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辛德勒的名单》中蒙太奇的运用

2011-11-16 11:56陆道有
电影评介 2011年14期
关键词:杂耍声画辛德勒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一问世就引起了世界各国观众强烈反响,它先后获得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美工指导奖、最佳剪辑七项奥斯卡金像奖,获得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剧本情节、最佳导演两项金球奖,以及全美国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十多个国家单位颁发的若干奖项,成为一部震惊世界影坛的佳作。这部影片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我认为应该归功于导演对各种蒙太奇手法的娴熟运用。

在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多少种蒙太奇,它们是如何发挥其艺术效果的呢?这是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仅按一般蒙太奇理论的分类原则,试做一些探索。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蒙太奇种类甚多,表现形态也错综复杂,但就其作用比较突出者而言,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杂耍蒙太奇

什么是杂耍蒙太奇?《电影艺术辞典》上说:“杂耍蒙太奇的含义是选择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当的组合,以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的思想理论。”①另外爱森斯坦在《杂耍蒙太奇》一文中对此解释得更为清楚,他说:杂耍蒙太奇“不是静止地去‘反映’特定的为主题所需的条件,不是只通过与之相关联的感染作用来处理这一条件,而是提出一种新的手法——把随意挑选的、独立的(而且是离开既定的结构和情节性场面而起作用的)感染手段(杂耍)自由组合起来,但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达到一定的最终的主题效果,这就是杂耍蒙太奇。”这种吸引力甚强的蒙太奇在《辛德勒的名单》一片中多处可见,如片中的党卫军头目阿蒙•哥特视察集中营金属加工厂时,怀疑做门铰的工人雅各长老偷懒,极为不满,于是把其拽出去枪毙,雅各跪在地上,哥特拔枪射杀,当我们认为雅各不能幸免一死时,却出现了让人揪心的情节,哥特的手枪卡壳了,一枪、两枪、三枪,子弹都没有射出,于是雅各乘机辩解几句,获得宽恕,只挨了一顿打,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一组蒙太奇开始是哥特的枪口对准雅各,把观众的情绪引向高潮,继而出现一组杂耍性的动作——哥特几次扣扳机都打不响,把杀人的场面喜剧化,这是多么辛酸的讽刺啊!影片另一处是阿蒙•哥特早上起床在阳台上进行早锻炼时,看到所住别墅旁的操场上有一群集中营的犹太人在跑步。哥特便优雅、潇洒地将叼着的香烟放在阳台栏杆上,端起枪瞄准下边的人群。随着他的枪声,我们看到犹太人在工地操场上骚动,每开一枪倒下一人,其余的犹太人奔跑的速度就加快一些,而哥特却在阳台上,拿着枪扭扭脖子,像在做早操一样,做完又继续瞄准。这种毫无人性的残杀场景,能不让人触目惊心、胆颤心寒吗?以上两例的观赏效果,不就是由于导演选择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离开既定的结构和情节性场面而起作用的”杂耍蒙太奇手段所引发的吗?

