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稠油化学降粘技术应用及分析

2011-11-16 06:43彭富更周文建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南阳473400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粘剂井次稠油

雷 洲,彭富更,周文建,赵 奇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南阳473400)

河南油田稠油化学降粘技术应用及分析

雷 洲,彭富更,周文建,赵 奇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南阳473400)

针对稠油热采井原油性质差别大的特点,对3种降粘剂 (AE、EC、SEPA)的使用特点进行室内试验,测定降粘剂的降粘率,对于不同的原油性质,3种降粘剂都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降粘率达到95%以上,达到企业使用标准。并通过现场应用效果分析,AE降粘剂运用在特稠油或超稠油油藏,EC降粘剂应用在含蜡量相对较高的普通稠油油藏,SEPA降粘剂应用在轻微汽窜普通稠油油藏。均能达到较好的措施效果,提高油井产量和油汽比,改善了稠油热采开发效果。

稠油;蒸汽吞吐;降粘

1 技术思路

近年来,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稠油化学降粘辅助吞吐技术都能提高热采开发效益。但是,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措施有效性有所下降。

2010年,对稠油热采化学降粘技术研究分析,制定了如下技术思路:根据3种降粘剂 (AE、EC、SEPA)的使用特点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其降粘率,如达不到95%以上,再进行调配确定降粘剂的类型;根据室内试验评价结果,优选效果最佳的降粘剂[1]。

全年实施化学降粘措施54井次,阶段增油2524t,改善了油井生产状况,提高了单井油汽比。

2 措施效果及适应性分析

2.1 AE降粘剂

1)适应范围 对特稠油井或超稠油井采用AE降粘剂。对于低周期的稠油井,地层没有存水,原油含水较低,小于20%的油井,也采用AE降粘剂。油水比范围一般在9∶1~2∶8之间。

2)原油物性分析 通过原油性质分析,AE降粘剂适用于超稠油或者特超稠油井。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AE降粘剂的油井,原油相对密度在0.9600以上,50℃时的脱水脱气粘度大于2300mPa·s,地层温度下原油粘度都在10000mPa·s以上,属于超稠油和特超稠油。古633井、古浅11井、古642井、古645井、古646井都是刚投产的新油井,原油没有游离水。

3)室内试验分析 取原油样,加入0.5%的AE降粘剂,用旋转粘度计在50℃和70℃下测定其粘度值,计算出50℃和70℃的降粘率[2]。结果表明,AE降粘剂对这些油井都有很好的降粘作用,室内降粘率最低达到95.89%,适应于这些油井的降粘措施。

4)措施效果分析 通过注入AE降粘剂后,取得了较好的措施效果,措施前后周期产油量增加,使古633井、古642井、古645井、古646井这些新投产稠油井突破出油关,生产情况明显改善。2010年共实施15井次,可评价井10井次,措施有效率80%,油汽比由措施前的平均0.23提高到措施后的0.29。表2显示,在50℃下用旋转粘度计测的原油粘度,室内试验都达到AE降粘剂的应用要求,但油井的含水高 (大于90%),措施潜力小。

表1 原油物性分析表

表2 AE降粘剂降粘措施井效果统计表

2.2 EC降粘剂

1)适应范围 50℃时的原油粘度小于2500mPa·s,含蜡量相对较高 (含蜡量大于10%、小于15%)的普通稠油油井。油水比范围一般在7∶3~3∶7之间。

2)原油物性分析 由于EC降粘剂不仅有降粘作用,而且对原油中的蜡也有分散作用。EC降粘剂的pH值在7~9之间,碱性较低。对于酸值较高的超稠油[2],降粘效果较差。EC降粘剂应用的措施井原油物性分析见表3。

表3 EC降粘剂降粘措施井原油物性表

从表3可以看出,EC降粘措施井50℃时的原油粘度小于2462mPa·s、含蜡量大于10%。胶质、沥青质含量小于35.09%。

3)室内试验分析 根据原油物性,优先选用EC降粘剂做室内降粘率测定,若降粘率在95%以上,直接使用EC降粘剂。若降粘率在95%以下,再选用其他降粘剂。经过室内试验,大部分油井的室内降粘率都达到了95%以上。只有LJ311井等少数油井室内降粘率达不到95%。室内降粘数据见表4。

