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陶符号的实体与其形式认知浅析

2011-11-16 02:09张超朱晓君徐人平ZhangChaoZhuXiaojunXuRening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8期
关键词:实体符号贵州

张超 朱晓君 徐人平 Zhang Chao Zhu Xiao jun Xu Ren-p ing

1、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 03;

2、昆明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 云南昆明 650093

1、Art Institue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550003,Guizhou;

2、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Kunming650093,Yunnan

牙舟陶符号的实体与其形式认知浅析

张超1朱晓君1徐人平2Zhang Chao1Zhu Xiao jun1Xu Ren-p ing2

1、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 03;

2、昆明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 云南昆明 650093

1、Art Institue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550003,Guizhou;

2、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Kunming650093,Yunnan

牙舟陶始于明洪武十六年(1338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1]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融入了丰富多彩的贵州本土文化,目前成为贵州陶艺中独具一格的“精绝”之作,本文从牙舟陶的符号角度出发对其符号实体的存在特性以及符号形式及其认知性等进行探讨。从而,深入认识和研究牙舟陶,这将对保护和传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推动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牙舟陶;符号;实体

1、引言

牙舟陶产于贵州平塘县的牙舟镇,平塘县位于风光旖旎的贵州南部,以其原始古朴的自然山水风光而享誉贵州。出县城往北大约20几公里便是著名的牙舟陶的产地----牙舟镇。[2]我省历届政府领导非常关心、重视贵州陶瓷业的发展,“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开展,牙舟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省经济和文化部门中小窑业在资金上大力扶持,充分展示了贵州陶瓷的文化魅力及潜在的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3]目前,牙舟陶已成为贵州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陶艺。而牙舟陶符号不仅是一种丰富可视的视觉形式,有着绚丽多姿的色彩与形态,同时,它还是民族民间历史文化和工艺等诸多语意信息的载体,传达着丰富的情感意义等抽象内涵。这充分说明构成牙舟陶的各符号是具有完整的能指与所指,而且具有典型性。尽管有一些专家和学者从造型和价值、意义及种类有一定介绍,但对其符号的系统分析与阐述还没有。为此,本文从牙舟陶符号的形式出发,探讨牙舟陶符号所具有的内涵。

2、牙舟陶的符号形式

牙舟陶符号形式是通过模拟、抽象和加工等方法对现实生活中不同物象进行处理而成的结果。牙舟陶符号在客观空间和心理空间中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牙舟陶的符号形式在客观空间中表现出的是一种符号的实体,所以,此时其符号便具有了物质性与存在的客观性。而在心理空间当中,往往对牙舟陶符号进行认知的确是人们长期以来在生产和生活中诸多因素的积累、意化而形成了特定的符号形式,因此,其符号具有可认知性。针对牙舟陶符号大部分是被视觉感官所感知的特性,将客观空间中的符号实体和心理空间中的符号形式统称为符号形式。

3、牙舟陶的符号实体与特性

牙舟陶符号在客观现实状态下有其物质特性,构成牙舟陶符号的外部的物质称其为牙舟陶的符号的实体。牙舟陶的符号具有符号的共性特征,也就是即使是同一个牙舟陶符号,其实体形态也会因设计师风格的不同和加工技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牙舟陶上的装饰图案符号——贵州龙(贵苗龙,因贵州苗族据多而在民间有此称)符号,它就有多种多样的符号实体。图1和图2中瓶身上的贵州龙虽然在形态上没有太多的差别,但在色泽上就有明显的变化,图1中的龙身上是由两种釉色相混合而成为这种具有古香古色的味道,而图2中的龙身上则是通过窑变所产生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光感和色彩、沁人心脾。还有图1和图2中瓶耳的造型也是同一“贵州龙”符号的两种不同实体的具体体现。但不管这些贵州龙的客观实体形态如何变化,只要其在概括、变形之后仍能被人所认知其为“贵州龙”符号即可,这样作为贵州龙的符号实体就从根本上不会影响它原有的图案本质。为此,牙舟陶的符号实体在同一个体系中可以有丰富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改变其符号的本性。可见,符号实体本身并没有多少符号的含义,它的意义是由艺术设计师通过符号的实体赋予了某个指定的符号让其作为意义信息传递的介质让受众感知,但符号实体在此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牙舟陶的符号实体数量居多,可称为千姿百态。从构成的角度来谈符号学的物理存在形式,牙舟陶的符号实体各个要素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存在,包括附于其造型外表的图案和色彩等。

