006年以后镇北堡的发展变化标示着它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已经从充实阶段迈向升级转化阶段。一方面,影城董事长张贤亮用低廉的价格大量收购明清时代的遗物,包括建筑的构件散件、古董家具、古代消防器具等,把它们充实到古堡相应的场景中,使那些原本为了剧情而设计的场景造型更有魂魄。另一方面,影城加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纳步伐。据周志忠的报道,早在1997年,影视城就吸纳民间艺人进城设摊表演绝活[5]。经过十来年的经营,这里陆续汇聚了一些民间艺人和各色绝活。在此基础上,影城经过努力于2008年3月获批成为国家文化部认可的“(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并于当年5月挂牌。从2008年开始影视城每年拨付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华传统民间项目的搜集、保护、开发和传承,目前在它的清城堡区域已经集中了近六十余项各类民间表演项目[6]。

2010年,在西部影城表演并有工作室的活字印刷艺人任振斌、西北第一剪伏兆娥、刺绣艺人赵桂琴、麻编艺人张璟到上海世博会的宁夏周展演。至此,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文化形象已然走出戍边古堡,走出贺兰山麓,成为宁夏文化响当当的一张名牌,也成为西北文化的一个新代表。它从单薄沧桑走到具有较强文化吸纳力和文化辐射力的今天,按经营者自己的说法,实现了从“出卖荒凉”到“出卖文化”的转变。而从经营业态的角度来概括是从单纯的影视基地转向了主题公园,即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拍摄基地转身为“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现场体验馆。

回溯镇北堡从被发现,到塑形定位,进而充实,又转而升级为宁夏文化、西北文化的开掘者和承载者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影视文化符号和地区文化符号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正如上文所言,影视文化符号的生产和传播除了自身内在规律外,依托于一种实在的文化精神,它靠后者为其提供生机和创造力;而文化精神需要影视符号的提炼、塑形、编码和传播。它们互为证明,互助活力。

本文为课题“影视基地建设与地区文化发展”的成果,项目编号GDYY1001

注释

[1]由中日美等国来看,影视主题公园中有相当一部分由影视拍摄基地发展而来,拍摄旅游功能兼具,当然也有纯乐园性质的影视主题公园,比如国内的长影世纪园、方特欢乐世界。本文以“影视基地”一词统称影视基地、影视主题公园等相关业态。

[2]由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投资开发的动漫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2007年10月在芜湖开业,这个公园随后复制到沈阳、汕头、重庆、泰安、株洲。2010年12月方特系列的第2家主题公园“方特梦幻王国”在芜湖开园,2011年7月青岛开出第二家梦幻王国。

[3]1993年张贤亮用自己的《绿化树》等长篇小说的国外文本版权做抵押,向几家文化单位和镇北堡当地的林草场集资93万元,实际仅为78万元现金,注册成立了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 当年9月21日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下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式成立。

[4]参见周志忠:《张贤亮与“镇北堡西部 影 城”》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09/2009-10-23/78324.html

[5]参见周志忠:《张贤亮与“镇北堡西部 影 城”》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09/2009-10-23/78324.html

[6]见镇北堡西部影城官网公布 http://www.chinawfs.com/08_dynamic/2010-11-01/1194.html

赵抗卫:《主题公园的创意和产业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项仲平、 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影视基地资源
影视展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我的基地我的连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