4)措施效果分析 应用EC降粘剂措施井45井次,阶段措施增油1809t。可对比的32井次中,有28井次有效,4井次无效。措施有效率87%。与2009年同期措施效果对比,措施有效率提高22个百分点。

28井次的有效井,措施前累计产液8785t,累计产油1398t,油汽比平均0.16。措施后,累计产液15002t,累计产油2857t,油汽比平均0.23。阶段增油1809t,平均单井油汽比提高0.07。4井次无效井施工情况及原因分析见表5。

表4 EC降粘剂降粘措施井室内试验表

表5 EC降粘剂降粘无效井措施工情况

G632井与G253井措施无效原因分别是:G632井是BQ33区块的热采井,原油粘度较大,50℃时的原油粘度4538.72mPa·s(大于2500mPa·s),初馏点167℃;G253井是泌123区浅层系的采油井,生产Ⅱ10层,密度0.9636g/cm3,沥青质、胶质含量59.16%,50℃时原油粘度小于4737.02mPa·s。依据EC降粘剂降粘机理都不能使用EC降粘剂降粘措施。

2.3 SEPA高温降粘驱油剂

1)适应范围 高温降粘驱油剂,能够降粘、调剖同时兼顾。适应于高周期、层薄、易窜的普通稠油井。油水比范围一般在7∶3~3∶7之间。

2)室内降粘率测定 取原油样,倒掉游离水待用。先量取50ml原油样,用旋转粘度计在50℃和70℃下测定空白粘度值。再量取50ml原油样,以7份油样与3份0.5%的高温降粘驱油剂的水溶液进行混配、搅拌,用旋转粘度计在50℃和70℃下测定其粘度值,计算出50℃和70℃的降粘率。

测定X6192井、L3098井、LJ7306井和LJ313等4口井的室内降粘率,最低值是LJ313井的70℃的降粘率,为97.3%。SEPA降粘驱油剂具有较好的降粘性能。

X6192井、L3087井和L3098井用EC降粘剂和AE降粘剂,降粘率都没有SEPA的降粘率高,SEPA降粘驱油剂对这3口井有很好的降粘针对性。因此采用了SEPA降粘驱油剂。

3)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SEPA降粘驱油剂在一些薄层、汽窜、生产效果较差的油井上应用7井次。其中有效井4井次,措施前生产效果较差,平均单井油汽比0.11,周期累计产油176t。措施后,生产情况有所好转,平均日产油有所增加。但是,单井平均增油只有14.5t,投入产出比只有1∶0.77,措施效果差。措施前后生产效果见表6。

表6 SEPA有效井措施效果表

3 结 论

1)根据各种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优选了降粘剂使用配方。对特稠油井、超稠油井和低周期油井采用AE降粘剂。对50℃时的原油粘度小于2500mPa·s,含蜡量大于10%,含蜡量相对较高的普通稠油油井使用EC降粘剂。对于高周期、层薄、易窜普通稠油井选用SEPA降粘剂,现场应用取得好的效果,措施有效率得到提高。

2)通过对稠油热采化学降粘技术的优化应用,改善了热采井的吞吐效果,提高了措施有效率,2010年平均有效率达到81%,有效的改善了稠油开发效果。

[1]陈大钧,邓英江.三元复合稠油化学降粘室内研究 [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11(4):14~15.

[2]葛际江,张贵才,赵福麟.垦西稠油的降粘研究 [J].油田化学,1999,16(4):320~322.

TE357.46

A

1000-9752(2011)06-0330-03

2010-12-20

雷洲 (1968-),男,2006年长江大学毕业,大专,现主要从事采油管理工作。

[编辑] 萧 雨

猜你喜欢
粘剂井次稠油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篮球架用硅橡胶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稠油不愁
敏感性稠油油藏油溶性降粘剂复合二氧化碳降粘吞吐技术研究及应用
抽油机井躺井中高温高矿化度治理技术
抽油机井躺井中高温高矿化度治理技术
垦119沙三段深层稠油冷采技术研究
聚氨酯型化合物用作稠油降粘剂的尝试
生化微生物技术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大港采油一厂合理优化举升参数