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出口的产业障碍因素及对策

2011-11-16 11:33杨鹏,邓向阳
电影评介 2011年19期
关键词:出口融资

一、中国电影出口的产业障碍因素

电影产业化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的一个热门的话题。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晚,发展慢。在电影产业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各方面主体都开始尝试对电影产业进行改革,产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暴露的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体制缺陷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优化的投资和融资体制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电影产业也无例外地必须要获得资金的支撑才足以快速地发展起来。我国电影生产要求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技术改造,从而提高电影产品质量,尽快地与国际制作水平接轨来满足国际市场对电影质量的要求,提升我国电影产品出口的可能性。

纵观中国目前电影产业的融资体制,缺陷还是明显的。首先,电影产业融资规模总的来说偏小,融资渠道和方式都非常有限。近年来各行各业都有资金进入到电影行业,这种融资的方式比借贷方式的融资所负担的风险大得多。加上中国电影市场目前规模较小,大多数的投资者仍处于观望阶段,因此中国电影资本的融资数量不多。第二,中国国有电影目前大多依靠的是国家资金的资助。而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的产业都无可避免地出现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强烈的依赖性。因而电影产业的经营者常常思考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而不是去想如何去吸引消费者,如何能够增强自己在电影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力。第三,我国电影产业化刚刚起步,随之而来的是融资体系的种种缺陷,目前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电影企业的资金多少的判断比较困难,在业务沟通上有一定的障碍;二是一部电影从生产到上线,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的因素,风险评估和担保方面都缺乏保证。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投资机构的积极性。

2、竞争秩序不佳

首先,从电影出口立法的角度来看,在慢慢开放本国电影贸易市场同时,面对好莱坞文化的冲击,作为一个电影贸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土电影产业和增强电影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拥有一个完整体系的能推动电影发展,增进全球化的包括电影产品贸易的外汇管理、出口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在这方面却还很落后,目前很少有专门关于电影出口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都存在于文化产品的法律法规之中。

另外,从行业竞争角度来看,对于一个产业来说,企业间的相互良性的竞争可以推进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电影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的进步,进而推动电影出口。但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并非如此,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相当可观,但真正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却属于几个寡头制片商。美国电影《阿凡达》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功,在我国各大院线连续火热了几个档,而在2010年1月中影集团作为国产影片《孔子》的制片方,可以强制《阿凡达》下线,给其让档。这便是国内依靠强力保护国产电影,破坏竞争规则的例子。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宣传方式和推动力,中国的电影是无法走向世界的。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投入资金的促进措施还不够完善。

3、市场体制落后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但时至今日我们电影产业依然还是没有能够彻底摆脱体制方面因素的影响,电影市场依旧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中国在《文化产业蓝皮书》曾经向美国许诺不再对电影的进口进行配额。根据条约第四条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政府所做出的承诺将无条件地适用于其他世贸成员。

这样一种现实给我们电影带来的是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就必须采取资助或者其他手段来扶植民族电影的发展。进入2000年后,政府先后颁布了很多推动电影产业进步的政策和法规,在行业和产品准入资格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开放的姿态。但是,目前的中国电影在市场体制层面上来看,既缺少政治方面的保障,又缺少足够的法律保障;于此同时,影片分级制度一直无法付诸实践,资金补贴有限而且集中在部分单位,一直将电影产业和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难以走向市场,更不用说走出国门。

二、我国电影产品出口的对策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影出口产业环境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电影融资和产业秩序等方面,针对我国电影产业环境的不利因素,我们需要从完善政府推进政策、成立推进机构、改善投融资的体制等多方面去打开出口的尴尬局面。

1、完善推进政策

首先,我国需要建立完整的促进电影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重点放在促进文化贸易的法律和政策。对于那些经营电影出口的公司,在产业政策、项目审批、外汇管理、财政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国家需要予以优惠,推动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战略。另外,为了引导国外电影资金主体到中国来投资,政府也应当建立包括在市场准入、资格审查在内等方面完善的规范制度。2010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毫无疑问对我国电影电影的繁荣发展乃至电影出口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积极实施电影出口退税和电影补贴等财政措施鼓励扩大出口。通过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减轻电影产业的负担并且降低电影生产成本,进而促进电影出口的积极性和提高电影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2009 年4 月10 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通知内容通过减免税和提供补贴等财政措施鼓励扩大出口。这一举措对我国电影出口的积极性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

2、成立推进机构

电影产品输出是文化产业产品输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的繁荣对于传播我国文化和历史,提高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而提高本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很多国家都采取各种手段积极扶持和鼓励电影的出口,成立进出口推荐机构是一个重要手段。比如韩国就设有“影像制品出口支援中心”,每年都会为韩国上千部影视产业的出口给予足够的资金资助。专业出口推进机构的建立可以为电影出口的发展提供组织上的保障,在制定实施政策,沟通协调各个部门以及推进电影出口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电影产品的管理部门多,因而电影出口的牵涉面和覆盖面就比较广,应当综合协调。应当设立权威性的综合协调机构,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首,联合其他文化及电影贸易管理部门成立电影产品出口工作委员会,实行定期会议制,设定规定周期就电影出口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研究促进电影出口的方案和策略,并积极付诸实施;交换各种信息,加强对电影出口的指导和监督。

3、改善投融资体制

2010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十项措施。包括支持电影企业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重点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公布实施等。表明国家开始重视运用经济手段来支持电影产业,这也将极大地促进电影产业的融资速度和规模,对电影产品的出口有重大意义。

结合我们实际国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投融资制度。首先,应该鼓励和引导投资主体对电影产业的资金支持,拓展跟电影产业相符的融资方式和相关联的金融服务;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应制定合理的贷款期限和利率。投资主体在融资方式和配套服务方面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第二就要摸索建成电影风投机制。利用中小企业起步和发展的资金来帮助电影产业的风险投资,鼓励吸引电影产业外的大公司大企业投资电影行业,通过占股的方式获得收益;第三是鼓励支持大型的电影企业通过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来拓展融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1]王东,王爽《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式发展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王中立《中国电影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原因探析》,《电影评介》2001年第11期.

[3]韩骏伟《中国电影与电视节目贸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277页。

猜你喜欢
出口融资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小虫找出口
融资
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