图片均来源:2011年酒博会平塘县牙舟工艺美术陶瓷厂展品

关于牙舟陶造型主要是指它的造型形态的样式,具有空间结构与其存在性;

装饰性图案主要是附于造型形体上的诸多装饰纹样、图形等;色彩组合除了陶体上釉时的原色外还包括通过窑变而形成的色彩。

4、牙舟陶的符号形式与其认知性

牙舟陶的符号体现在人们主观意识的心理所表现出来东西这一反映过程,才是真正作为具有符号双重功能(能指与所指)的各种关系以及所蕴涵的编码和译码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能从本质上区别各构成符号的结构、各符号之间的性质差异以及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结合关系并不是符号实体本身,却是符号形式。在此所谓的符号形式,是指符号实体在心理上和思想观念上在民族生活中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某种意象。为此,同一种符号形式可能有千变万化的符号实体,而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却只存在一种符号形式。

比如,图1和图2中牙舟陶上的图案装饰,其符号实体贵州龙的结构、大小、色彩都不太一样,但是在人们的主观意识当中仅仅有一种符号的形式——“贵州龙”形式。现实中也只有牙舟陶的符号形式才关系到符号在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而且,也和语意传达过程中的信息内容凝炼和解读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除此之外,牙舟陶的符号形式还具有可认知性,而且对牙舟陶符号认知的结果还是明确而特定的。比如,以上贵州龙是通过人的视觉感知后方能将其与符号意义联系起来。符号的形式不同,通过感官对其认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从而才能获取符号所蕴涵的意义,就语言符号而言,它是通过听觉感官而对符号进行认知而后才与其意义内涵联结;又如文字符号,它是通过视觉才能感知并与其符号内涵所联结。为此,可将语言符号归其为听觉类符号,把文字符号列为视觉符号。如果用这一方法来界定,牙舟陶的不同符号形式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感官符号。

比如:牙舟陶的造型符号形式主要是由视觉来感知获取,但有些也可通过触觉而感知获取,为此,可将其统称为综合性感觉符号。但就牙舟陶的装饰性符号形式,包括其色彩而言,基本都表现出了通过人的视觉感知而获取其内涵,所以,还是将其归为视觉符号;从牙舟陶的造型、装饰和色彩几个方面的共性来看,也可将牙舟陶归为视觉符号。视觉符号在传递信息的特性上有别于听觉和触觉符号,因此,牙舟陶符号的信息传达方式自然便得遵循视觉符号信息传递的原则。

小结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牙舟陶符号的实体、形式及认识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

(1)牙舟陶符号形式是通过对自然和生活中物象的模拟、抽象和变形等手段处理加工而成。在客观空间和人为的心理空间都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2)牙舟陶符号的实体本身并无太多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实体所表现的符号形式却蕴涵着牙舟陶丰富的文化和内在的意义,同一种形式可以有千变万化的实体形态表现出来。

(3)尽管有时候牙舟陶符号形式有视觉和触觉等综合感官的感知获取其内涵,但大部分是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官来感知。因此,将其归为视觉符号,并且在其符号信息的传达方式上要遵循视觉符号信息传递的原则。

[1]邹明林.牙 舟陶简介 .[J].陶 瓷科学与艺术,2007.41(4)

[2]孟学祥.古老而青春焕发的牙舟陶器.[J].中华手工,200.5(2)

[3]贵州陶瓷协会成立专题.[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08

STUDY ON SYMBOLIC ENTITY,FORM AND COGNITIVE OF YAZHO U POTTERY

Yazhuopotteyr has ahistory of more than 600 years, whichwas started from1338 of MingDynasty. During its developmen, itt has integratdeinto the rich local cultuer of Guizhou and became themost unique styleof Guizhou potter.yThis articel studied the symbolic entitie’s characteristi,cfsorms and cognitiev of Yazhou potter.yDeep researhc and understandginof Yazhou pottery will help us better protectign and inheriting this intangibelcultural heritage and also have profound effect of the developmetnof economy and cultuer of Guizhou.

Yazhoupotter;ysymbo;lentity

张超,男,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与主持过多个有关民族、民间艺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研究。

朱晓君,女,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徐人平,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云南民族博物馆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实体符号贵州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变符号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