二、关于积累蒙太奇

影片想要达到强化造型而又能很好地达到叙事效果,无疑不应是画面中的人物用嘴说话,而应是让画面中的影像“说话”。片中主人公辛德勒的出场,就用了好些积累式的特写镜头来交代这个人物形象——辛德勒的钟表、手上戴的戒指、衣服上的领带、领带上的别针,抽屉里的钱等等一系列特写镜头,首先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思考出场的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画面提供的信息可得出出场的人物应是一个上层人士,是个有钱人。从他听的音乐(黑色星期天),也可得出他是个优雅有品位的人;从他的大手和身体各个局部,还可想象出他是一个相貌标致的人。影片通过这些特写,既“说”出了辛德勒的某些特征,又不是很具体,让人产生种种猜测,给人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不禁想往下看。这一艺术效果主要在于导演巧妙地、恰当地使用了一组相关镜头的汇聚、叠加,如果以单个镜头来交代这些,就索然无味了,因为单镜头不能构成排比和联想。在辛德勒未出场前,还用了一组另类的积累式蒙太奇——犹太人被勒令登记他们的所有家庭成员,并集中到几个主要城市。当字幕上打出“每天上万犹太人涌入克拉少夫城”后,德军登记员来到登记现场,迅速打开笔盒,拿出订书机、印章,放下墨水,准备登记,这时画面中只有六七个犹太人向前走来,而当登记员询问姓名时,却出现“黑尔士•所罗门、曼德尔•玛丽亚”等一长串的回答声,继而又在打字机上打出“伊萨鲍曼”、“约瑟夫•克雷里”、“瑞克”、“斯坦娜•格鲁达”、“斯坦娜•希尔达”等一个接一个的长达13秒的名单特写。这几组画面通过声音的积累和字幕的积累,生动地展示出了众多犹太人涌入克拉少夫的情景。这种积累蒙太奇,不仅形式新,让抽象的声音与字幕代替具象的影像,而且实效大,让看不到的嘴巴“说话”胜似看得到的嘴巴“说话”,也比影像“说话”更具魅力,使观众能从中领悟出更深层次的意蕴。

三、关于声画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基本形态可大致分为三种:声画合一、声画对立、声画对位。声画合一长于叙事,它通过声音和画面同步结合,有声有形地完整表达一个动作,真实感强。声画对立和声画对位,这两者有相同之处,形式上都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互相剥离,即声音和声源不在同一画面上,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声画是分立的。功能上,声画对立和声画对位都长于表意,只是声画对立是通过画面与声音悖反内涵的组接来达到相反相成的表意效果,而声画对位则是通过画面与声音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表意效果的。就这两种长于表意的声画蒙太奇在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声画对位是更为突出些。例如,在辛德勒开设公司准备阶段的一场戏中,他让下属去采购大量物品来赠送给占领城市的德国军官,以打通盈利的关节。这发布命令和执行命令本是一先一后的事,可导演斯皮尔伯格巧妙地把它们做同时性处理,让辛德勒的动作用语言表现购物行贿总意图之后,画面的时空马上转换,而声音确仍是辛德勒的,随着他所说的具体任务要购买的鞋油、水果、白兰地、罐头、女人的丝袜等,画面便出现他的犹太下属在各地匆忙采购这些东西的情景。这组声画蒙太奇含义丰富,声画对位的结果,产生了声画独立或声画统一、声画对立所不能产生的新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给人独特的感受。这组辛德勒吩咐下属的声音与提前出现的犹太人执行任务辛苦干活的画面分离、对位,深刻地表现出了辛德勒迫切想要得到的是金钱,而犹太人迫切想要得到的则是生命的思想内涵。又如随后的画面,下属买的物品一一被赠送到军官手中,而这时伴随的声音却是辛德勒为自己公司开展贸易促销所发出的邀请信件的朗读声,开始是辛德勒的声音,随后变成了一个纳粹士兵的声音,他读着信里的内容,说这个公司是专为军官们生产这些东西的,且制作的工艺技术都非常精湛。这组镜头的信息量很大,意在突出辛德勒笼络德国军官们的独到手段。导演以简洁的镜头画面及声音语言,凝练地讲述了故事的过程,同时,又大大地扩展了深邃的思想,为影片增光添彩不少。另外,更为令人震撼的是纳粹屠杀犹太人却是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进行的。一个夜晚,纳粹士兵们往犹太人的楼上冲杀,而伴随他们行进的音乐却是节奏感很强的进行曲。一会儿,楼上传来女人被杀害的尖叫声、士兵的脚步声、枪声,这时画面呈现的却是两个德军士兵倚在门边,谐趣地讨论军官所弹的是什么曲子。接着伴随军官所弹的优美曲子的声音,画面上却是犹太人被机枪扫射的场面,再加一个横移镜头,出现无数的犹太人死尸堆积在马路上,而音乐仍是在轻快地进行着。这几个镜头里的声音与画面是对立的,它所起的作用同前边所说的声画对位又有些不同,它不从相同方向去助推画面的表意,而是从相反方向去反衬画面的表意,“以乐衬悲悲更悲 ”,从而达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这后一个镜头里的琴声与画面的对立碰撞,令人更加愤恨,因为这里的敌人已不单单是屠杀者,他们已成了毫无人性的残暴的化身,他们把杀人的过程当成优美的乐曲来享受,多么可恶、可悲呀!

四、关于色彩蒙太奇

色彩蒙太奇是电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彩色与黑白交叉配置,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迅速变化打破时空概念,把过去、现在、将来、幻觉交织在一起,能产生鲜明的情绪反差和剧情上的波澜起伏。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就是运用这一手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色彩配置有彩色也有黑白色,而且以黑白为基调,这是为了表达那段犹太民族不堪回首的劫难事件的真实性。因为黑白色具有压抑、深沉、凝重感,用它来反映那段令人骇人听闻的历史,可以发挥如泣如诉、令人悲痛欲绝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仅用以打破时空和形成对比,而是在表现残酷的战争年代的黑白基调中配置彩色,让彩色作为一种戏剧动机出现,巧妙地发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如影片中的“登高望景”这场戏里,辛德勒和妻子骑着马在一块高地上瞭望克拉少夫城的屠杀,看到从犹太人居住的房里走出来一个穿着红色毛衣的小女孩,穿过杂乱的人群,随着镜头的摇,小女孩又背对镜头而去,辛德勒对小女孩的命运十分关注,探头仔细往下看,本以为小女孩可以走过去,可她马上又转了回去。接着小女孩穿过纳粹杀人区时,纳粹拿起枪,一枪打死了五个犹太人,这更引起辛德勒的担心,这么一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命运将会如何呢?这时,小女孩的那抹红色不仅仅是颜色意义上能指的红,更重要的是表意上所指的红,辛德勒人性已被这个小火种照亮一角,辛德勒的情感在发生变化。辛德勒的双眼一直呆呆地望着小女孩,小女孩走过杀人区,随着纳粹的枪声,辛德勒的马躁动了一下,这个动作不仅具有大屠杀的写实性,也具有影射辛德勒人性火种在燃烧的表意性。接着妻子求他快走,而他仍死死地盯着小女孩的行动路线,直至小女孩安全地进入一座楼房里,躲在床角后,辛德勒方肯离开。之后不久的一个镜头是,服苦役的犹太人推着一车一车的死尸朝镜头走来,其中一车尸体堆中,有一具冷冰冰的但却很夺目的红色小尸体,随着车距的靠近也越来越显眼。紧接着一个急速回摇镜头,摇向辛德勒的脸部特写,他惊呆了,放下捂着鼻子避闻周围燃烧尸体恶臭的手,他木讷地站着,满脸失落的神情。很明显,这一抹逝去的红色,唤起了他的良知,也坚定了他后面义无反顾地拯救犹太人的决心。此处的色彩蒙太奇非常高妙,万“绿”丛中的这一点红,既衬托出了小女孩天真无邪的可爱形象,又转换了辛德勒的整个禀性,而且寓意深刻,简直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上述论及的蒙太奇对影片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影片中的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因篇幅所限,也就不在面面俱到一一论述了。

注释

①《电影艺术辞典》修订版30页参考书目:①《电影蒙太奇概论》 邓烛非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7

②《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黄会林主编 王宜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猜你喜欢
杂耍声画辛德勒
爱森斯坦的电影梦
街头杂耍
再一次的声画惊喜之作 Sony索尼KD-65A1
抛接杂耍的技能
体验出色,声画俱佳,为发烧而生 亿格瑞A11 4K高清播放机
改善录播的教室环境,提高录制的声画质量
“辛德勒名单”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